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把“留余忌贪”奉为圭臬,既不迷恋物质财富,也不沽名钓誉。元仁宗延祐七年(1320年),王都中任饶州路(在今江西省鄱阳县)总管,严格依法办事,严厉制止征税乱象,老百姓十分感激。番阳(今鄱阳)县有人给他送一茎两穗的麦子、有人给他献一茎六穗的稻谷做纪念,他却说:“你们应该感谢圣上的恩德,这些好兆头,绝不是我的功劳,不是我这个当臣子的能接受的!”随后,他就将这些祥瑞礼物转献给朝廷。纵观其四十多年的宦海生涯,他除了元世祖赏赐的农田和一处住宅外,从来没有为自己增加过一厘田地,也没有为自己的住宅更换过一根桁椽。所得俸禄,除了维持家人生活开支,节余部分都送给了生活困难的亲戚。《元史》中对王都中的评价是“不增一疃,不易一椽,其清白之操,得于家传。”
历经百年积淀,霞浦王家形成了厚重的“留余”家风。在这一家风的熏陶下,其子孙后代大多能克己修身、忠厚向善,书写了不少精彩人生故事。
在历史的沧桑变迁中,王伯大的后代自元朝后期,就如蒲公英的种子一样,从霞浦飘向全国,带着“留余”家风落地生根。
王纯忠,是王伯大家族在牙城镇牙城村的后裔,民国时期,曾任柘荣县县长。受“留余”家训的熏陶,他任县长时,以减轻赋税、少征劳役等维护民生的政令践行“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的祖训,受到柘荣老百姓的爱戴。辞官回乡后,他看到牙城小学堂自开办以来,一直借用民房上课,学生多,校舍紧张,便用自家一块旱涝保收的水浇田置换了城里的一块土地,无偿捐出作为建校用地。
“留余”的家风,不仅影响着王伯大的直系后代,也对整个霞浦王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清末民国初期著名的茶商王霄九,是霞浦王家的后人。受“留余”家风的影响,王霄九在福州经营茶叶生意时,坚持不取暴利而是走薄利多销的路子,经过十数年的努力,王霄九成为福州有名的商人。在经商中“留余”让利,在生活中也是宽以待人。有一次,王霄九的两家邻居建房子时,因用谁家的地作通道发生争执,闹到了要诉讼公堂的地步。他知道情况后,不仅好心相劝,还主动将自己房屋旁的一块空地划给这两家人,解决了通道用地问题。他对两家邻居说,“祖训教育我们,凡事不要做尽做绝,说话也不要说得太满,福德才能泽及后人。”此后,王霄九的邻里之间再未出现过大的纷争。
王伯大的“留余”家训,不但成为霞浦王家修身齐家的重要思想,在全国各地也影响深远。河南省巩义市康百万庄园的先祖将王伯大的《四留铭》做成匾额,高挂在庄园的大堂上,以此来召训和教育家族后人。江苏省苏州市潘氏家族、吴江区同里镇王氏家族、广东省梅州市梅城张氏家族也都奉留余、留耕思想为族训。
家规全文
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
释义:留有余地,不把技巧使尽以还给造物主;留有余地,不把俸禄得尽以还给朝廷;留有余地,不把财物占尽以还给老百姓;留有余地,不把福份享尽以留给后代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