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启昌现是上海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常务理事,崇明分团主任,崇明作家协会会员。退休前,曾在崇明工商局担任过办公室秘书、副主任、组宣科长、工商学会秘书长、工会主席等职。长期从事文字工作,所写的数十万字文章在市级和国家级报刊杂志上刊登,并多次获奖;他所写的《瀛洲新八景》系列文章,曾在上海市“新闻办”的《今日上海》杂志、《东方城乡报》和《风瀛洲》上连载。退休前夕,他荣获了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学会颁发的“学会工作特别贡献奖”。目前,主要从事创业指导工作,2020年11月,被授予“优秀创业指导专家”称号。本文经授权后发表,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编辑授权(微信:anxinlu)。
东滩湿地 鸟之天堂
每当春秋两季,读者倘若有机会来到崇明东滩湿地旅游观鸟,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景象是:随风起浪的芦苇荡一望无际,成百上千的候鸟,在滩涂、芦苇荡丛中盘旋聚集,鸟群时而飞翔起舞,时而俯冲觅食,在密集的芦荡中,偶尔还能看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天鹅和鸳鸯的踪迹……
被誉为百鸟天堂的崇明东滩湿地,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其不仅为各种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而且还处于西伯利亚——澳大利亚约1万公里候鸟迁徙路线的中点,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每当春秋两季候鸟迁徙期,在此休憩觅食、补充能量的鸻鹬类候鸟数量达数十万只,同时有8种鸻鹬类在候鸟的保护上具有重要的国际意义。而每年冬天,数以万计的雁鸭类在此越冬……
回首以往,这里曾是鸟类捕猎场
崇明东滩作为上海市最大的滩涂湿地,不仅在调节气候、净化水质、抵御风暴潮等自然灾害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崇明东滩及附近水域也是水生生物的产卵场所和洄游通道:中华绒螯蟹(俗称大闸蟹)在该区域产卵;日本鳗鲡的幼鱼则经过该水域进入长江开始溯河洄游;在长江中上游水域繁殖的中华鲟幼鱼在每年夏季进入崇明东滩附近水域肥育。因此,由于该区域水生生物的丰富性和地理位置的不可替代性,吸引着无数南来北往各种候鸟的光顾与眷恋。
然而,在上世纪的相当一段时间里,崇明东滩除了是鳗苗、蟹苗的主要捕捞区以外,这里也曾是附近渔民对各种鸟类的天然捕猎场。当时,在东滩湿地的芦苇荡里,渔民用来遮风挡雨避潮的高脚茅棚星罗棋布,用于捕鸟的定置网随处可见,渔民捕获到野鸟后不是私下拿到农贸市场去销售,就卖给一些饭店的老板。而岛上的一些企事业单位或政府部门来了市区的客人,总会慕名前往陈家镇地区去吃河豚鱼和鸟类野味,当地的大小饭店因为有了这两样招牌菜,通常要比岛上其他乡镇饭店的生意红火得多。
记得上世纪80年代中期,笔者曾参加过一次全县在陈家镇召开的大白菜生产现场会,当地农副公司为了给上级领导和各乡镇的与会人员留下一个好印象,中饭的菜单中列入了鸟类野味。结果,现场会还没有开完,不知从何渠道获知了现场会将吃鸟类野味消息的当地有觉悟的群众,一个电话打到了县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举报这一情况,以致使现场会午餐菜单中的鸟类野味不得不予以了临时撤换。
当然,有组织、集体性的食用鸟类野味情况随着县、乡镇两级政府的重视和人们法制观念的增强而逐渐得到有所遏制,但一些追求食用野味为时尚的消费者还会时不时地来到崇明东滩地区进行尝鲜。有市场就有杀戮,崇明东滩地区捕猎野鸟当商品卖的现象,一直延续到了上世纪末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后再逐渐得到缓解与遏制。
(摄影/徐平)
凤凰涅磐,东滩渐成鸟之天堂
为了保护崇明东滩鸟类及其栖息地,1998年11月,经上海市政府批准,在崇明东滩98大堤以东至吴淞0米线以外3公里的区域建立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41.55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165.92平方公里,缓冲区10.70平方公里,实验区64.93平方公里。1999年,崇明东滩被列入东亚-澳大利亚涉禽迁徙网络;2002年1月,保护区被正式指定为国际重要湿地,使之成为我国三十六块国际重要湿地之一;2005年7月,经专家评审和国家环保总局的公示,崇明东滩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6年10月,保护区成为全国林业系统51个示范自然保护区之一。
自然保护区成立后,管理处循序渐进地开展了依法管理、日常巡护、资源监测调查与鸟类环志、自然资源研究的组织和管理、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控、自然资源保护的宣传和教育、保护区与周边社区联建共管、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与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尤其是在鸟类保护方面取得了根本性的质变。保护区紧紧依靠当地政府和社区,积极探索崇明东滩湿地资源保护与利用的长效管理机制,增强双向参与度和工作透明度,初步建立了以保护区管理处为主导的县、镇、周边社区三级共管机制,在处理日常相关事务和关键时段的管理协作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有一个由原来“捕鸟人”向“护鸟人”华丽转身的鲜活事例。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金伟国,是上海市非物质遗产项目“鸟哨”的传承人。他生长在崇明陈家镇的一个渔村——八效村。儿时,他就在港汊中捕鱼摸虾与捉蟹,还常常跟着父亲下滩捕鸟。从小听惯了鸟叫声,渐渐地,金伟国不仅能分辨什么鸟发出何种叫声,而且还能“听懂”水鸟的语言,鸟儿归巢、呼朋引伴、晨起觅食,他都分辨得清。10岁时,他已能用竹哨模仿20多种野鸟的叫声,14岁就开始独立捕鸟。到了青壮年,金伟国在东滩一带已经名气很响,只要被他听到或者看到的鸟,竹哨一吹,就能捕捉到,捕捉到的野鸟拿出去卖,一只鸟能卖30到50元,其中不乏国家级保护动物。一个春天下来,能赚几千元。当时,金伟国以为“靠水吃水、靠滩吃滩”是天经地义,渔家后代捕鱼捉鸟则是世袭的讨生活营生。
