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家园】
作者:陶枫(媒体人)
如果用三个词概括广西的历史文化,你会用什么?笔者最先想到的是:桂林、铜鼓、花山岩画。
虽然曾去过广西几次,但了解到的总是片段、局部。笔者始终认为,想全面了解一个地区历史文化最快捷的方式,就是参观当地博物馆的通史展,可惜屡次阴差阳错,参观未果。日前获悉,历时4年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完成,即将重新开放,于是迫不及待地前往,先睹为快。
展览序厅作者供图
照耀八桂山水的文明曙光
走进展厅,犹如走进一个蜿蜒曲折的隧道,跟随着隧道两侧的灯带,观众穿越了近百万年的时空。大约80万年前,百色盆地的广西先民就已学会打制石器;距今1万年左右,磨制石器、原始农业、畜牧业和制陶业开始出现。在极其漫长艰辛的岁月里,史前先民用勤劳、智慧和汗水,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化,迎来了文明的曙光。
作为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的杰出代表,展柜中的百色手斧虽其貌不扬,却绝不容错过。手斧是人类最早的标准化工具,也是测量早期人类智力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其中“阿舍利”技术制造的手斧又是技术含量最高的。20世纪4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家莫维斯沿着欧洲、近东、西亚及印度半岛划了一条石器技术分界线,区分东西方两个文化圈,即“莫维斯线”。他认为在旧石器时代,该线以西的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是早期人类文化的先进地区,是以阿舍利手斧为代表、能掌握先进工具制造技术的先进文化圈;而位于该线以东的中国等地区,是以制造简单的砍砸器为特征的“文化滞后的边缘地区”。而百色手斧的发现,证实了广西境内的早期人类早在80万年前就拥有了当时最为先进的手斧制造技术,其年代比欧洲手斧还早30万年。
双虎耳蟠螭纹铜罍作者供图
进入新石器时代,尽管制造石器的技术有了质的飞跃,但古人类仍然继承了旧石器时代居住洞穴的传统。位于桂林市象山区甑皮岩洞穴内的甑皮岩遗址,为今人揭示了12000—7000年前人类的生活方式。它的发现被评选为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在5000多年的漫长时光中,甑皮岩洞穴一直有史前人类居住。他们主要靠采集渔猎为生,并且已经学会了制作工具、缝制衣物、烧造陶器、栽植块茎类作物,生存和实践能力不断得到提升和拓展。展览用一件件出土文物复原着甑皮岩人的生活场景:他们利用骨镖、骨镞、骨锥、渔网、网坠在水中捕鱼,在浅水区域摸取螺蚌;用有柄石锤、流星锤、石矛、标枪、飞石索等狩猎,亚洲象、秀丽漓江鹿、野生犀牛、水牛以及山林间的虎、豹、熊、野猪等都可能是他们的食物;当然更多食物还是要靠在林间采集成熟浆果;后来他们有意识地将吃剩的野生荸荠、芋头等块茎类植物移植到地里,使其发芽、生长,从而增加食物的来源,遗址中出土的炭化块茎遗存、残留的芋类淀粉见证了一种新的农业方式——栽植块茎类作物,它不同于稻作、麦作,是华南地区最初的农业;磨制精美的骨针还告诉我们,一万多年前的甑皮岩人就已经能够穿针引线、缝制衣物;在甑皮岩遗址出土了多件陶器残片,其中最早的距今11000年以上,是目前珠江流域中上游地区乃至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陶器之一,说明当时的人已经懂得制作和使用陶器。
形象生动的大铜马引起学生们的兴趣。作者供图
隧道里还有顶蛳山遗址出土的建筑柱洞、资源晓锦遗址发现的炭化稻、钦州独料遗址出土的石磨盘……展览用一系列考古获得的文物告诉观众: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广西的先人不仅走出洞穴住进干栏式的房子,而且将野生稻驯化为栽培稻,开启了世世代代以稻为食的定居生活。距今3800年—2800年左右,广西逐步告别蛮荒时期,迈入了文明门槛。
铸就多元并存的广西风格
广西,自古便是一个具有包容性的地区。且不说这里有12个民族,将各自的民族服饰呈现出来便是一道秀色可餐的靓丽风景;仅是展柜里那些出土的青铜器,便以多元并存的独特风格共同描绘出一幅文化融合的画卷。
