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千年,古都洛阳灿烂辉煌。
“洛阳人”,“洛阳人”.在中古世界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在谈论这个城市的时候,总是不由自主地发出羡慕的赞叹。
但是,无论时间如何流逝,历史如何变化,千年前繁华的首都和千年后普通的城市,在人们心中仍然有着“古代和古典”的经典印象。
因此,在即将开始古都旅行时,洛阳必须列出其中之一。
4月下旬进入洛阳,去了不少地方,去洛阳博物馆、应天门、明堂、天堂、白马寺、洛阳古城、王城公园欣赏牡丹。但是最深的是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是今天留在洛阳的“唯一”古迹(不同意),是世界上铜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据说是古都洛阳旅行中绝对不能错过的地方。
去龙门石窟的话,历史上呈现的画会变得丰富多彩和复杂。
吴挖龙门山,鱼超越龙门的传说就发生在这里。
2300多年前的李阙战争以白起一战而闻名,2300多年前前后,李阙依然雄壮。支撑着河洛文化的一只翅膀,厚重的伊秀还在缓缓流动。
在龙门,除了举世闻名的石窟文明外,还有太多值得人们探索或摸索的古代文明。
但是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眼就能看到千年的是1400多年前的石窟艺术。龙门石窟位于古都洛阳南郊。
8478453887445c2c8e556864?from=article.detail&_iz=31825&index=10" width="640" height="427"/>这里两山对峙,伊水中流,佛光山色,风景秀丽,是宋代苏过所描绘“峥嵘两山门,共挹一水秀”的天阙奇观。
龙门石窟最早从北魏开凿,唐代达到鼎盛,终于清末,前后历经了10多个王朝,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
但与石窟有所不同的是,洛阳的龙门石窟造像多为皇家贵族所建,是比较罕见的皇家石窟。
孝文帝为冯太后凿古阳洞、兰陵王孙于万佛洞造像、李泰为长孙皇后造宾阳南洞、韦贵妃凿敬善寺、高力士为唐玄宗造无量寿佛等。
但这些皇家石窟都不及现代人对卢舍那大佛的期待与憧憬,这尊规模最大的造像也是最是令人津津乐道的一尊,相传是武则天根据自己的容貌仪态雕刻而成。
不论是艺术水平还是整体设计都是超一流的,尤其是卢舍那大佛的神秘微笑,更是被外国游客誉为“东方蒙娜丽莎”、“世界最美雕像”。
它作为龙门石窟“西山石窟”游览路线的“压轴出场“,卢舍那大佛留给我的印象实在太深刻了,直到现在仍是记忆犹新(若不是篇幅有限,我可能会像写论文那般,但这也意味着此次之旅不是一篇游记就能“结束”的)。
卢舍那大佛暂且放一边,还是让历史先回流到北魏时期吧。
四月下旬,烟雨朦胧的伊水之上,长河已不平静,回溯千年,时光来到了1400多年前北魏孝文帝年间,龙门山上传来了凿刻的声音。
北魏时期的石窟代表有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皇甫公窟、魏字洞、普泰洞、火烧洞、慈香窑、路洞等。
宾阳南洞、宾阳北洞、摩崖三佛龛、万佛洞、惠简洞、净土堂、龙花寺、极南洞以及卢舍那大佛等为唐代的石窟代表。
虽说,唐代促进了佛教的繁荣,但我个人还是比较欣赏秀骨清像。
仪态万千的北魏造像,尤其是那不可言说的深意微笑,洞悉哲理的智慧神情以及摆脱世俗的潇洒风度,在我看来实在风雅,有魏晋风度的内涵。
宾阳中洞作为北魏时期代表性的洞窟之一,也是龙门石窟非常经典的一个洞窟,被誉为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最具代表性的汉化典型洞窟。
石窟内共有11尊造像,正壁主像一组5尊,包括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南、北壁各一组3尊,包括一立佛和二胁侍菩萨,这三组造像分别表示佛教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
由于北魏时期崇尚以瘦为美,所以主佛释迦牟尼面颊清瘦,脖颈细长,体态修长。衣纹密集,雕刻手法采用的是北魏的平直刀法。
除了清瘦,还有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具有深意的微笑,给人一种深邃之感,于宁静之中透出百般慈爱,眼神之中流露出无尽温和与清秀。
虽然冒雨参观,虽然周围游客众多,虽然被挤得无法站稳,但那微笑,犹如一股清泉,流淌我心间。
当然,唐代时期的石窟中的艺术造像以庄重典雅、雍容华贵之风格也获取了无数粉丝(其中也包括我,尽管我对北魏更偏爱一点点),卢舍那大佛就是代表。
大卢舍那像龛开凿于唐高宗时期,武则天以皇后身份出资两万贯脂粉钱资助这一浩大工程。
佛龛内的卢舍那大佛雍容大度、气宇非凡,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达1.9米,以神秘微笑著称。
想象一下这是武则天的微笑,一双秀目微微凝视下方,看着芸芸众生与牡丹花开,露出祥和的笑意。
四月下旬的洛阳城,虽说牡丹花开已盛期,但卢舍那大佛前的牡丹花开得正灿烂,于春雨中,显得更为大气、高雅。
据记载,大卢舍那像龛竣工之日,武则天亲率文武百官参加卢舍那的开光仪式,并在伊水东岸礼佛击鼓奏乐,至今尚留擂鼓台。
面朝大佛,逗留许久,尽管春雨不停且越来越大,但随着暮色苍茫,华灯初上,突然之间又开启了一场“夜游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