但到了1998年末,随着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的成立,金伟国“失业”了,他收起了竹哨,改当了泥水匠。后来,保护区需要研究大量鸟类的迁徙情况,但没人会捕鸟。保护区的领导从相关途径听说金伟国能用鸟哨诱鸟捕鸟的一技之长,于是三顾茅庐请他出山,使他的绝技又有了用武之地。他在保护区不仅捕鸟为鸟儿做环志后再放飞大自然,以此来研究鸟儿的迁徙情况和观察全球气候变化,保护生态平衡。而且他还与同事们一起巡护保护区,60%的水域、40%的潮间带滩涂和总长43公里的岸线,都留下了他们跋涉守护的脚印。
如今,崇明定位建设生态岛,使鸟类保护区的建设环境日益趋好。一些国家重点动物如东方白鹳、白头鹤、小天鹅等又飞回来了,东滩湿地滩涂间的高脚屋与定置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二氧化碳通量监测站、大气监测站、高清视频监控探头以及用于科研监测的木栈道……这里真正成了百鸟落脚与栖息的天堂。
(摄影/徐平)
合力护鸟,百鸟天堂充满希望
自从建立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以来,一方面保护区管理处按照建区宗旨与职责,努力推进“依法治区”工作,并出台了《上海市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使保护区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还根据保护区的实际情况,适时出台制订了《上海市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通行证管理办法》等配套规章制度,在国内率先对进入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的人员实行分类通行证管理措施,有效地推动了行政执法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法制化进程。另一方面保护区通过社区共管联席会议制度,努力与周边企业、水务和边防部队的协调,借助和依靠社区共管部门的支持配合,前移保护区管理关口,设置和启用了管理哨卡,确保了百鸟天堂的有序可控与科学发展。
崇明县、镇两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也从各自的职能出发,积极支持和配合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如陈家镇政府对当地渔民进行就业安置,支持那些过去捕鸟的渔民在湿地公园附近创办“农家乐”项目,专门接待从四面八方来保护区和东滩湿地公园旅游、观鸟的客人,维持这些半失业人群的生计。
崇明县的农委、公安、工商、食药监等相关职能部门,每年都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保护野生动物联合执法行动,对保护区外围的集贸市场和数百家饭店开展拉网式的检查,一旦发现有销售野生动物(鸟类)的违法捕猎者和经营者,有关部门在第一时间依法予以严肃处理。由于执法严厉,崇明东滩已连续多年未发生盗猎鸻鹬类野鸟的案件,张网捕鸟的现象在保护区已经基本绝迹。
另外,为提高公众对鸟类与环境的保护意识,崇明县政府和市绿化市容局还共同出资,在东滩保护区内建造了崇明东滩鸟类科普教育基地,基地包含“一线四馆”,建筑总面积约3600平方米。科普教育基地在宣传和普及候鸟知识、保护鸟类和保持生态平衡等相关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如今的崇明东滩鸟之天堂,已经记录到的鸟类共有18目54科290种,约占中国鸟类种数的126%。其中:湿地鸟类(水鸟)140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4种(白头鹤、东方白鹳、黑鹳、白尾海雕)、国家二级保护鸟类35种(如小天鹅、黑脸琵鹭、灰鹤等);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鸟类20种;列入中日、中澳政府间候鸟及其栖息地保护协定的鸟类分别为156种和54种,每年在崇明东滩过境中转和越冬的水鸟总量超过了百万只。
(摄影/徐平)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授权发布,任何媒体及个人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授权,并在转载时标明出处及作者,谢谢合作。投稿请加微信:anxinlu
编辑 | 沈雯逸
审稿 | 陆安心
本文图片来自作者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END -
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欢迎关注陆安心的私媒体“心语”。(微信号:anxin20141124)也可扫描上面二维码或长按二维码关注。感谢您的支持!
Copyright © 2014-2022 心语文化
分享
收藏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