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花”?这也是云南省委、省政府关心的问题。
为了落实省委、省政府领导调研世博园时提出的“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一要求,华侨城集团在园区改造提升过程中首先考虑世博园的历史传承和资源优势,努力让“生命之花”的最美绿色在新世博燃起来。
如今,那绿色不仅燃情山水,还为云南与世界架起友谊之桥、唱响和合之曲。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南非籍博士皮特说:“云南是研究生物多样性的好地方,对一个科学家来说,做好研究可以为‘生命之花’的绽放做一点自己的贡献。”他因为热爱攀岩来到云南,对云南世博旅游集团旗下的多个景区都有深刻印象,最终,他因为热爱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选择留在云南。
在张睿眼中,云南之美数也数不清,数也数不完,浓缩起来有三句话:一是立体之美。最高海拔6740米,最低海拔76.4米,海拔高差十分巨大;二是多样性之美。正是立体之美带来了云南这块神奇土地上的多样性之美,即地质地貌的多样性、气候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和人文的多样性。同一个景区,同一个景点在不同的季节,通过不同角度去观赏,都有着不同的美;三是和谐之美。云南立体与多样性之美,通过和谐之美得到了充分的升华和展现。在不同的海拔带,分布着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气候与不同的生物。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题,在这块大地上得到充分的展现。正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场景,构成了独特的、令人向往的“云南生活方式”。
“云南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已经进入一个关键的时期。我们要抓住COP15在昆明举办的机会,对现有自然景区的生物资源和人文资源再做认真梳理,重新认识、重新定位。认真研判未来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方向,以绿色发展的新传奇助力云南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张睿道出世博人的心声:铺开七彩云锦,装点大地精华;聆听爱的声音,赞美世界博大。云之南,盛开怒放生命之花;彩云中,儿女多情花样年华。
------ 故事 ------
昆明世博园
“树口普查”满是爱
提到“人口普查”,大家都不陌生,可是你听说过“树口普查”吗?没错,这就是昆明世博园改造提升项目中的一项基本工作——对世博园内的每一棵树进行“普查”,对一定大小的树木进行GPS定位并颁发“身份证”,标注园区植被分布情况。
世博园
为什么要进行“树口普查”呢?这就不得不提昆明世博园的改造提升。自1999年建园以来,昆明世博园就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打造了一座“半拥青山半入城”的生态园艺样板。时光荏苒,22年后的今天,面对人们对休闲旅游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和新需求,昆明世博园的改造提升和创新升级势在必行。“树口普查”就是为这场改造提升提供基本的数据支持,确保在改造中最大限度保护原有生态。
结合“树口普查”的结果,昆明世博新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对改造方案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调整优化。原游客中心建筑西侧雪松及南侧喜树、中国室外展区所有乔木被原址保留下来;优化原景区道路设计线路,完全避让大温室东北侧现状树木;世博湖北侧旅游配套设施,通过调整方案保证施工不影响周边树木……改造提升后,世博园景区范围内,现有景观空间还增加了部分景观树种。当设计规划与生态环境发生冲突时,哪怕只会影响一棵树,工作团队也会调整方案,为生态让步,同时采取边保护、边增植的方式,提升景观环境,把森林和景观资源还给市民。
“这么好的一个园子,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把它保护好、建设好、运营好。”程旭哲说。
从“树口普查”开始,经过一系列改造后的昆明世博园2.0将不仅仅是一个好看的园子,更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生态绿色共享空间。在这里,原有的生态景观将被重新激活,人与自然在重构的空间中沐爱共生,一个区域联动发展,生长型、创新型的生态地标正呼之欲出。
昆明轿子山
给珍稀动植物一个家
昆明轿子山被誉为“滇中第一山”“滇中动植物基因库”,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
轿子山景区
轿子山还是滇中地区最大的天然杜鹃花园,有包含大王杜鹃、似雪杜鹃等国家保护植物在内的共40种杜鹃品种。目前,昆明轿子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还联合了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轿子山管护局、禄劝生态环境局,在周围100多亩的荒山上引进培育种植了100余种、23000余株高山杜鹃,在有效保护物种基因的同时,延续物种传承,更好展现轿子山的生物多样性特征。
