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东亚文化之都。
政府合力 探索一个模式
于郭存勇而言,一切都是幸运的。在寻根传统文化的路途上,他遇到了“伯乐”。2015年七八月间,雨花区有关部门在一次调研中了解到了非遗馆。知悉了郭存勇夫妇的故事后,便向雨花区委、区政府做了汇报。
雨花区委、区政府与郭存勇的“初心”有着强烈的共鸣。尽管非遗保护开发目前仍是无法盈利的冷门行业,冷门到“郭存勇夫妇几乎每年都要亏损数千万元”,但重视文创产业的雨花区慧眼识珠,决心与郭存勇合力,续写他的“非遗梦”。
时不我待!雨花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很快,在这里成立了非遗工作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的推动下,当年就以非遗专场的形式让非遗馆在世人面前频频亮相,让更多人把目光投向了这里。
2016年初,雨花区特色街道建设指挥部在这里成立。雨花区高起点谋划,筹备以雨花非遗馆为中心,在红星商圈卉园路、杉木冲路扩展,以传统的非遗流通产业和德思勤城市广场现代服务业呼应,建设湖南首个非遗文化特色产业街区,规划面积1.66平方公里,预计总投资2亿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5000多万元。
不仅如此,雨花区还致力于打造全国新非遗文化地标,中国独一无二的集产业、旅游、宣传、教育四大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旅游景点,让世界非遗在这里汇聚和绽放。
如今,“非遗”热在这里持续升温!为了持续扩大雨花“非遗”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雨花区举全区之力,开展了一系列推广活动。
2015中国·雨花非遗文化节,活动长达11天,集非遗传承、非遗文化、非遗艺术、非遗商品展示为一体,涵盖了600多种非遗产品,邀请了200多名非遗传承人进行现场演示,吸引了近6万人次的热情参与,开启了“天下非遗聚雨花”的序幕。
这场精心策划让“非遗”文化走进寻常百姓家。在这里,市民可以“吃非遗”“玩非遗”“买非遗”,零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风采神韵和独特魅力。一个中部地区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艺术街区,一个集旅游观光休闲为一体的大型文化综合体正在快速孕育。
2016年,全国文化遗产日暨浏阳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在雨花非遗馆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非遗手艺人蜂拥而至,齐聚雨花,展演了100多个非遗项目,为长沙市民奉上一道艺术“饕餮盛宴”。
紧接着,“非遗”又走进了农博会,走进校园,越来越具人气,越来越有生命力。在3年的培育过程中,雨花非遗馆由政府主导,逐步形成“传承与市场”“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展示与体验”四个结合的模式,让老手艺重焕生机,也让雨花非遗馆成了长沙文化新地标。2016年,雨花非遗馆产生的交易额在8000万元左右。
在寻根传统文化,保护民族之魂的道路上,雨花区一边摸索,一边向前。雨花区将非遗民俗艺术特色街区定位于国家非遗产业中心、全国非遗产品展示中心、长沙市非遗文化创意总部基地、雨花区文化休闲娱乐中心区、全国非遗文化宣传中心、国际非遗文化交易中心。
带着这样一份责任、揣着这样一份情怀、执着这样一份梦想,雨花区瞄准非遗创意新品牌、产业升级新平台、城区提质新典型、民俗艺术街区的契机,致力于把“非遗”民俗艺术特色街区打造成红星商圈的一颗璀璨明珠。
