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今年是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设立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决定。站在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特区勇于承担历史责任,敢于尝试,以人为本,努力工作,创造了非凡的成就。汕头经济特区是经济特区发展的生动缩影。过去40年来,一代汕头经济特区建设者们用智慧和汗水为激情澎湃的“特区故事”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从今天开始,《南方日报》推出了“贡品特区40年汕头重新出发”系列报道,回顾了改革开放历史进程,总结了汕头经济特区发展经验,更好地讲述了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区的故事,振奋了弘扬新时期改革开放重新出发的精神。请参考!
如果1980年是中国经济特区的初创年,1981年将是汕头经济特区的开始。
1981年9月,广东省委批准建设汕头经济特区。同年11月,汕头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汕头经济特区进入实质性建设速度。
龙湖区政府大楼原是汕头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大楼。杨立宪照片
一砖一草一木,汕头特区是从龙湖的沙丘开始,屹立在南海沿岸的现代化城市,可以说是“古老的荒地沙丘,今天的赵玉宇青楼”。这得益于当时汕头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建立的坚实基础。
特区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管理委员会委员既管理又当工人
汕头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第一任主任刘峰在著作《回顾与反思》(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年5月第2版)中,1981年10月8日《人生的重要机遇》——日,广东省委批准。
那时他担任普宁县委书记已经四年了。刘峰得知将调到改革开放第一线汕头特区后,普宁最后一次对泰国的考察访问特别细致。刘峰在向国务院教务处报告的报告中,就加强对外开放提出了几点建议。其中包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果断吸引外资。这一考察经验对参与其后续特区建设大有帮助。
【1981年光影】特区成立初期管理委员会大楼,即炫龙湖区政府。杨立宪翻拍
“我很幸运。赶上难得的历史机会,与汕头人民一起承担历史赋予的重任。”刘峰回忆说:“从那时起,我跑到龙湖的黄白沙滩,做了创办汕头特区的事业。”
1981年11月14日,是所有汕头人都能记住的日子。汕头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2010年12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
但是成立后,特区管理委员会遇到了挑战。
特区成立之初,暂时由汕头市外贸局在公园路办公楼安排了一楼,作为特区管理委员会的临时事务处,特区的开发区被选定在距离市中心3公里的龙湖村旁边,经过短暂准备后搬迁。
当时汕头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只有37名职员,市分配的600多万韩元和一辆旧吉普车。刘峰在《回顾与反思》里说:“这种程度的‘家’对特区建设来说是‘杯水车薪’,不能解渴。”
这本书当时特区的工作真是千头万绪。平整土地、配置劳动力、运输材料、管理工具、行政事务等都需要人,但管理委员会总共用30支枪“枪”忙碌地翻了个底朝天,早就“超负荷运行”了。尽管如此,每当满载钢铁和水泥的卡车接连来时,人们都是临时装卸工人,在与搬运工们一起在工地吃饭时,都要和“巴黎”一伙人战斗。
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怀着对特区美好的期待卷起袖子开始工作。1982年植树日,特救援工作在龙湖沟边种树时,当时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杨峰当场创作了一首诗。“龙湖春雨洗去灰尘,种树的绿色景色焕然一新。劝君再种一棵柳树,那一天成了阴影,成了后人。”从刘峰的角度来看,“这首诗很好地表达了当时特区管理委员会和同志们的共同理想和愿望。”