中原的甬钟、兽面纹提梁卣,楚国的蟠虺纹鼎、罍,滇式的铜鼓、越式的鼎,还有各式兵器,都是广西对周边文化接纳与吸收的结果。有一件青铜鼎吸引了笔者。与常见的厚重、肃穆的鼎相比,这只鼎虽然线条略显粗糙、随意,但整体感觉轻盈许多,而且它的三只足明显向外撇。更重要的是,这只出土于恭城金堆桥春秋墓的提梁铜鼎,器内底部铸有一个“告”字。据专家介绍,这种鼎的样式是典型的越式,而器身却铸有汉字铭文,由此可知,此时汉字已传入岭南。春秋战国时期,广西与中原交流日益频繁,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本土铸造的青铜器逐渐增多,器物的地域特征也随青铜文化的发展而逐渐得到强化。到战国时期,虽已进入铁器时代,但广西仍生产和使用青铜器。这件“告”铭提梁铜鼎就是其中的代表。这时的鼎已不再单纯是礼器,鼎足外撇就是为了方便放置木炭之类的燃料,而且出土的越式鼎底部大多有厚厚的烟炱,也证明它是生活中的实用器具。
兽面纹提梁铜卣作者供图
在保持本土特色的同时,广西从未停下与周围地区文化交融的脚步。秦汉时期,广西与中原的联系日益加强,社会经济及文化均得到空前的发展。
出土于合浦县望牛岭1号墓的西汉羽纹铜凤灯,一组两盏,是广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每只灯的造型均为一只站立的凤鸟。鸟儿回望,双足分立,尾巴下垂至地面,形成稳定的三角以支撑灯身。凤鸟的头、冠、颈、翅、尾、足,各个部位轮廓清晰,比例匀称,通体錾刻精致的羽毛。它的背部有一圆孔,放置了一只长柄灯盏。据专家介绍,凤鸟颈部由两段套管衔接,可以自由转动和拆卸,便于调节灯光和冲洗体内烟尘;凤鸟的嘴内衔着喇叭形灯罩,垂直对准灯盏上方;灯罩与颈部及腹腔相通,腹腔里面是空的,可以贮水。点燃灯盏,冒出的油烟就经灯罩进入颈管,再由颈管导入腹腔,最后溶于水中,避免污染室内空气。这两只凤鸟灯的环保原理与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长信宫灯”一致,不由让人遐想:这一巧思分别出现在远隔千山万水的广西与河北,是巧合还是融合的结果?
羽纹铜凤灯作者供图
开创中外交流的海上丝路
提到海上丝绸之路,人们最先想到的多是泉州、广州等东南沿海城市。殊不知,早在汉代,广西就作为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谱写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新篇章。
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第一条有史料记载的官方与外国交往的航海线路,它的开通,为后世跨地域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汉书·地理志》详细记载了从合浦等地出发的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线路及贸易情况。位于广西北部湾畔的合浦,既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海上丝绸之路向内陆及东南沿海延伸和辐射的重要节点。展厅里,历年广西考古发现作为贸易商品的“璧流离、奇石异物”,用实物资料呈现出海上贸易的繁荣景象。
在汉代,玻璃与金银珠宝一样属于奢侈品。展柜里,玻璃杯、玻璃串珠,以及由玻璃、红玉髓、各色水晶、玛瑙搭配组成的串珠,凭颜值从众多展品中脱颖而出,秒获关注。其中有一串珠饰,竟然是由7种材质、形状、颜色各不相同的材料组成,包括红玉髓、绿玉髓、钾玻璃、钠钙玻璃、绿柱石、水晶、玛瑙。除玻璃外,玉髓、绿柱石、水晶等宝石类珠饰也是当时海路贸易中备受欢迎的进口商品。
由玉髓、玻璃、绿柱石、水晶、玛瑙组成的串珠作者供图
瓷器一直是海外贸易的大宗。与很多人一样,在笔者的印象中,瓷器多来自江西、浙江,看了展览才知道,原来广西在宋代亦是瓷器生产销售大户呢。那时的广西形成了青瓷与青白瓷两大类,不仅为满足民间日常使用,而且是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
位于藤县的中和窑,当仁不让的是广西外销瓷的“龙头老大”。它生产的瓷器以青白瓷为主,人们也将它们称之为“影青瓷”,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展柜中有一个蘑菇形的实心瓷器,旁边摆了一只影青瓷碗。仔细观察,发现“蘑菇”的“伞面”上刻有摩羯水波纹,“伞顶”刻有团菊纹;而边上那只瓷碗内壁的纹饰与“蘑菇”上的纹饰,无论图样还是大小都是一致的。笔者恍然大悟,原来这只“蘑菇”是做碗的印模呀!模具是瓷器作坊重要的工具之一,而这种有柄、形状似蘑菇的印花模具,则是广西特有的。笔者不由脑补出当年瓷窑规模化批量生产的场景。
在《广西古代文明》陈列中徜徉半日后,笔者对广西的历史文化有了更多了解,形成了新的认识。走出博物馆,“用三个词概括广西印象”,笔者有了另一组答案:甑皮岩、多元、海丝。
《光明日报》( 2022年11月27日12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