打造这一街区,雨花区政府致力于以“一点两线”方式,规划非遗馆+周边辐射200-300米核心区,建立西至万芙路,东至韶山路,南至时代阳光大道,北至湘府路,共计2公里范围规划区,并致力于搭建1万平方米“雨花非遗民俗艺术街区”博物馆。此外,雨花区计划建立非遗演绎区、舞台区、演绎展示区、夜市及庙会、停车场及公共设施配套,真正诠释了“高标准打造”的涵义。
目前,雨花区正在进一步完善街区的整体规划和设计,规划业态分布,甄选长沙市、湖南省、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非遗”名录,致力将雨花“非遗”文化艺术特色街区打造成世界非遗文化的集聚平台、展示窗口。目前,街区建设也已列入2017年长沙市重点文化项目,成为长沙市打造东亚文化之都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色街内景(设计效果图)
非遗馆东南面效果图
(本版图片均由雨花区非遗馆提供)
“输血”变“造血” 乐活众传人
要激活“非遗”这一池春水,必须让非遗技艺及作品改良进入市场化运作,让“非遗”手艺人有切实的获得感,方能让他们自愿“守艺”,从而推动整个非遗产业的良性发展。
可喜的是,雨花非遗馆做到了。著名的“洪氏一刀剪”技艺传人洪源,是最早一批入驻非遗馆的手艺人。年逾古稀的他是株洲攸县人,家族世代从事“一刀剪”。洪源十多岁便跟随父亲学习技艺,练就一手好本领。他不仅可以从前面一刀剪出数个汉字,而且也能够从背后一刀剪出数个汉字。如此绝技,常常让观赏人拍手称奇。
尽管剪出的汉字美观大方,然而在洪源的老家,这门绝技却难觅市场。在生活难以为继的状况下,洪源于几年前来到长沙打拼。可惜知音难觅,洪源几乎要“铩羽而归”。
2014年8月间,洪源的情况为郭存勇夫妇所了解。郭氏夫妇顺势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可是,洪源“干巴巴”的口袋里竟然连路费也掏不出来。郭存勇立即拍板承诺,夫妇俩不仅给他路费钱,还免费提供给他30平方米的店面。
两年多的坚守,洪源的“一刀剪”赢得越来越多人认同的同时,他的腰包也渐渐鼓了起来。如今洪源的月收入赶上了小白领,达到上万元。在能人聚集的非遗馆内,洪源与非遗传人相互切磋,你追我赶,技法愈加纯熟。
起初30平方米的门店也渐渐扩大到现在的100多平方米。尽管如此,郭存勇夫妇仍没有收取洪源一分钱的租金。类似洪源这样的例子,在雨花非遗馆内不胜枚举,随处可觅。
无独有偶,家族四代从事泥书技艺的邵东人刘上四,拥有一项常人难有的绝活——用泥巴和桐油做原料写字。这种泥书字体优美,而且牢固,据说百年不掉。过去,凭借这门好手艺,刘上四的祖辈给祠堂写字做匾,生意还算不错,日子也还过得红火。后来祠堂逐渐消失,刘上四的生意也是每况愈下。为了维持生计,10多年前,刘上四不得已改行在当地开门面卖漆。
得知这一情况,郭存勇赶到邵东,邀请刘上四来长沙继续泥书创作。哪知,刘上四竟无动于衷。郭存勇夫妇“三顾茅庐”,可谓苦口婆心,终于劝动了他。或许仍然怀揣着对泥书的难舍情结,刘上四最终放弃老家的生意,来到了非遗馆。
当传统行业重焕生机,接踵而至的,何止是老一辈的传统手艺人。在雨花非遗馆,新一代的“80后”、“90后”也纷纷涌入。在一家从事蜜蜡雕刻的小店,七八个店员全是年轻面孔。3年前,这群年轻人从蒙古草原,跨越大半个中国,来到雨花非遗馆。凭借着精湛的琥珀雕刻技艺,这家小店通过线上线下销售相结合的方式,很快打开市场。在店面由1家扩张到3家的同时,每月销售额也陡增至100多万元。
如今,雨花非遗馆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已入驻签约的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传承人200多位,非遗项目300多个。整个市场人气渐长,主动要求入驻的商家和传统手艺人纷至沓来。
“花大量的精力去保护,还不如花大量的精力去培育市场,让手艺人尝到甜头,他们便会主动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郭存勇说,为了保护而保护,其意义不大,一味地“输血”性保护,效果远不及“造血”性的培育整个“非遗”市场。
来源 | 湖南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