建立竹棚作为餐厅和会议室
根据《回顾与反思》,1982年,汕头市政府无偿将土地分配给特区管委会进行开发,其中包括位于龙湖沟街的三层小楼。这座建筑物原来是汕头郊区农科所的办公场所,总面积为400平方米。
Cn83M20HW9mr?_iz=31825&from=ar;x-expires=1701989319&x-signature=kYxX30NASK4WoJJcw6Syui0K97I%3D&index=3" width="640" height="447"/>【1981年光影】特区管委会临时办公楼。杨立轩 翻拍
管委会的主任室、会议室、接待室和工作人员的办公室挤在二、三层,一层是农业公司的用房。条件虽比在工地上的竹棚好,但家具少得可怜,办公桌不够用。为了少花钱,有的工作人员只好坐在铁箱或木箱上办公。为了解决吃的问题,就在小楼前面的空地上,用竹棚搭起简陋厨房和食堂。
谈起这一段,刘峰语气幽默:“美其名曰食堂,里面既无桌子,又无椅子,只是让大家排队买饭时有个遮阳挡雨的地方。这食堂还是多功能的,兼做管委会的会场,大家开会、听报告时都是席地而坐,下面只铺上草席或旧报纸。这里也是海内外宾客的接待处,过了多少年后,有的华侨及外商给我开玩笑时,还谈到当时在这个多功能厅接待他们的情景。”
当时,特区的办公时间是上午8时至下午5时30分,因为市区至龙湖没有公共汽车,大家索性“特事特办”,将原与市区一样的办公时间表给打翻了,做到中午吃完饭不休息,接着上班。不过,管委会并不是没有车。刘峰回忆,管委会唯一的旧吉普车,平时接路途较远和年纪较大的同志上下班,但一有任务,车子赶不回来,下班时大家就当“步兵”,从龙湖步行数公里回市区自己的家。
刘峰也有自己的习惯——他坚持每天早晨5时多起床,从市区外马路南北园巷的住家出发,慢跑加步行6公里到龙湖,然后环绕建设工地看一看,7时多往管委会食堂吃饭。“一碗稀饭,一碗咸菜,吃完就上班,天天如是。”《艰辛的崛起——汕头特区创业十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版,以下简称《艰辛的崛起》——编者注)一书如此描述。
“不带水分地把工作做好”
除了环境上的艰苦,当时,特区管委会的建设者们还面临着另一个挑战:资金筹措极端困难。1982年开始,特区每年能拿到的资金只有省划拨的640万元。既缺钱,又必须加快建设步伐,才能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为特区营造良好的投资硬环境。
通过集思广益,管委会决定最大限度地压缩行政管理费用,最低的一年只占财政总支出的3.4%。路、电、水、电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尽量考虑如何跟市区的设施连接、联网或扩建,充分利用市区原有的基础,以求达到用较少的投资,较快地完善投资硬环境的目的。
事实上,这正体现了特区建设初期的一大特色——“走求实之路”。
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汕头经济特区启动比其他兄弟特区延缓一年。特区建设之初,与深圳、珠海相比,呈现出起步晚、规模小、速度慢的特点。而汕头特区管委会领导班子一上任就有一个指导思想,不大铺摊子、广建楼宇;不盲目追求规模、速度,只求“不带水分地把工作做好”,量力而行。
正是这样一支从实际出发、求实务实的队伍,一边摸索、一边探路地建设特区。汕头特区一开始,就是在国家确定给的1.6平方公里的加工区,规划为三期,并分为5小片区。第一小片区只有0.2平方公里,管委会在“0.2”上做好文章,一步一个脚印开拓。
谢镇安曾参与特区通用厂房、管委会办公楼、综合楼的建设。余丹摄
对于特区初期建设,今年73岁的谢镇安印象深刻。36年前,他作为广东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的施工工长,参与了特区通用厂房、管委会办公楼、综合楼的建设。当年施工点滴,他仍然清晰地记得,这得益于他的一个好习惯:每次下工地,他都随身携带小本子,记录下施工的数据和细节,至今他还仍完好保存着当年施工的一些手绘图纸和这些数据记录本。
泛黄的纸页上,记载着管委会办公楼的建设数据——1984年6月7日,在工地办公室参与了打桩图纸会审;建设面积14441平方米;竣工时间1986年10月26日……点滴文字和数据,都见证管委会办公楼拔地而起背后的艰辛与不易。
