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3 技术突破 赤岸生蚝人工育苗成功
赤岸蚝养殖产业兴旺的背后,也面临着一项技术难题急需解决。
“赤岸蚝苗完全依托外地供给,没有自主繁育的蚝苗,就没有赤岸蚝产业发展的未来。”据惠东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张剑涛介绍,赤岸蚝的学名叫做近江牡蛎,是我国沿海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牡蛎种类,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它被喻为“生态系统工程师”,其能够建造复杂的生物礁结构(牡蛎礁),修复沿海生态环境。
目前,近江牡蛎在广东珠海、阳江,广西北海、钦州均有养殖。相比较下,惠东赤岸蚝的产业占比很小,且蚝苗完全依靠以上地区供给。
一般来说,在第二年4—5月生蚝采收后,赤岸蚝农会从珠海、广西等地采购下一批蚝苗,购买的蚝苗往往是两年蚝龄的中蚝,通过育肥再销售的养殖模式,仅用一年时间便可上市。然而,这种养殖方式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
“蚝苗占整个养殖成本的65%左右,蚝苗价格还在逐年上升。”张剑涛谈到,随着海洋环境的日益变化,在盛产蚝苗的沿海,蚝苗产量一年比一年少,蚝苗价格一年比一年贵,“如果不用外地蚝苗,通过天然方式的采苗则会受水质指标和杂贝附着影响,降低生蚝产量及质量。”
面对日益加剧的苗种紧缺困境,人工繁育蚝苗成为打破困局的金钥匙。然而,受制于水温、酸碱度、比重,甚至光照等多种环境因素影响,蚝的人工繁育技术进展缓慢,在国内学术界也鲜有报道。
为了破解育苗难题,从今年3月开始,惠东水产技术推广站合作开启了研究工作。试验记录显示:5月,挑选的优质大蚝接受催产繁育;6月,蚝苗幼体基本附着;7月,蚝苗分点投放到考洲洋海区试验吊养。
近日,记者随技术人员来到考洲洋试养点看到,经过3个月的海水吊养,人工繁育的蚝苗已长大到手指长度,且密度均匀,规格统一。“从当前状态来看,人工蚝苗育种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张剑涛表示,此次试验的成功,弥补了赤岸蚝苗繁育试验的空白,为解决赤岸蚝苗品种不纯、受制于人等问题找到了出路。
目前,惠州市第一家人工蚝苗供应公司——吉泰蚝苗培育基地有限公司成立,根据计划,该公司明年将把人工繁育蚝苗技术投入生产,届时蚝苗供应能力可达到200万条,可供应赤岸村约三分之一的生蚝养殖需求。
■延伸
考洲洋美丽海湾建设竣工验收
红树林滩涂、鹭鸟纷飞、玄武石海滩、纯天然的海岸线……考洲洋拥有着干净、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而随着赤岸蚝声名远扬,在美食与美景的双重诱惑下,越来越多来自珠三角的摄影爱好者、吃货来到赤岸村旅游。
前不久,考洲洋美丽海湾建设项目完成竣工验收。考洲洋美丽海湾的建成,对赤岸村乃至惠东稔平半岛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言而喻的作用。
考洲洋被誉为稔平半岛之“心”、惠州“城市之肾”。然而,此前的无序开发,令考洲洋区域内红树林生长空间被压缩,并一度陷入萎缩退化的险境,鸟类、底栖生物的栖息环境遭到破坏,引起了该区域红树林生态系统功能的退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下降。
为恢复考洲洋生态的良性循环,惠州市于2017年起组织实施了“考洲洋——罂公洲至赤岸区域海岸带整治及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即“考洲洋美丽海湾建设项目”,共筹集到省市级扶持资金超过9000万元。
历经两年时间打造后,如今的考洲洋海湾实现了大变身。3000余亩的滩涂海岸、800万株红树、2600平方米景观栈道、500平方米观景平台以及生态观光及科普长廊、观鸟亭等景观设施一应俱全,又一处错落有致、层次丰富的红树林湿地景观打卡点诞生。
据了解,考洲洋美丽海湾项目的建成,不仅实现了考洲洋核心保护区、生态修复区、生产作业区、科普体验区、旅游配套区以及现状居民生活区等六大功能区的协调发展,对带动当地群众的生产方式由单一传统水产养殖向生态效益型养殖、体验式休闲旅游、相关服务业等多元化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观察眼
深挖乡村特色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也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赤岸村的生蚝产业便是最好的证明。
对于农民来说,产业兴旺带来的直接意义,便是解决就业和收入两大难题。尽管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人离开农村,到城市里去谋生。但是,农业及其相关产业,仍然是遥遥领先的最大就业部门和民生工程。
从赤岸蚝产业的发展背景及历程来看,赤岸村的产业繁荣既存在偶然因素,也深藏必然结果。考洲洋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是赤岸蚝产业发展的先天优势,但在养殖技术改良、育苗技术突破、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及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多重并举下,体现出了该村不断深挖和发扬村庄特色的必然结果。
当前,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措施。作为珠三角地区传统农业大市的惠州,县域多、幅员广、资源丰富,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有着良好的基础,如镇隆荔枝、柏塘山茶、龙门大米、铁涌马铃薯等,各地产业特色鲜明,均具备做强做大的潜质,因地制宜做好产业兴旺“特”字文章极具现实意义。
然而,受制于各方面资源及乡村振兴发展思路的欠缺,惠州许多乡村特色并未被深刻挖掘,特而不强、聚而不合、精而不美仍是普遍现象,“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产业格局并未完全形成。
笔者认为,依托现有乡村特色产品基地,应进一步加大对资金、技术、人才、信息、设施等资源引导聚集力度,推进政策集成、要素集聚、功能集合、企业集中,为乡村产业振兴的特色化发展释放更多空间,让农业真正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出处: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