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热!好热!好热!亚热带高压就像超大型电力暖风机,高高悬挂在浙江上空,让热空气在大地上沸腾。
大范围、持久、高强度,此次高温天气“个性”强。从小暑、大暑到立秋,节气“背景”一直在转,酷暑总是独揽天气舞台“C位”。
8月11日,全省仍被高温覆盖,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为38至40。梅花问世以来,截至8月11日,全省平均降雨量全年比同期少57%,一半以上地区为温故雨,天气中发生干旱,杭嘉湖地区和台州、温州、金华部分地区发生严重的气象干旱。
有迹象表明今年夏天的高温具有极端性和灾害性。人们很好奇——高温热浪从哪里来。极端天气有迹可循吗?人们能做什么?
热浪的威胁
我们正在经历疯狂的夏天。体感也是如此,数据也是如此。
7月12日,杭州发布了今年首次高温红色警报、最高气温40.3,刷新了该市,公布了高温红色警报史上的首次记录。7月23日,大西节气、浙江7地打破了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气温记录。8月11日杭州气温飙升至40.9,打破了今年以来的最高气温记录。
在浙江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莫燕军对记者说,7月份浙江平均气温为30.6,比往年同期高2.1,在历史同期排名第一,全省21个国家气象站超过了历史记录。
不仅是浙江,整个全国、北半球都已进入“火炉”模式。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最新监测评估,杭州、抚州、成都、合肥等多个省会城市今年遭受了极端高温灾害。截至8月2日,我国高温覆盖面积超过500万平方公里,影响了9亿多人,131个国家气象站的最高气温达到或突破了历史的极端值。
地球的另一边,凉爽的英国也没能摆脱高温。7月19日,伦敦希斯罗机场的气温达到了有气象记录的181年来的首次40.2,连机场的跑道都严重变形。
作为一种灾害性天气,高温热浪的威胁经常被人们忽视。实际上,全世界发生的死亡人数远远高于龙卷风、洪水、大风等灾害。目前持续的高温已经对很多生产生活和人的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
今年夏天,“中暑”登上了微博。这种最危险最严重的炎热在今年夏天近在咫尺。
记者从浙江某三甲医院获悉,今年中暑患者明显增加,几乎每天、仅7月上旬就治愈了47名中暑患者,其中23人伤势严重。另外,浙江、江苏、四川、广东等地有多人确诊中暑死亡的事例。
农业也受到了不小的打击。目前,松阳县种茶采津法根据农技专家指导的方法取水灌溉,他家的许多茶树由于持续高温而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灼伤”。此外,浙江部分地区的早稻出现了“高温成熟”的危害,部分柑橘出现了“一素”现象。据省农业科学院桃树专家肖金平研究,7月份部分山地桃园发生干旱,持续的高温干旱对桃子的质量影响很大,高温加剧了蚕叶蛾、梨、红蜘蛛等害虫的发生趋势。
高温热浪也给供电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6月13日以后,河北、山东、浙江等省电网以及西北电网和南方电网用电力负荷均创历史新高。
高温推力
“浙江大部分高温灾害都离不开副热带高压的波长,今年也不例外。”莫燕军对记者说,亚热带高压是一个温暖的高压系统,在其控制范围内气流下沉,不易形成云,太阳辐射更容易接触地面,有助于地面变暖。
今年盛夏,强大的大陆高压和太平洋亚热带高压一度接连爆发,牢牢控制浙江,浙江极端高温频发,强度比往年更强。
副热带高压异常背后意味着全球大气循环和海洋循环都在变化。
“从气候变化的大背景来看,全球变暖应该是北半球部分地区高温热浪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兼职教授林国玉对记者说,从几十年到几百年的观测资料来看,全球大部分地区气候变暖都很明显。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去年8月发表的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中毫无疑问地以积极的语调指出气候变化是人类活动(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
此外,在世界多个城市地区,快速城市化导致的城市地区明显升温,是城市地区高温热浪频繁、强度明显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全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其中欧洲、北美和东亚地区占60%以上。城市化引起的高温热浪的频繁变化对社会的影响比较大,人们更容易感受到。
越来越多的主流研究表明,气候变暖会增加高温、强降水等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
8月初,中国气象局公布的《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2)》显示,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极端高温事件明显增加。2021年中国地表平均气温、沿海海平面、冻土活动层厚度等多种气候变化指标打破了观测记录。
