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义乌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来看,为26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4%,在全省90个县(市、区)中排名第一。从结构上看,义乌瞄准了数字经济核心、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高新技术产业附加值分别增长161.3%、123.7%、107.2%、71.9%等高度精细化。义乌如何使脚变得奇妙、有力,使这座桥变长、变强?时间6年前,在工业发展缓解资源要素制约的双重压力下,义乌当时市长/市场需求高增长,资本密集,
技术密集、专利壁垒高的光电技术产业,迅速启动招商引资,并集成原工业园区和科创新区重要产业及科技人才资源,成立了义乌信息光电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此后按照按属地原则,逐步移交镇街管理。起跑即冲刺。投资110亿元的“晶科能源”项目一期从开工到投产仅用了不到90天,“爱旭太阳能”“瑞丰光电”“晶澳科技”“清越光电”等企业项目均实现“当年签约、当年落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
如今,义乌光电产业生态初现雏形:引育上市公司1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省重特大产业项目20个,12个产业链重大项目已实现投产。至此,擅长“无中生有、点石成金”的义乌,再造了一个从无到有的新产业。
来源:视觉中国
唯有改革
建立在市场上的义乌,绕不开的就是服务业。
2021年,义乌的第三产业增加值1151.4亿元,撑起了义乌全市经济总量的66.5%。义乌的三产依靠的就是贸易、消费的拉动。
今年初,义乌市商务局发布了一组亮眼的数据:2021年,义乌市进出口总值3903.1亿元,增长24.7%,增速超过全省2.3%,超全国3.3%。其中出口总额连续两年创历史新高,2021年突破3600亿元,出口总量和增量均位列全省第一。
疫情反复,国内外竞争加剧、海运费暴涨……外贸形势依旧严峻的背景下,如何稳住基本盘,拓展新市场?“吃改革饭长大”的义乌明白,只有在改革创新中才能找到发展的秘诀。
此前,义乌于全国首创的“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曾为该市出口贸易快速增长立下汗马功劳,更为全国专业批发市场国际化开创了新模式。但随着该模式在全国31座城市大量复制推广,义乌先发优势减弱。
“破旧才能立新,义乌要发展必须大胆改革。”义乌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涌金君,2021年义乌决心打破旧有交易模式,依托数字化改革打造市场采购2.0版,推动市场采购贸易链、监管链、价值链全面升级。
尤其加入自贸区以来,义乌新型国际贸易格局也在加速构建,改革、开放双轮驱动。基于自贸区,义乌首创出口退税备案单证数字化管理,每年可为企业节省成本超亿元;创新“市场采购+一般贸易”拼箱业务,预包装食品出口监管模式获全国推广;实现外籍商友卡“一卡通”。
如今的义乌,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约占全国的1/40,义新欧班列发运量占全国的1/10,从基本的跨境采购到国际物流、金融产品等新型服务,跨境产业链日趋完善。
此外,“夜间经济”、“首店经济”,一个个新名词在义乌迸发,不断激发义乌的消费潜力。仅在2021年春节期间,义乌就累计向38.28万留义过年人员发放消费券1.9亿元,核销率高达88%,直接拉动消费4.9亿元,全年实施促消费系列举措,拉动消费超26亿元。
2021年,义乌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3.7亿元,同比增长9.2%,首次跨上千亿新台阶。
这些,都是义乌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