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项目主要布局在内蒙古、宁夏、新疆、青海、甘肃等沙漠、戈壁、荒漠的主要分布地。有关部门更是表示,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风电光伏基地建设要按周调度、按月监测,督促相关省份加快推动项目“能开尽开”,同时建立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接网工程审批的“绿色通道”,确保大基地项目“能并尽并”。
6月2日,我国距离最长光伏灌溉治沙工程——塔里木油田沙漠公路“零碳”示范工程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建成投产。图/IC photo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事实上,在光伏领域,我国属于后来居上。从传统的光伏发电设备加工制造到依靠科技创新发展单晶硅技术,我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光伏发电产业链。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我国从光伏发电产业的落后国家,变成光伏发电产业领域的领头羊。但是,我国不会满足在光伏发电产业领域成为单纯的设备制造商。
在沙漠戈壁地区建设大型光伏发电产业基地,是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我国利用光伏技术优势赋能新能源产业,改变能源结构的有效方式。更重要的是,这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据报道,腾格里沙漠3GW新能源基地光伏复合项目建成后,每年发电量将达到约57.8亿千瓦时,实现营业收入1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500个,每年可节约192万吨标准煤。根据估算,“宁电入湘”工程更是会带动宁夏新能源上下游制造产业投资1000亿元、新能源发电投资1000亿元,电网配套设施投入1000亿元。
清洁能源是宁夏目前重点发展的九个产业之一。根据当地“十四五”时期规划,新能源规模翻一番,达到5000万千瓦以上。截至2021年底,宁夏全区新能源装机达到了2839万千瓦,占全区电力总装机的46%,发电量达到了464亿千万时,占全区总发电量的23.3%,宁夏人民每用4度电,就有1度来自于新能源。
根据宁夏、湖南2月20日签订的能源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共同推进“一线一园一基地”建设。
“一线”即宁夏至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一园”即新能源装备制造和光伏产业示范园,“一基地”即在宁夏建设湖南新能源和配套能源产业基地,形成规模较大、上下游配套完整的“风光储一体化”清洁能源及新能源装备产业链。
在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宁夏的外贸规模小,消费增长缓慢,以新能源培育新产业,能帮助宁夏换取新发展、提升新优势。
目前,位于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的“一园一基地”已签约湘投控股、五凌电力、中车等湖南企业,项目总投资191亿元,其中制造业项目投资70亿元,预计产值超过300亿元,可实现新增就业岗位5000个,税收23亿元。
除了经济发展,沙漠风电光伏产业还能成为继造林治沙、沙障压沙之后的第三种治沙模式。
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号称我国第七大沙漠的库布齐沙漠里,有一座经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的“世界上最大的光伏板图形电站”——骏马电站。这座电站已累计输出绿电23.12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省标准煤7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5万吨。同时,该项目采用“林光互补”模式,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推动沙漠生态治理已累计治沙1.6万亩。
我国光照资源最好的地区,除西藏以外,其他绝大部分都位于“三北”地区。尤其西北地区是我国沙漠、戈壁、荒漠分布的主要区域。国家公布的“十四五”时期九大清洁能源基地里,新疆、黄河上游、河西走廊和黄河几字湾四个清洁能源基地内,均包含有大量的沙漠、戈壁、荒漠化土地。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较慢,且生态压力较大。
无疑,沙漠风电光伏产业的导入,正在成为这些地区发展的新路径。
特约撰稿人 / 谢良兵(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院长)
编辑 / 李潇潇
校对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