11月15日0时,西安将正式开始今冬集中供热。
与此同时,10月份,就有气象专家表示,2022年被认为是拉尼娜年份,可能会造成整个冬季平均温度偏低。一般认为,当拉尼娜事件出现时,我国易出现冷冬热夏、“南旱北涝”现象。
或遭遇冷冬的西安,今冬的供暖,西安做好充足的准备了吗?往年曾出现的这样那样的供暖问题,今年是否会有所改进?
集中供热3.49亿㎡,预计天然气需求18.96亿m³
冬季供暖,是民生大事。供暖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生活在西安千万人口的心。
那么,西安今冬的供暖情况如何呢?
从数据上来看,今冬采暖期,西安全市集中供热面积约3.49亿㎡(这一数据排名全国第三),比上一供热期增加1591万㎡,由84家集中供热企业提供服务,启用供热机组(燃气锅炉、污水源热泵机组等)1312台,热交换站4362个。
2021年,西安集中供热企业已按照环保改造要求,全部实现清洁能源供热,目前西安供热热源主要以天然气、热电联产两种方式,还包括地热能、污水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新能源供热方式。
供暖“煤改气”之后,西安冬季的用气量已占到全年总气量的70%以上,预计今年采暖季天然气需求量为18.96亿标准立方米,最大用气日将出现在2022年12月底至2023年1月初。
如无持续极端天气,预计日最大用气需求量约为2050万标准立方米,如出现持续降雪降温的极端寒冷天气,日最大用气需求量将超过2250万标准立方米,这个用量大概是其他季节日常用量的10倍多。
数据之外,尤为值得注意的是,针对长期以来形成的“热力企业—物业公司—用户”的管理模式,目前西安正积极进行集中供热改革,推进直管到户。
举个例子,在现实情况中,经常会发生因为暖气不够热而发生双方踢皮球的问题。老百姓联系热力公司,热力公司说供暖达标是物业的问题,问物业,物业则说是热力公司提供的压力和温度不够。
通过实行直管到户,好处是能够实现热力企业与群众之间的服务关系,减少物业公司这一中间环节,在供热投诉的处理中能够减少推诿扯皮的现象。
天然气储备够不够?
近几年,为落实环保要求,西安在持续推进燃煤锅炉煤改气工作,目前西安供热除利用电厂余热以外,集中供热全部采用燃气锅炉,这就对天然气的储备量提出了重要考验。
去年供暖之初,南郊就因天然气供应而在供暖上出现问题。
彼时,西安相比往年提前5天(11月10日)开始供暖,而在10号及之后的两三天里,不少人反映自家暖气片是冰的,一点温度都没有。同时,一张长安天然气发给明德热力的停气告知书开始在各小区群里传开。一时之间,“为什么非要在开始供暖时施工”的不理解开始蔓延。
据当时媒体采访报道,因为天然气供应缺口比较大,无法满足正常的使用需求,在11月13日18时之后才得以满足正常使用。事实上,当时随着西安的提前供暖,天然气公司也调整了施工,暂缓停气,保证公司预供热期间用气。
而到了供暖后期,今年2月西安气温变化依旧很大,导致热力公司计划用气与实际需求偏差较大,超出部分价格太高,以9元/m³的价格计算,热力公司不敢过多用气,在供热上只能保障温度达标,使得群众体感温度低。
一组数据显示,2021—2022年供热季,西安采暖用气需求约24.42亿m³,用气缺口约为7.04亿m³。
而秦华燃气去年测算的西安采暖及天然气需求量是19.75亿m³,今年预测为18.96亿m³,在供暖面积增加1591万㎡的情况下,今年的天然气够用吗?
实际上,根据10月10日发布的《西安市集中供热事故应急预案》,启动Ⅱ级响应的响应措施中包括有:通知相关单位和居民做好应急取暖工作;在天然气短缺的情况下,启动超净排放燃煤锅炉进行供热等。
启动Ⅱ级响应的条件为:发生集中供热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3000万元以下,或造成较大社会影响;发生集中供热事故,影响面积在300万平方米以上、500万平方米以下,24小时内不能恢复正常供热;集中供热企业(单位)拒绝向居民供热,影响面积在80万平方米以上、150万平方米以下。
在供暖上,天然气需求大缺口也大、超出部分价格高等问题,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重点,也是保证群众温暖过冬的关键。
18℃到底该怎么测?
在《西安市集中供热条例》中,对于采暖温度,以及不达标的退费有着明确规定,应保证供热在18℃以上,如因供热企业原因导致温度不达标,去除基本热费后,可按天数进行退还热费。
明文规定的条例下,“18℃”变得不那么简单。室温到底谁测的算数?什么时候测?一直争论不休。
居民在家穿着羽绒服,摸着不太热的暖气片,看着测温表上不到18℃的温度,不断的向物业和热力公司反映,热力公司也答应会近期上门测温。但结果往往是,热力公司会选择在中午温度比较高的时候来测,测温结果显示合格,但到了晚上温度又不够了,暖气是否达标成了死循环,无法解决。
而要申请退费,市民自己测温又不作数,必须是供热用热双方确认的不达标天数,非直管到户的小区,还需要物业的在场,测温不达标才做数。
虽然条例看起来简洁明晰,但实施起来,确实不容易。
因为供暖不达标要求退费,今年上半年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西安一位市民因为供暖温度一直上不来,就向热力公司申请退费,今年2月21日热力公司上门测量温度确实不达标,符合退费标准,但最后算下来仅退费7元。
这是为什么呢?依据供暖条例进行的退费测室温确定不达标天数时需三方在场。而该市民反映温度不高后,经过热力公司、物业和业主三方签字确认,共测算到有2天温度低于18℃,因此只能退这两天的费用。
这也不禁让我们反思,如果温度每天都不达标,是否每天都需要三方在场进行测温确认才能退费,或者需要业主拿出每天温度不达标的证明,这样逐天计算的方式无疑有些不合理,增加业主较大的注意义务和反馈义务,也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
对此,西安是否可以优化现行的相关规定,让测温和退费更简单一些,参考其他供暖地区的政策,采用阶梯退费,而不用逐天测,根据阶段时间内的测温情况作为退费时长的依据。
例如,长春对于供暖退费的规定,用户住宅的卧室、起居室(厅)室内温度昼夜不得低于摄氏18度。连续停热2天或累计超过7天的,视为影响范围内的供热不达标,按影响天数向影响范围内所有热用户退费;居民住宅每月有两次室内空气温度检测不达标记录,即视为一个月供热不达标(两次室内空气温度检测时间间隔不少于5天),按照规定进行退费。
这样一来,即便是需要三方均在场测温,也省去了很多人力成本和精力,同时对热力公司起到敦促作用,保障供暖的稳定性。
IXIAN.CN
每一年的供暖,都是一项漫长的城市大考。
面对西安排名全国前三的供暖面积,我们都清楚这场大考很难获得百分之一百的满意度。但现实的难题并不能因为数据的庞大而充当不及格的借口,而这恰恰是考验一座城市精细化管理能力的重要评价,因为给出评价的正是对供暖不满意的声音,管理者们要善于倾听声音,并及时给出反馈,同时做好统筹,确保整个供暖季的温暖度过。
今晚,你对这场大考的初次亮相,会给出什么样的评价......
编辑:Lyna
审核:解革
监制:号称嬉皮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