昆明轿子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经理郭明海在轿子山景区已经工作了18年。据他介绍,在这18年里,轿子山似乎没有很大的变化,这里的一切似乎都“长得很慢”。轿子山景区曾经修过两次栈道,但是郭明海说:“每次修栈道,都要把植物们留在道路的中间,这样做是为了尽最大可能不伤害景区内的植物。”
“现在我们景区里装上了红外摄像机,可以更好地监测、保护景区内的珍稀动物。像林麝、穿山甲、雪雉等,以前在景区内是很少见的,但现在经常出现。”郭明海介绍,轿子山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提供了珍稀动物生活、繁殖的基本条件。
丽江老君山黎明景区
时时处处“绿”优先
“丽江老君山黎明景区,植被类型丰富且系列完整,地质、地貌自然遗迹众多。龟裂凸包地貌极具独特性;格拉丹草原景观层次多样;九十九龙潭具有系列完整的高山植物分布带……”说起景区的生物多样性之美,丽江老君山黎明景区负责人彭云打开了话匣子。
老君山黎明景区
丽江老君山黎明景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热点地区之一,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以滇金丝猴及其栖息环境和高山冰蚀湖群、高山丹霞地貌、高山草甸为主要特征,生物、地质地貌和民族文化多样性较为突出。
“2020年12月,丽江老君山滇金丝猴保护站在玉龙县石头乡利苴村揭牌成立。现在,丽江老君山自然中心(滇金丝猴保护站)入选自然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的全国自然教育学校试点。”彭云介绍,景区通过建站、宣传教育等方法,积极推动社会公众参与保护滇金丝猴及其栖息地,探索经济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共存的模式。
一直以来,为保护丽江老君山黎明景区生物多样性,景区发展坚持“保护优先、适当开发、社区参与、共建共管”理念。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景区把资源保护作为核心,严格限定开发范围,进行分区分类管理,严禁采矿开矿,严格控制水电站、道路、大体量旅游设施等影响生态环境项目建设。景区内帐篷酒店的建设,建筑材料全部使用高标准的绿色环保材料,房间所有的构成元素与家具、设备,都可分解、拆卸。景区编印老君山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资料56000多册,并深入老君山景区范围内的村社、学校进行宣讲,受众近2万人次。景区还为村民修建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厂,减少社区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最大程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禄丰世界恐龙谷旅游区
山欢水笑“龙”抬头
世界恐龙谷旅游区所处位置,曾经是个荒芜的小山包。1995年,禄丰县(现为市)川街乡老长箐村的农民罗家友在这里发现了恐龙化石。
恐龙谷景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每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资金,已经进行了20多万平方米的生态修复工作。生态资源是景区的重要资源,保护好生态环境对于景区至关重要。”云南世界恐龙谷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瞿昆说。“大量游客、科学家,到景区参观游览、科研时,恐龙灭绝的原因是大多数人关注的话题。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思考生物多样性对地球的重要性,更多人明白了关爱、保护地球,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意义。”
一直以来,世界恐龙谷旅游区的建设秉承健康、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注重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瞿昆说:“景区每个项目都体现了融入自然、源于自然的目标,每一处细节都体现了景区尊重自然的设想。”
“景区的‘景带村’发展模式,让周边很多村民在景区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岗位,在周边开起民宿和农家乐,家门口的工作让村民增收,过上了更好的生活,同时将村里绿色健康的农产品引入景区,让游客在亲近大自然之余,吃到绿色、健康、安全的美食。”瞿昆说。
游客对恐龙很感兴趣,但是对恐龙的认识也存在一定误区。近年来,景区发展亲子研学旅游项目,创建恐龙教育科普基地,升级完善特色研学内容,用多元化的新方式向人们传递出更多生物多样性的秘密。“我们的研学旅游项目,让青少年走出课堂,融入自然。同学们在触摸恐龙化石,学习恐龙化石相关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保护自己,关爱地球。研学旅游项目让游客更加了解生命起源和生命演化,懂得更加爱护和尊重与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的各种生物。”瞿昆说。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储东华 姚程程 毕漪倩 曹婕 文
世博集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