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有1200多年。本县地域在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属江南东道歙州休宁县地(部分属江南西道饶州乐平县地置),隶江南东道歙州(治今歙县)。历唐宋元明清皆属歙州、徽州、徽州路、徽州府,民国元年废府留县直属安徽省,民国23年(1934年)改隶江西省,36年(1947年)复隶安徽,38年(1949年5月)又划至江西,现属江西省上饶市管辖。直到今天,以保护徽州文化为名,要求婺源回归到徽州的呼声也很高,一直是争执不断,但终究未能回到徽州。
说到徽州文化,大家知道更多的,见得更多的是徽派的建筑,车子一路前行,放眼望去,随处可见,尤其是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为中外建筑界所重视和叹服。它在总体布局上,依山就势,构思精巧,自然得体;在平面布局上规模灵活,变幻无穷;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以马头墙、小青瓦最有特色;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融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显得富丽堂皇。
不过,大家是否知道?这些民居有一个明显的特点, 那就是这些白墙青瓦的徽派民居,窗子都很小,如其说是窗,不如说是个洞,大家知道是为什么吗?”
“不知道!”大家应和道。
“徽州,因山多地少,过去许多人被迫离乡背井,当时就有徽谣流传:前世不修,身在徽州,十二三岁,往外一丢。由于,男人不断的外出,家里还要沿袭香火,传宗接代,因此结婚后,就把年轻漂亮的媳妇放在了家中,男人在外打拼,媳妇在家“问君归期未有期”,那种煎熬可想而知。一方面,是为了防盗,另一方面,过去,女人地位比较低,对女人守妇道要求苛刻,新媳妇一进门,首先是婆婆的三巴掌,警告媳妇要言听计从,要上孝公婆,平让叔姑,下爱孩子,在家中不许有不尊之言,不规之举,更不能有红杏出墙之事,因此,将媳妇的房间安排在最里屋,公公婆婆的房间在外屋门口,这样公婆就可以时刻监护着媳妇的一举一动,房间窗子小出不去,大门外有公婆看护,想有什么举动也很难,于是乎就有“媳妇熬成婆”之说。以上这些,只是侃谈,不必记放在心上。”李导说道。
徽州人真正走出去,主要是两种途径,一是做官,读书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十户之村不废诵读”。据不完全统计,明清两代,仅徽州本土就出了168位进士、17位状元。徽州人才荟萃、名人辈出,“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同胞翰林”、“四世一品”、“父子丞相”……佳话频传。《中国人名大辞典》共收集清以前历代名人4万人,徽州名人就有800余人。2000年初,黄山市曾评出三十位杰出徽州历史文化名人,理学家朱熹、新安医学创始人之一汪机、珠算大师程大位、新安画派创始人渐江、马克思《资本论》中提到的唯一一位中国人理财家王茂荫、哲学家戴震、近代著名画家黄宾虹、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革命音乐家张曙、著名学者胡适……名列其中。原国家主席江泽民、胡锦涛,他们的祖籍也分别在徽州的旌德和绩溪。
二是行商,徽商遍布各地,财势强大,就形成了“无徽不成镇”。明清两代全国十大商帮之首就是徽商,由于有一种良好的传统——注重文化知识的积累和投入。人虽投身茫茫商海,却贾而好儒,是名副其实的儒商。在徽州人的内心深处,“天下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徽商经营致富后,不仅对自己子孙的教育舍得投资,而且不忘回报乡里和社会,对家乡的文化教育尤其格外关注。为此,不惜斥巨资用来兴办学校和书院,鼓励读书,培养人才。如清代大盐商歙县棠樾人鲍志道一次就为该县紫阳书院膏火捐资8000两白银。在徽州,有一句土得不能再土的谣谚,即“三代不读书,好比一窝猪”、“娇子不娇书,娇书变养猪”。
依据以上两点,可想而知,读书做官和徽商的大量外出,不仅使徽州人自身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将这种开放的性格和品质带回了桑梓故里,从而直接为徽州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又以更加宽广的胸怀接纳和融合其他地区先进文化的传入和发展,最后铸就了徽州文化的辉煌。
“大家看,车已到婺源,前面就是廊桥,下车后,可以去游览拍照,七点整上车集合,去吃农家饭,住农家店,体验农家乐!”李导告诉道。
廊桥,又名彩虹桥,历史悠久,始建于 南宋,距今已有八百多年,是古徽州最古老、最长的廊桥,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廊桥之一”。 彩虹桥的魅力,不仅在于桥体与青山、碧水、 古村、驿道的完美结合,而且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建造的生命力和解读了古徽州桥名文化的精髓——祈盼吉祥、发达。
漫步在廊桥上,只见廊柱挺立,雕龙画凤;桥下,河水欢快地流趟, 清风一吹,人顿时感到身体有许多的轻松,心情也无比愉悦,旅途的疲倦随之而消失。于是,并拿起手机进行拍照。随处都是好风景,很能满足大家一时的好奇心,也玩得很快乐!
