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一分记者田汝艺李敬菲雷国春雨
3月18日下午,青岛市疫情防控举行记者招待会,通报莱西封锁区、控制区和预防区首次同时实现阳性感染者零。
3月19日,省政府新闻厅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通报说,青岛莱西实现了社会面动态。
3月20日下午3点30分,一个简单热烈的仪式在莱西举行。欢送来自临沂、阳光、烟台的921名抗击传染病医护人员和众多志愿者的归来。这离别有眼泪、鲜花、感动和遗憾,但更多的是充满友情。
据3月22日下午青岛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报道,截至3月21日24时,莱西累计治愈出院509人,235家工业企业复产,复原率达43.4%。
面对传染病,一滴汗水也没有浪费。
谢谢。“赖”一方很长,莱西衷心送别疫情防控志愿者。
莱西是山东疫情的缩影,七楼晚报齐鲁日记者采集了莱西战役中的几个故事,从这些“小而伟大”的退伍者身上感受到了疫情防控背后的奉献、感动和友谊。(现代战争。)
如果朝两个方向跑,我们就要回到“赖”那里去看看。
3月6日,临沂市清医疗队市领队、临沂市人民医院医疗队队长、王国郑荣大学临沂市卫生委员会选出的300名医护人员聚集在一起,前往莱西市支援当地核酸取样工作。
临沂区政府医务人员正在为莱西市民有序核酸检测
3月19日,山东省政府疫情防控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青岛莱西实现了社会面动态。3月20日在莱西工作15天后,临沂市青医疗队圆满完成了任务。“这次对我们所有医护人员来说都是难忘的经历。”王国正记得过去半个月的经历。
核酸取样、信息登记、环境消失是医务人员的日常工作。在王国正队的医务人员队伍中,核酸检测工作一般在早上7: 30、晚上7:00集合,每天在外面工作12个多小时。
“我们刚来的时候,每天采集13万多次,平均每天有10万多人。”15年来,国政首次带领医务人员支援外地。出发前有一点紧张,但他回顾了这几天的经历,说:“我为带来这样的队伍而骄傲。”队员们有的手冻得腿站不住,有的口罩在脸、鼻翼两侧出现湿疹,但没有人退缩。
13日晚上10点,莱西下了一场雨,工作了12个小时的队员刚回到宿舍,还没有来得及休息,突然接到紧急通知,要收集2000多名居民。雨夜很冷,但队员们争先恐后地报名参加任务,完成核酸检测已经是凌晨3点了。王国政说,附近居民送来了热气腾腾的饺子和水果。天气寒冷,身心疲惫,但队员们心里爆发了暖流。"我们来自两个城市,但一心一意。"
临沂市青医队员张霞印象最深的是莱西市新的阳性病例减少的那天。当天检查工作结束后,看到这个消息,她忍不住大声喊“是啊”,为自己鼓劲,张夏至今也掩饰不了当时激动的心情。“其实不是我们自己,而是这个城市开始变好,这也意味着我们支持。”
完成任务返回时,临沂区政府医务人员收到鲜花,拍下了纪念照片。
在林怡支援青医疗队的这个队里,很多人第一次到达了莱西这个城市。回来的路上离别的时候,他们收到当地市民送来的花,拍了纪念照片,对他们说:“你们真不容易。”“林感谢人们,远道来帮助我们。”
林毅清医护人员和莱西市民也有约定:“您寄了当地的旅游卡,欢迎您返回‘赖’。”疫情结束后,王国政想和他的队友们再次来到莱西,体验莱西的风土人情,登上仙族山,去看赖西湖。
没有约定就到达了抗逆“战场”,但母女相逢并不奇怪。
3月22日,刘熙结束了刘昊塔医院,支援了蕾西核酸取样任务,回到了烟台进行隔离的第二天。10多天来,刘烨与母亲孙丽萍和烟台柳永塔医院的同事们一起进行了“硬仗”。
3月5日凌晨4点左右,刘勇从烟台坐公交车到青岛莱西,给爸爸发信息。“爸爸,我去莱西了。
我要去支援。”刘喆以为爸爸在休息,没想到立刻收到爸爸的回复,“你妈妈也在。姑娘,加油!”刘喆今年23岁,在烟台毓璜顶医院手术室做护士工作快满一年了,而妈妈孙丽萍在这家医院外科门诊工作已经有30个年头。
刘喆跟妈妈孙丽萍合影
就这样,刘喆与妈妈孙丽萍分别乘坐不同的大巴车出发。
到达莱西后,医护人员集合。妈妈孙丽萍在名单上发现了女儿的名字,“其实当时没有很意外,孩子选择这个职业之后,我就告诉她,这个职业就是治病救人的,遇到事情往前走。”
刘喆从人群中看到妈妈孙丽萍正在给大家分发盒饭,便将两个沃柑递到妈妈手里。妈妈孙丽萍叮嘱她:“注意安全,再苦再累咱也要坚持。”刘喆简单回应,“妈妈,你放心吧。”刘喆将心里的很多话,藏进了两个沃柑里。
匆匆见过一面后,刘喆和妈妈孙丽萍到了不同医疗小分队中工作。
