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生在被人遗弃的废物和污泥中,仍然放出悦人的芳香,宛如佛弟子生在爱欲强烈的人群中,而能散发出智慧的光芒。
古往今来,宗教文化在历朝历代的文化洗礼中被人们很好的保留下来,这是人们关于信仰的至高尊崇。佛教,作为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传承至今,是粗浅的文字所无法详细阐明的修行,真正的佛门之地应该是怎样的,对于佛祖的信奉究竟又能够达到何种境地,今天就为大家揭开一场神秘的寺庙之旅。
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从古至今,中国辽阔的地域上就分布了许多的寺院,除了古代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外,近些年来,国内也陆续修建了一些新的寺庙楼宇,这无不展示了中国对于佛教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佛教,作为一门特殊的哲学文化,影响了无数的佛门信徒。
在众多寺院之中就有这样一座特别的寺庙,它叫做"道源寺"。道源寺兴建于2001年秋,位于辽宁省海城市,是由大悲寺僧团指导修建的。这座寺院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寺院里皆是女性,是一座真正的尼众寺院。
尘世中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让陷在俗世中的人们每日违心的活着,使得更多的人流露出对佛门的向往,这也是为何现今出家人逐年递增的原因。对于利益的追逐,容易蒙蔽人们的双眼,让人们紧闭自己的心门,而佛教中所倡导的戒掉俗欲,更好的倾听内心的声音,正是告诫人们释放内心的贪嗔痴,将内心的真善美完全的表达出来。
道源寺的主持是妙融比丘尼,寺庙最初修建完工时,共有尼众不到20位,随着道源寺的名望越传越远,而后尼众发展的也越来越多。
放下金钱的执念,才能看到这世间真正的美好
道源寺对于弟子的要求极为严格,认为出家人最基础的修行就是能够彻底的放下对金钱的痴迷,并且终生不碰钱。道源寺的主持对寺庙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常住寺庙内的尼众不触碰金钱,更没有任何储蓄,而且道源寺不同于其他寺院,它没有设立功德箱,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捐赠,也不组织旅游活动,并且也没有设立门票,这完全区别于那些商业化的寺庙,道源寺是遵循内心,做到了真正的修行。
虽然国内遍布了可供人诚心礼拜的寺庙,可也不乏那些已被商业化的寺庙,那些商业化的寺庙设立了多个可供捐款的功德箱,筹来的善款除了用于寺庙修建,还有对于僧众的补贴,这种跟金钱挂钩的寺庙已经不是单纯的佛门清净地了,它有了对于金钱的欲望,对佛祖的尊敬显然已经有所动摇。
道源寺的尼众每日只进食一餐饭,完全做到了过午不食。尼众的日常生活也很规律,基本都是早上2点起床,晚上十点准时就寝,一天只睡4小时。在特别的日子里,比如说农历八月十五之时,道源寺则会组织尼众们外出"行脚"大半个月的时间,尼众们一边边乞食一边普度众生,为尘世中陷入迷茫困境的人们解开心结。
所谓修行,就是要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炼人的意志,让精神力量真正的能够凌驾于肉体之上,不被肉体所牵绊。尼众们外出时从不在旅馆休息,她们只是向老百姓讨取能够果腹的餐食,质朴的食物和野外餐风露宿的艰苦环境从未让这些尼众们叫过一声苦,她们在无欲无求的环境中更加能够坚定自己的内心,使内容得到完全的平静。
信仰,是补给精神的最好食粮
有些人看到这些尼众的行为,可能会有不理解的地方,也有人可能会认为她们很傻,放弃了这世间的精彩人生,过早的去选择那种清心寡欲的生活。
身在尘世的人们,身上已被各种各样的尘埃所污染。人们追求的越多,想得到的越多,身上的担子也就会越重,直到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的到来,人们也终于面临了人生中的劫数。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道源寺的尼众放下的又何止是一片小小的屠刀,她们恪守本分,做到了一个出家人所应做到的所有戒条,那些嘴上口口声声说着信仰,内心却被利益占据了人们又如何双手合十,面对着庄严的佛像说上一句无愧于心呢。
漫长的修行之路
道源寺的尼众除了日常生活简单规律外,每日的安排也都很充实有序。尼众平时没有特别事情不能随意进出寺庙,一般都是在寺庙内安心修行,道源寺设有早晚课,尼众们需要统一进行早晚课诵、坐禅、念佛、听法、学戒、诵咒和出坡等,时刻的将佛法铭记在心。
打坐的时候人能够处于平静的状态,彻底的放空自己,现今喜爱打坐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也不乏陈坤这种非常著名的明星。虽然许多人并未真正的遁入佛门,但是平时也会以清规戒律约束自身,例如不杀生,吃素和放生等行为,无不展现了佛法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影响。
道源寺禁止尼众穿着艳丽华美的颜色,平时都是身着灰色的灰色染衣,道源寺从内到外追寻的都是一种质朴的作风,这才是真正无欲无求的佛门境界。俗世中的人们为了那一驱皮囊,绞尽脑汁的费力装扮,到头来不过是徒增了内心的烦恼。
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不断加剧,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无不困扰着每个人的正常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信佛,对于佛法的感悟能够让人们在迷茫时寻找到一丝慰藉,为内心赢取到片刻的安宁。漫长的人生,本来就是一场修行,能够真正做到四大皆空的人,岂不快哉?
文/竹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