晚餐后,导游将我们安排在名为暖阳的客栈休息,这家暖阳客栈是村民自己建造和经营的。近年来,由于婺源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在广袤的婺源农村,村民响应政府的号召,自筹自建农家乐接待游客,发展旅游经济增加收入。
客栈依山而建,前面是农田。此时,油菜已收割,农田已深耕耙平灌满了水,准备插秧种水稻。山里的夜晚,天气有一些凉,加之又在下雨,大家纷纷按照导游的安排,找到自己的房间,并各自洗漱休息。
窗外,一夜的春雨哗哗地下个不停,打在棚屋瓦上咚咚的响,田地里的蛙鸣声,此起彼伏地歌唱,山村的夜晚真是热闹非凡,吵得人一时难以入睡——
第二天,凌晨5时,手机一阵铃响,赶紧起床洗漱、上车,又开始了新一天的旅途——
走出客栈一看,此时,雨已停了,远处青黛的峰峦萦绕着一层薄薄的晨雾,随着清风在慢慢地飘舞,空气很潮湿,并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花香,农田里,有几位早起的村民正赶着牛,挥舞着鞭子在耕田耙地,一幅农村“春耕图”跃然呈现在眼前——
大家上完车后,李导告诉说:“今天的行程,主要是去菊径村,又称“园村”,这是婺源即将推出的一个新景点,从这里出发,途中将经过江湾、李坑、长滩等景点,为了不耽误时间,这几个景点参观的时间要少一些,请大家支持和配合。”
按照要求,一路上大家配合的很好,李导很满意。车,在蜿蜒的盘山公路上向前行,大家在车厢里,有说有笑,段姐(段经理)也不停地讲故事,逗大家很开心,到达菊径村(园村)时,已上午是十点。
菊径村地处婺源县古坦乡,是一个典型的山环水绕型村庄,一条小河成大半圆型,绕村庄将近一周,四周为高山环绕。人走到村庄对面的山坡往下看,一条小溪环绕着的圆型小山村并会呈现在眼前,小溪上有小木桥与公路相连,供村民出入之用,整个村子一面靠山,很符合中国的八卦“后山前水”设计。当地人称“脸盆村”。菊径村是一个古朴清幽的山村,村人何姓,据清《何氏统宗谱》记载,该村始建于宋朝乾道年间,由南唐国师、中国著名的风水大师、婺源何氏一世祖何溥亲自规划设计,千百年来繁衍生息,遂成大族。这里也是明代宰相何如宠的故里,何氏祠堂内有大明崇祯皇帝于崇祯元年御笔亲赐的皇匾“黄阁调元”之牌匾,意思为“荣登宰相之位,执掌天下大政之意”。到此处一游,真乃眼见“世外桃源”也。
二天的婺源之行,虽然在行程安排上,时间比较紧凑,人也有一些疲惫。但,一路上的所见所闻,也是受益匪浅。为此,记下以上文字,以表示对老婆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