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的重要节点狮子汇渡口、南湖等,制作成一条贯穿整个3至9号车厢地面的“新时代重走一大路”路线地贴,车厢两侧镶嵌有展示对应地贴站点的红色景点画框,车窗上点缀着“石库门”“红船”等标志性红色打卡点造型的中国传统剪纸窗花,营造出党的一大召开历史时期的场景和氛围,与1、2号功能车厢的主题陈列和布置风格相呼应。
车窗上点缀着“石库门”“红船”等标志性红色打卡点造型的中国传统剪纸窗花
此外,为了便于团队游客在车上开展党课和党史教育,进一步打响“乘火车·学党史”的品牌,在列车上所有的小桌板上都张贴了“列车微课堂”二维码,游客用手机扫一下就可以看到列车功能车厢的介绍视频及短视频课程,将长三角铁路的《青马课堂》引入列车,带来《长三角铁路革命史话》《建党精神》等现场课堂,且根据实际需求将不定期更新微课内容。
一些红色旅游产品不仅带领游客参观革命圣地,新农村建设风貌也倍囊括在内,如春秋旅游的“一路向黔进”,在国庆期间组织游客,来到贵州黔北地区,参观的红色景点既有娄山关、遵义会址,还有新农村建设的代表花茂村,使游客真切体验“一切为了人民”在乡村振兴过程的实践。
沉浸式体验,让红色旅游立体起来
红色景点也与时俱进,不再是遗址、遗迹、博物馆的老三样。在营销手段上引入智能技术,融合流行元素。在旅游体验上,借助全息技术、VR、AR等现代科技,突出沉浸式体验,提高游客参与度与互动性。正是红色景点读懂了游客的“心”,红色旅游才成功俘获了游客的“心”,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假期出游时选择了红色旅游。
说起“沉浸式体验”,不要以为只能玩剧本杀,它也是现下红色旅游的热门新玩法。江西便是第一批试水者,多地立足红色资源优势,以这种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营造现场感,让红色旅游进一步“圈粉”年轻人。
位于南昌市中心城区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如今是江西首部革命旧址沉浸式实景剧《那年八一》的演出地,10月1日刚刚正式面向公众演出。为吸引年轻人了解红色历史,《那年八一》以八一南昌起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将剧目创作与历史发生地江西大旅社的实景演绎相结合,利用投影、灯光、舞美、造型、大型装置等,增加游客多重体验。
江西首部革命旧址沉浸式实景剧《那年八一》的表演现场(10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邬慧颖 摄
在观演中,游客要换上专门准备的服装,成为剧中角色;与演员零距离接触,甚至直接搭戏,参与表演。“游客不仅是游客,还是剧中人,每个人都能融入情景,聆听那时的中国青年告别家乡、参加革命的感人故事。”导演熊伟说。
在井冈山的青少年AR教育基地红色文化体验馆,馆方采用“环绕式AR”场景体验式教学,让“黄洋界保卫战”真实战斗场景再现,让孩子们身临其境,更能体验到先辈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换来新生活的不易。
在主题公园备受追捧的今天,位于赣州的方特东方欲晓主题公园将主题公园游与红色主题结合在一起,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室内舞台表演项目《巾帼》,节目运用全息影像,为游客“现场还原”赵一曼、刘胡兰、秋瑾等先辈的生平事迹。
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红色地标采用了这一方式,吸引年轻游客。在贵州赤水的四渡赤水实景体验园,依托红军“四渡赤水”历史遗迹,拆分出若干真实历史剧情,由游客抽取随机角色卡,高度还原1935年真枪实弹的真实场景。游客可以高度参与四渡赤水真实战役的演绎,过一把演员瘾。而写实的艺术演绎及炮火技术、加上真人演出阵容,使游客身临其境,恍若置身于当年战火硝烟的战斗现场。实景体验分为情报战、物资战、歼灭战三种战争体验,更有大型实景实战演出。通过这种方式,景区将红色旅游与体验旅游深度融合,为游客带来水陆空全方位的旅游体验。
在甘肃张掖高台县,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在互动参观区域融入VR和扫码参观展物等体验,开发了数字虚拟体验、智能语音广播等系统,带游客回望峥嵘岁月。通过这些创新玩法,红色旅游可以立足新起点、奋进新征程,让红色火种不断撒播。
责任编辑:徐颖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