扫楼,对于孙丽萍来说是很大的挑战。“爬楼梯的时候,我的面屏都被雾气模糊成白色,什么都看不见。”穿着防护服透不过气,孙丽萍就趴在窗口透透气,然后继续往上爬楼梯。
另一边,刘喆接到任务也要负责对一个单元“扫楼”。“一个单元有5栋楼,每一栋楼是7层。我和同事需要挨家挨户给他们做核酸。”刘喆从早上6点忙到中午1点半,一直忙完才吃午饭。
在他们出发到莱西的前几日,孙丽萍的父亲刚去世。“这段时间,妈妈很难过。”这也是刘喆最担心妈妈孙丽萍的地方。每天晚上结束工作后,刘喆会跟妈妈孙丽萍打一个电话或者视频连线。“妈妈关心我更多一些,问我今天累不累,或者让我早点休息吧。”因为工作疲惫,所以这通电话往往很简洁,而母女俩会默契地“报喜不报忧”。
“我没有跟别人说起过,但其实从小到大,妈妈一直都是我的榜样,以后我能成为她这样的人就可以了。”这是刘喆选择医护行业的原因。
十几天的支援工作,也成为刘喆职业生涯中特殊的一课。在毓璜顶医院支援莱西核酸采样队这支队伍中,有150多位医护人员奋战在其中。
烟台毓璜顶医院支援莱西核酸采样队副队长赵凌燕正在为社区居民做核酸检测
烟台毓璜顶医院支援莱西核酸采样队副队长赵凌燕说,“入户采集时,我们常常需要爬楼。集体采集时,由于工作量大,医护人员就像机器人一样,胳膊不断抬起和放下。”赵凌燕有肩周炎,就贴上膏药。
随着莱西市社会面动态清零,这支队伍也顺利完成任务。赵凌燕说,“我们每个人都收到了社区的感谢信,小朋友唱歌为我们送别,我们累并感动着。”
刘喆期待着隔离结束后,与家人团聚,“爸爸应该会带着花来接我和妈妈。”
莱西蓝天救援队:我们是在守护自己的家人
莱西疫情形势持续向好,最近几天,外地驰援莱西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相继撤离,但对于莱西蓝天救援队的队员来说,他们的任务还没有结束。
22日,当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联系到队员周晓璐时,她正在忙着做后勤工作。“我们还在做消杀,一直住在营地帐篷里,我们肯定要坚持到最后。”
队员们在消杀作业
蓝天救援队是一支民间公益救援队伍,自3月4日青岛莱西疫情发生以来,他们就奔赴到了最前线,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消杀工作,营地就安置在距离莱西市第七中学直线距离约1000米的广场上。40来人的队伍,年龄最大的队员已经50多岁,而年龄最小的只有19岁。
在高强度的消杀作业中,队员们已经坚持了半个多月。作为一名后勤保障队员,周晓璐目睹了前线队员们的付出,“每天都会因为心疼他们而泪崩。”
周晓璐的丈夫就是莱西蓝天救援队队长吕海滨,因为说话声音大,队员们都叫他“大嗓门吕布”。他每天除了制定消毒计划,带队消杀,还要保障队员们的安全,吕海滨嗓子直接发炎,几度发不出声音。5岁的儿子经常向周晓璐抱怨“爸爸怎么就不能回来睡一晚,明天再去消毒,怎么就不行呢?”
作业间隙,队员短暂休息
队伍中的每个人,都有不得不离开的理由,但是每个人,都没有离开,因为他们知道,“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的背后,是每一个人的坚持——
队员王晓云家里老人生病,因老人和孩子不会在网上购药,她跟队长申请赶回村里卡点处送药,这也是她与孩子分别12天后的首次相见。“孩子见了我想抱抱我,我跟他说,妈妈身上可能有危险,等妈妈回家一定好好抱抱你。”
队员王辉和妻子都奔赴了抗疫一线,家里两个孩子无暇顾及,其中一个只能寄托在战友家,另外一个由其父母照顾。3月17日,他接到消杀任务,地点正是战友家的小区。虽然他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背着沉重的弥雾机,但刚做完核酸检测的女儿还是认出了他。女儿冲向了他,但却被他阻止了。每天奔赴在最前线,他害怕伤害到女儿。
消杀时碰到女儿,王辉想抱抱孩子但又害怕自己不安全
“在前线,他们是战士,但在平时,他们同样是孩子,是父亲,是丈夫。”周晓璐说。
“大家都牺牲很多,但我们是在帮助自己,守护自己的家人、朋友和这座城市。”吕海滨说,他们要坚持到最后,“疫情啥时候退,我们啥时候回家。”
救援队队员的手
在送别莱西志愿者的众多留言中,一位网友说:“在这个‘没有硝烟、但有生死’的战场上,所有的奔赴都将被铭记,相信下一个春天,我们能够自在畅快的呼吸、游玩。”
(文中图片均为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