谢镇安说,当年施工技术远不如现在的先进,作为施工工长,他要承担的压力远比工人们大。“一有什么问题,责任就都在我身上,经常是晚上睡不着,起来巡场子。”谢镇安说,当时条件比较困难,工人们都在现场搭棚睡觉,那个时候最担心下雨天,生怕会发生什么意外。好在,最终各个项目顺利竣工交付,这么多年来也未曾发生过质量问题,这成为谢镇安最大的安慰。
在特区初期建设者的努力下,第一期0.2平方公里和第二期0.24平方公里土地完成“五通一平”;紧接着,一幢幢通用厂房建成交付,龙湖宾馆、汕头经济特区管委会办公楼、综合楼等陆续建成,生产生活配套日益完善。
打破桎梏改善“软条件”
特区“走求实之路”,不仅体现在最初的规划建设上,还体现在制度的改革。特区建立之初,“硬条件”不是很理想,如何从“软条件”上弥补?特区管委会首先从体制和人这两方面着手。
从1984年开始,领导干部的“铁交椅”第一个被“搬掉”,即改领导职务无限期委任制为任期制,对领导职务限定一定的任期,期满后必须经过制定的程序,决定其升降或是否连任。建立了两年一次的民主考评干部考核制度,领导干部任期届满后,必须向干部群众做述职报告,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通过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民意测验、民主推荐的“三民”活动,建立两年一次的民主考评干部的考核制度,使群众有了决定干部上下、进退的权利,也使得干部意识到群众不是无足轻重,进一步增强公仆的意识。
在进行机构、人事制度等方面改革的同时,特区对用工制度等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打破全民制“铁饭碗”,推行用工“合同制”;在企业实施工资的多种形式和制度的改革,克服平均主义,这些激励机制的创新逐步完善都促进特区整个投资环境的形成,在当时激发了全民学习文化科学的气氛。此外,特区还鲜明地提出“少干预、多服务”口号,先后成立各种服务机构,为落地特区的企业提供服务。
1986年5月1日,当地媒体的一篇报道中写道:“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有120家外资企业,汕头经济特区现有24家,占全国外资的五分之一,经营获得成功。”这正是汕头特区创办之初,坚持引进外资、善待外资企业的成果。
汕头经济特区第一个“全国优秀女企业家”林一娜正是特区“特事特办”的受惠者。1983年,汕头经济特区首次面向全国公开招考财务专业人员,她在没有任何人推荐的情况下,以工业会计第一名的实力被特区破格录取。“特区公平竞争的机会和任人唯贤的氛围打动了我。就冲这一点,也值得我大干一场。”30多年来,林一娜的企业也得益于“特事特办”,大胆实施改革制度,直到如今,她还带领公司员工创业至今。
“试办经济特区的好处,就是邓小平同志集中概括的,起到了四个窗口的作用,即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对外政策的窗口。”多年后,刘峰在《回忆与反思》一书中如是写道。时至今日,汕头经济特区开先河而定的许多制定和管理办法,至今仍发挥作用。
而汕头特区经济管委会虽然于1993年并入汕头市政府办公室,但在一些特定上呈国务院的文件中,仍需以管委会的名义和文号发文。它以这样的方式,继续见证特区的成长。
【1981年大事记】
●2月28日,汕头市革委会批准成立汕头市经济特区发展公司,与市投资公司合署办公。
●5月18日,汕头特区筹备机构从市政府迁至迎春路市外贸楼办公。
●7月19日,中共中央指出:广东、福建两省在经济调整、体制改革、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以及建设经济特区等方面,打开局面,创造经验,不仅对两省经济的繁荣,而且对全国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8月20日,汕头特区规划建设办公室聘请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规划组来汕,联合编制龙湖工业区总体规划。
●11月14日,广东省汕头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成立,刘峰任管委会主任。
——摘自《汕头经济特区十年(1981-1991)》
策划:严亮 廖奕文
统筹:辛均庆 杨可
采写:余丹
点击链接·延伸阅读>>>>
特区亲历者说丨张胜光:“特区笔记”记录汕头敢为人先的探索经验
特区40年轮丨1980:汕头特区选址在沙丘地带,这里面大有学问
【作者】 余丹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