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广州旅游,很多人都会去珠江新城和广州塔,其实越秀、荔湾、海珠等几个老城区也不能错过,尤其是越秀区和荔湾区隐藏着很多名胜古迹,其中一座是位于光孝路的光孝寺。这座寺庙始于三国时期,不过寺址在2100多年前曾是南越王赵建德的故宅。赵建德是西汉时期南越王国的最后一代王,在位仅一年左右南越王国就灭亡了。
光孝寺附近的人民路和中山路都是闹市,越靠近古寺的位置越安静。
尽管隐藏在闹市之中,光孝寺却仿佛脱离了俗世。古寺静寂,但并非无人走动,只是没有人想破坏这份宁静。
光孝寺是广州四大丛林之一,自古以来地位崇高,老广对这座佛寺非常熟悉,不过外地游客知之甚少,有些游客来过几次广州都不知道它的存在,原因在于这里虽然是个旅游景点,但并不在当红之列。
光孝寺曾经象征性收费,不过价格很低,现在免费对公众开放,但要提前预约。这座古寺一直保留着佛门清净地的本位,并没有为了发展旅游业而弄得花里胡哨,实在难能可贵。
三国时期,吴国学者虞翻曾经居住在今光孝寺所在的位置,日常因材施教,培育桃李,他的居所被称为“虞苑”。后来,虞翻的后人把老宅改成寺院,公元401年,罽宾国僧人到广州传教并建造佛塔,并将寺名改成“王苑朝延寺”,从此之后,这座古寺走上不断改名的路途,于南宋绍兴时期才将寺名确定为“光孝寺”。
光孝寺的建筑分别建于不同时期,其中大雄宝殿始建于东晋,洗钵泉于南朝时期由达摩开凿,瘗发塔和石经幢建于唐代,六祖殿、卧佛殿等建筑则是宋明时期建造的。
光孝寺内共有东西两座铁塔,东塔共七层,是国内发现的最大、最古老的铁塔。西塔只剩下三层,是座残塔。两座铁塔并不是同一年建成的,其中西塔始建于公元963年,比东塔早四年。
游览的时候,看到有人一直围着塔走,不清楚是何用意。
在清代之前,光孝寺是纯粹的佛寺,1650年清兵南下,一度被占为营地,之后又因为广州贡院被毁而被临时改成贡院使用。
什么叫贡院呢?
贡院就是科举考试时代士子进行考试的场所。
1903年开始,光孝寺先后被各类学校占用,直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光孝寺才重新进行修葺并回归庙宇属性。
时日流转,回看广州城,保留下来的古建筑并不多,这些古建筑又以佛寺为主。始建于三国时期的光孝寺,算起来已经有1600多年了。
光孝寺原有一棵古菩提,于公元502年由智药三藏栽种,是中国有记载的最早移植的菩提树。
智药三藏是谁呢?他是天竺人(古印度),南华寺的创立者。
公元676年,曾写下“菩提本无树”的六祖慧能在古菩提树下受戒说法。可惜的是智药三藏栽种的古菩提在1797年被飓风吹倒,现在原址看到的菩提树是从韶关南华寺移植的孙辈树。
光孝寺的建筑风格大气典雅,随处可见的绿色增添了灵隐之气,墙顶的雕饰和殿侧的石雕凸显出这座寺庙的与众不同。
旅游攻略:地铁一号线西门口下车,B出口出来后走路约8分钟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