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9年之后的2012年我们在夏威夷再见老朋友福吉,他已经是带着学生们来开会的副教授,他慎重地亮明身份,请我们在他学生面前多尊重他。就在当年,他成为大阪大学的正教授。为他高兴,媳妇终于熬成婆了!
儿子在麻省理工的日裔同学特德,本科毕业后此时正按计划在日本工作一年,我们一行三人与特德相约在京都火车站聚会,四人共进晚餐。记得那是我第一次见到餐馆橱窗里栩栩如生的菜式样品,我们吃的是中餐,味道较重的炒饭之类的菜式。饭后福吉和我们告别回了家。特德则陪我们到旅店聊了几天才告别,乘火车返回他在东京附近的住地。
1月11号晚我们在京都下榻的旅店叫Hotel Station Kyoto,住宿费含早餐。我们首次体验了日式旅店:卧室里草席铺地,室内有矮桌、无腿靠背椅及电视电话,因为没有其它家具而显得房间较宽大,壁柜里藏有日式睡衣、被褥枕头。如同穿越回1960年代的中国,一条灯绳从屋顶垂悬下来,晚上开灯灭灯必须探身伸手去够。第二天,我们在酒店餐厅享用日式早餐,各色各式小陶器中盛着精巧的食品 – 咸菜、米饭、鱼肉及汤,份量计划得很好,恰能不饿但不富裕。
第二天一早,我们遊玩了建在音羽山上的清水寺。清水寺因寺中清水而得名, 这个名叫音羽的瀑布,流水清浊,终年不绝,其泉分为三个部分,据说分别有长寿、智慧、健康之功效,可预防疾病及灾厄,位于日本十大清泉之首。清水寺始建于公元778年,供奉千手观音,朝拜者众多。它占地面积达13万平方米,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曾数次被烧毁并重建,本堂前从谷底由139根立柱支撑悬空的木台,宛如硕大的舞台,因之称为 “清水舞台”。山谷四周绿树环抱,春季时樱花烂漫,是京都的赏樱名所之一,秋季时红枫飒爽,又是赏枫胜地。记得寺内还有个土地庙,寻求美满婚姻及求子的男女们在此烧香叩拜。.
离开清水寺,顺路访问了存放普通日本逝去灵魂的“八坂神社”,摇动长绳听钟声长鸣。
马不停蹄,我们又参观了与清水寺相邻不远、位于京都东山灵山之麓的日本名刹高台寺。日本战国时期的著名武将丰臣秀吉(1536-1598)病逝后,夫人北政所(1548-1624)出家,号高台院湖月尼,为祈祷其夫冥福、安养修佛,建院于庆长十一年(1606,明神宗34)。1624年北政所去世,此地迎请建仁寺高僧三江绍益开山住持,改称高台寺。古寺造寺期间,已经击败丰臣家族部属的德川家康取得了武将最为憧憬的征夷大将军的称号,为收买人心,笼络丰臣秀吉旧部,稳定政局,德川家康给予了大量的财力援助,才使高台寺有了今天的规模。寺内的主建筑有开山堂、灵屋(内有丰臣秀吉夫妇的牌位及塑像)、沿起伏山脊而建的卧龙廊和廊中的观月台,它们全为仿唐建筑,与中国寺院建筑不同的是他们不在同一条中轴线上,而是象棋子一样散布开来。伞亭、时雨亭、遗芳庵则是典型的日本建筑。登上灵屋右侧的山头放眼望去,中日建筑各显其趣。
其实我们最想去的地方是岚山,经一位在高台寺打工的中国留学生指点,从高台寺乘公交车直达,我们兴奋地赶到了岚山公园。岚山脚下一片野地四周无人,好不容易等到一位路人,请他为我们在一座“日中不再战”的石碑前留影。记得1972年中日建交时,我正好从下乡的农村回家,与父亲一起观看黑白小电视,父亲说他看见太阳旗心里不舒服,因为当年这旗子就是侵掠和屠杀的象征,对于经历过那个苦难年代的人民和抗战老兵,伤痛刻骨铭心,后人也不应忘怀。冥冥之中与老父神交,父亲们怎能想到,两个抗日老兵的后代,在抗战胜利58年之后,竟从当年的 “同盟国 ”来到“敌国”,在反战石碑前合影。
岚山下有一条小溪,一群男孩子正赤膊戏水 ,那是他们成人节的洗礼,他们练体魄练心智,是和平建设的幸福一代。在公园服务处,我们得到一张标有周恩来纪念碑的地图,匆匆上山。一方设有供人歇息座椅的空地上,矗立着一块白色巨石,上面刻着周恩来青年时代留学日本时所写诗歌,“雨中遊岚山”,使人浮想青年恩来在此行遊的一幕。白石另一面刻着捐修单位、个人的名字,国家及人民的和平友好相处,原本是人类共同的心声。沿山路漫步,路边的翠竹遮天蔽日,在晚风中飒飒作响。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