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晶崴国际大酒店、武当雅阁国际酒店、宜昌均瑶国际酒店等高星级酒店,均有300元左右的房型在售。这些城市周边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如三峡人家风景区、荆州古城、洪湖生态旅游区、潜江国家公园等,旅客既能享受低价高星级的酒店服务,又能收获旅行的快乐。
有旅客在“去哪儿”旅行APP总结“小城”的优势:一是购票容易;二是酒店性价比高,300元住五星;三是探索感强,可以感受旅途的惊喜。
酒店民宿游也是一种“反向”
与选择冷门城市旅游有着类似的逻辑,“酒店游”近年也开始在年轻群体中受到热捧。
社交媒体上,有人精准总结了部分当代年轻人新兴旅游方式的精髓:睡到大中午,白天不出门,房间点外卖,不去逛景点,出门吃宵夜。甚至有网友在社交媒体晒出了自己“酒店游”攻略:
这位到长沙旅游的网友在攻略中表示,第一天睡到中午才出门找湘菜馆子,第二天下午逛完橘子洲就买了零食叫了外卖在民宿里看投影电影。这次长沙行被网友母亲吐槽是“只是花钱换个地方睡觉”,但她却很享受这次旅游,“去年这会我们俩去重庆,做了满满当当的攻略,玩得倒是很充实,但是累得半死,在家躺了几天才恢复精神”。鹤岗的那篇酒店笔记打开了她的新思路,“要是我早点有人家那觉悟,在长沙排队的时间还能省了”。她和闺蜜商量了,“明年夏天一定找一个北方小城市待几天。”
对于不少上班族来说,在法定长假进行一次历时较长的旅游其实也是无奈之举。但通常法定长假期间,最受大众追捧的无非是风景名胜和网红景点,但它们都有共同特点:人山人海。这种状况下,旅游者的消费体验不佳,目的地的消费价格上涨,弊端很是明显。
而即便在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看到或体验到的也有可能“名不副实”:凡是热门城市总有那么一条网红老街,无数游客慕名而来,逛的是义乌生产、拼多多就能实现包邮自由的文创产品,吃的是千篇一律的臭豆腐、烤鱿鱼、大香肠,唯一不会踩雷的是街口的肯德基和麦当劳。在北京它叫南锣鼓巷,在上海就是城隍庙,在成都是宽窄巷子,到了扬州是东关街,丽江是丽江古城,长沙是太平老街,武汉是户部巷,西安则是回民街......苦“热门”久矣的年轻人们开始追寻新的“打开方式”。
他们或如前文所述选择反其道而行,开始选择冷门的城市旅行,或者做出更为极端的选择:去到一座陌生的城市,在预定的酒店或者民宿里点外卖看电影。饿了么发布的《2022年火炉城市外卖消费趋势》报告显示,上半年旅游城市酒店外卖订单量环比增长了三成可见一斑。
对普通游客旅途中最重要的无外乎拍了什么、吃了什么、见识了什么,而对于“酒店游”的受众来说,这些都不是旅行的主题,他们真正的主题只有一个:放松。对于在工作生活学习中承压已久的他们来说,“酒店游”或许更应该叫“疗养”。
45%受访者拟“拼假”出行
上述“反向游”和“酒店游”的最大特征是在空间上与人流形成错峰的效果,而另一种出行方式则是在时间上与旅游大军“达成和解”。
据羊城晚报消息,在今年国庆黄金周有计划出游的受访者中,56.1%为25岁-50岁的在职人员,而统计显示他们当中计划国庆假期出发的逾45%拟用“拼假”方式,选择黄金周中段出发。
业内人士认为,今年国庆假期的“调休”安排为“休7上7”,适当利用年假可有效降低节后上班的时长和强度。此外,旅游价格从10月4日起将明显回落,至6日起基本与平日价格持平,出于性价比考虑,不少在职者也有意提前“清年假”。
非传统旅游城市亟待产业配套
某大型旅行社一位市场负责人表示,他关注到了非传统旅游城市的兴起。但他感觉,这仍是属于少数人的尝试,尤其是以热爱探索、偏向自由行的年轻客群为主。因此该需求会带来部分机票、酒店预定,而非旅游产品订单。
有媒体引述受访者观点提到,鹤岗作为旅游目的地引起关注,更像是社交平台博主带头营销的产物,“大家都是一种猎奇心理,因为低房价记住了这个城市,但大家不会在它寂寂无名的时候看到它。”同时,该媒体表示,目前小众目的地只是一种出行新趋势,后续能否被贴上“旅游城市”的标签,还要看当地交通、酒店、美食等一系列配套产业的发展,以及当地政府对城市如何定位。 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城市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还没有过度商业化。因此,它们除了抓住发展机遇,保留住“本色”也应成为更长远的规划方向。
而对于“酒店游”,甚至连目的地是哪里都不重要,能休息就好;有没有收获也不重要,毕竟互联网能教的已经太多了。
松散的旅行节奏,自在的日程安排,或许能够让旅行回归到初心,寻找到生活的另外一种打开方式;而在另外一个空间,短暂停留完成充电,然后再满血复活,这或许已经是“酒店游”全部的意义。
上游新闻记者 赵印骥 部分资料综合自澎湃新闻 光明网 央视网 齐鲁壹点 长江日报 羊城晚报等 部分图片源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