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黄瓜小镇顾名思义,就是以“黄瓜”为主导产业的又一主题小镇,位于县城西北10公里处,1109人,268户,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种植大棚黄瓜,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最近几年该村按照“依托小镇文化,建设美丽乡村”的发展思路,围绕黄瓜主题,挖掘黄瓜文化,建设了黄瓜大学、黄瓜博物馆、黄瓜酒坊、黄瓜食府、黄瓜美容院和体验式黄瓜主题公园,打造可吃、可买、可看、可游的商业业态化的黄瓜小镇。“食、色,性也”,我们当天到达小镇的第一个任务便是品尝当地最负盛名的“黄瓜宴”。吃饭的地点位于村里一处普通的农家小院,与喧嚣的城市隔离。院墙上随处可见可爱的黄瓜涂鸦,院内摆放着盆盆肆意开放的秋菊,简单朴素又充满艺术趣味的环境让我们对接下来的重头戏“黄瓜宴”更充满期待。黄瓜皮,黄瓜炒木耳,黄瓜杏仁汤,黄瓜春卷,黄瓜包子,黄瓜酒……尽管之前略有耳闻想象过黄瓜有很多吃法,但当这份精美的文化大餐真实的呈现于面前时确实大开眼界。对来自于城市平时习惯大鱼大肉的我们来说这样的清茶淡饭更显珍贵,整顿饭下来没有丝毫油腻的感觉,清爽可口,令人回味。“黄瓜宴”结束后,工作人员又贴心的为我们安排了参观黄瓜博物馆、黄瓜嘉年华,短短一下午的时间一场视觉、听觉、触觉、味觉融为一体的饕餮盛宴应运而生。小镇虽小,食材不多,但透过产业特色和文化内涵,我们读出了他们自己的故事。
黑小麦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除了地理环境、气候变化等客观条件的作用,人们对食物的选择可以反映出不同地区人性格的差异性,我认为其中对主食的选择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主食——粮食型食品,是传统餐桌上的主要食物,人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无论是过去现在、城市乡村,我们的每一餐都离不开米饭,面食或者其他谷类、薯类制品。就像通常说的南方吃米,北方吃面,提及水田的稻米会想到南方人的温润婉约,提及耐寒的小麦会想到北方人的独立坚韧,个人觉得这虽是一个大范围的概念,但确实能反映出相同地区的人会有一定程度的性格趋同。馆陶作为华北平原上典型的产粮小城,一直以玉米,小麦粮食作物为主产业。即使现在的馆陶不断发展文化产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农业仍然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我们之前欣赏、品尝的黄瓜、羊洋花木只能算做农业的副产品,真正的农业载体是粮食,是馆陶特产其貌不扬的黑小麦。
对于我们这些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大学生而言,主食无外乎是精米白面等细粮食物。所以当我们第一次看到饭桌上黑兮兮的馒头花卷时,大家是震惊的,一方面不知道他们到底是怎样的存在,另一方面联想到自己日常所吃的色香味俱全的主食,它实在是令人觉得难以下咽,甚至带着一点嫌弃之情。回到宾馆休息后我百度了相关信息才得知这是由当地的特色食物“黑小麦”所做。与我们熟知北方耐旱抗冻的普通小麦相比,黑小麦是采用不同育种手段而培育出的特用型优质小麦品种,简单的说他具有更加耐寒抗冻、抗干热风的特性,营养价值也更高。第二天的饭桌上我试着品尝了“色相不佳”的黑馒头,发现它的口感比一般小麦香,更具有嚼劲。最奇妙的是在品尝过程中他会带给你特有的身份感和认同感,是其他食物无法比较的,仿佛置身于田间地头的我们也成为了当地的一员。当粮食内化做农民的生命时,馆陶人就像他们赖以生存的黑小麦一样,不需要华丽辞藻的修饰,埋头实干自会吸引旁人的目光,自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华北平原上的馆陶。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走进馆陶,接触了当地形形色色的商户,村民,工作人员,领导班子,发现此时此地正是中国社会发展变迁的一个缩影,温饱不再成为问题,我们也无需像央视记者那样直接发问“你幸福吗?”,因为美好愿望是要落实到实践中的,当我们一行人看到村民脸上掩盖不住的笑容和介绍时骄傲的神情一切都不言而喻了。
结 语
游记写到最后,按照我小学语文老师的要求是一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实现感情的升华这才能称得上是一篇好游记。那我也不能免俗的谈谈乡愁吧,实际上在我写下这篇文章的过程中不止一次联想到自己的家乡,与之相比,馆陶是幸运的,因为他已经走上了一条美丽发展的道路,找回了乡村具有的活力。而我的家乡一座隐藏在东北老工业基地背景下日渐衰落的小县城,正面临着人才流失,环境污染,原有企业创新不足,新兴产业方兴未已的尴尬局面,所以我更加钦佩那群受过高等学校教育回来的人,他们为家乡做出的努力证明了新农村建设的可行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远在外读书的我期待这股燎原之势可以遍及中华大地,“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希望有一天人们也会从我的口中听到我那美丽而可爱的家乡。
小编有话说
馆陶县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对美丽乡村的调查研究,同时,各大院校也纷纷在馆陶特色小镇设立实践基地。他们来到馆陶,了解小镇建设的产业模式、理念与思路,也为小镇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理念,双方在思想的碰撞中得到理念的升华。
大美馆陶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