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杨老师遗憾的是,这封信是在前一个时期写的,之后没有留下很多信,家人也没有记住更多的线索。今天,一张照片和一封信成为杨来福寻亲的唯一线索。信中地址现由新京报记者根据信封提示来到“罗竹心胡同”,发现宣武区罗竹心胡同已于1965年更名为西城区罗竹心胡同。
p3-sign.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SQPvgsCDRpmGAg?_iz=31825&from=ar;x-expires=1701509438&x-signature=WQ3d7plpYIoynsFUunuFvuEN5Y4%3D&index=3" width="640" height="480"/>腊竹胡同介绍牌。新京报记者 汪畅 摄
胡同口有一个北京市西城区天桥街道制的介绍牌,上面显示,“腊竹胡同位于西城区东部,辖域西北部,虎坊路以东,东西走向为主。”据介绍,《光绪顺天府志》载有腊竹芯胡同。据传巷内曾多有做蜡烛芯为生的居民,故名。1965年,蜡竹芯胡同改名为腊竹胡同,如今胡同内主要为居民住宅。
3月1日下午,新京报记者走访发现,“腊竹芯胡同甲41号”现已不复存在,只有“腊竹胡同41号”的门牌。四位现居住于腊竹胡同41号的居民均表示,此处没有名叫“杨光福、杨建中”的人,“我们这儿唯一一位上了岁数的老人姓李。”
腊竹胡同一位60多岁的王姓居民称,上世纪60年代前,还曾有“腊竹芯胡同甲41号”的存在,但他不知道所住何人,现在是“腊竹胡同48号”。
“腊竹芯胡同甲41号”现为“腊竹胡同48号”。新京报记者 汪畅 摄
现居住在腊竹胡同48号的寇姓住户表示,并不知道这里有杨姓居民,“我打小就住这儿,没有你说的这人。但我知道,这儿的房子,以前是单号,后来改成双号的。”
新京报记者来到该胡同所在的天桥街道永安路社区,社区工作人员表示,这里没有“杨光福、杨建中”二人,“搬家了、卖房了,有太多种可能了”。社区工作人员帮忙联络了胡同内多名杨姓老人,但均表示不认识杨兆庆一家人。
天桥街道永安路社区地形图。新京报记者 汪畅 摄
“怕他们找不到回家的路”
杨来福常常挂念着杨兆庆一家的近况,他想知道,为什么他们之后再没有回老家探亲,是否出现了什么变故。杨先生说,“因为那时候他们的孩子都挺大了,即使是行政区划变了,他们也知道老家是山东省潍坊市的。我父亲也特别想弄明白这个事情。”
随着年岁增长,杨来福提起堂伯一家人的次数更多了。除了堂伯,杨来福还总是提到堂哥杨光福,他们的名字相似,“光福从小学习就非常好,能写一手好字。孩子们都愿意跟着光福玩儿,在小朋友中很有威信,是孩子王。”
为了满足父亲的心愿,杨先生曾在北京市公安局官方网站查询了与杨光福、杨建中同名的人。发现在北京市区与杨光福同名的有4人,与杨建中同名的有118人。
但依然无法联络上他们本人。2020年,杨来福一家人曾想前往北京寻亲,但疫情打乱了计划。于是,杨先生开始在社交平台发布寻亲启示。2020年9月,他发布了寻亲短视频,截至目前,已获得1.6万个赞。杨先生表示,网友非常热心,有给他出主意的,有鼓励他的,也有对老人进行安慰的,“我都一一给他们回了私信。我觉得特别温暖,非常感谢他们。”
杨先生抖音寻亲。软件截图
2020年的小年,杨来福的孙子躺在床上午休,听到隔壁传来爷爷的哭声。家人一问才知,原来又是想到了下落不明的亲人。如今,村庄拆迁在即,杨来福想找到亲人的心更迫切了,“怕他们想要探亲,却找不到回家的路。”
2021年3月1日,杨先生告诉新京报记者,通过网络和媒体发布寻亲信息后,现已找到一个和杨兆庆的儿子情况相近的老人,目前正在接触中。
如果疫情过去,仍没有找到亲人,杨先生将带着父亲来北京寻人。听父亲提得多了,杨先生也对大爷爷产生了好奇,“我父亲经常说,大爷爷很有能力,阅历丰富,他的孩子也都特别优秀。我也一直期望着,假如有一天能见一见那就好了。”
“无论结果如何,都想了却老人的心愿。”杨先生说,现在一家人最大的心愿就是,“想让他们知道他们的祖辈在什么地方生活,他们的老家在哪儿,也希望他们常回来看看。”
新京报记者 汪畅 实习生 毕卿
编辑 刘倩
校对 柳宝庆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