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不断加强,现有省级文保单位9处、县保41处,省级非遗名录3个、市级20个、县级91个。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史志馆、纪念馆免费对公众和特定人群开放。旅游扶贫景区带片、景点带村、企业带户、服务带人,带动贫困户2万人依托旅游创业就业,实现增收。
围绕“全局”,拓展品牌影响。石泉县每年投入800万元,推广营销“秦巴水乡·石泉十美”县域旅游形象品牌。与《新华网》《中国旅游报》等40家主流媒体建立推广联盟。县长亲任旅游形象大使在中宣部《中国推介》栏目向全球推介“秦巴水乡·石泉十美”。央视《记住乡愁》栏目播出《石泉老街——古风厚道》,并通过固化四季旅游节庆活动以及组织网红达人等创新品牌推广营销。
示范让石泉务实地走出了一条“依托青山绿水,实现富民强县”之路,为高质量发展找到了路径。示范构建出融合发展大格局,农旅融合的成效成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实现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促进了县域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连续3年全县旅游接待人次及综合收入始终保持20%以上增速,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增长至24.87%,三次产业结构由2016年的9.7:66.3:24优化至2020年的12.9:45.6:41.5。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全县旅游接待人次和综合收入仍分别达到2019年同期的90%和85%,带动旅游商品和农产品销售3.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6年的12.6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29.7亿元,成为推动经济恢复性增长的强大引擎和重要支撑。示范同时促进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全面提升,书记民情“三本账”的示范做法分别在新华社《内部参考》和陕西省内主流媒体刊载报道,成为全国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典型案例,并在全省推广。示范改变了城乡基础设施条件,交通围绕旅游转的实践成为全国示范典型。
创新亮点,一是体制机制创新。实行“党政统筹、‘一把手’工程、‘一盘棋’推进”的领导体制,形成了县党政“一把手”主导、县政协“一把手”主抓、部门及各镇“一把手”主力的推进落实机制。二是政策措施创新。出台并落实“点状供地”旅游项目灵活用地、旅游投融资、旅游人才招引、奖励激励促进发展等政策,有效破解了旅游用地、资金短缺、人才匮乏等瓶颈问题。三是旅游扶贫创新。大力实施旅游扶贫富民工程,将贫困群众镶嵌在旅游产业链上,创新“景区带片、景点带村、企业带户、服务带人”的旅游“四带”模式,走出了一条旅游脱贫、致富惠民的新路子。四是安全秩序创新。推行“游长”负责制,明确县长、局长(镇长)为“游长”,负责对区域景区景点、江湖河流、固定场所等实施常态化管理。推行游客“三本账”,将县、镇党委书记民情“三本账”拓展延伸到旅游系统,建立书记游客“三本账”(意见建议、利益诉求、投诉举报),及时回应游客关切、随时维护游客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