“气候危机不再是温水煮青蛙的状态。”长期关注气候变化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博士刘军言及其团队去年对我国主要城市地区气候变化风险进行了评估研究,并发表了《与“洪”共存——中国主要城市区域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及未来情景预测》报告。
该报告指出,华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气温上升率较高,是高风险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南地区的降水波动幅度和降水量均呈上升趋势,是洪水和风险较高的地区。以京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为代表的中国主要城市群和中国气候变化高危地区重叠。高度MOIN的人口、产业、基础设施暴露在气候变化引起的严重安全危机中。
以杭州市内为例,近60年来共发生了429次高温过程,其中排在第四位
0年发展得较为缓慢,但此后20年高温热浪的频次和强度呈现爆发式增长:2001年以来频次达177次,占总次数的41%。“2021年杭州市区范围内发生了14次高温过程,如果加上今年的数据应该会更显著。”刘君言坦言,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不再是缓慢的线性变化的过程,或许远比人类想象的更为剧烈和迅速。
危险的1.5℃
1.5℃,被普遍认为是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生态系统发生转折的临界值。
2016年在纽约签署的《巴黎协定》,长期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较工业化前水平控制在2℃之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以内。许多科学家认为,一旦放任全球升温超过1.5℃,将会导致严重的甚至不可逆的气候变化影响。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如果全球升温1.5℃,接受研究的10.5万个物种中,将有约6%的昆虫、8%的植物和4%的脊椎动物失去适宜的生存环境,升温2℃,则将扩大到18%的昆虫、16%的植物和8%脊椎动物。由此带来的气候变化还将导致高纬度苔原和北方森林退化,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致使海洋酸化,从而威胁到从藻类到鱼类的庞大生物种群。
未来全球会有大部分人口生活在极端高温中,这或许不是危言耸听。该报告还指出,当前全球大约有33亿至36亿人生活在气候变化高度脆弱的环境中,1850年到1900年平均50年才发生一次的极端高温事件,之后将会每10年发生一次。
世界气象组织(WMO)今年5月发布的《全球一年期至十年期气候最新通报》,释放了一个危险的信号:目前全球年平均气温已经比工业化前升高了1.1℃。
留给我们的窗口期有限,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风险上升,人类该何去何从?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频率和强度增加,一时一地或许难以治理,但我们可以通过碳减排来减缓气候变化。”浙江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导、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专家叶瑞克说。
2020年,我国向联合国提交国家自主减排计划,在“3060”双碳目标的基础上,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
一场低碳“能源革命”正在打响。
使用可再生能源被视为一种从源头实现零碳的有效手段。其中,光伏和风电被寄予厚望。去年9月,浙江省启动“风光倍增”工程,计划到2025年,全省风光装机增量力争达到2000万千瓦。比起风光发电的间歇性和“上网难”,核电具有高效、可控等优势。根据“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核电将成为浙江中长主力电源。
此外,还要改变现有能源利用方式。从发电端来看,燃煤机组必须迈向清洁化。自去年7月开启建设的全国碳交易市场,为发电企业设置了碳配额,激励其加快绿色技术探索。在电网和用能端,需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快电能替代的节奏。叶瑞克补充道:“电动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为实现交通领域的能源清洁替代提供了可能,‘绿电+绿氢’是能源转型版图上重要一块。”
全省已有不少实践。在台州大陈岛,海上风电和氢电耦合项目建设起来,全电交通、全电民宿已经推开,作为全省首批低(零)碳试点之一,大陈岛正倾力打造“全绿海岛”。
面对气候变化这项课题,除了降碳减排,人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比如农业,“农业还是靠天吃饭,只有实现生产环节的可控,才能抵御极端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危害。”肖金平认为,长远来看,设施栽培是浙江果树生产的大方向,如智能温室大棚,能较为精准地控制温度、湿度等外部环境因素,给作物营造最适宜的生长环境。
再如城市,“气候适应性将成为城市未来发展空间布局的重要考量。我们可以合理控制城市发展边界,保护城市的冷源、风源,而非一味摊大饼式的扩张。打个比方,钱塘江是贯穿杭州的通风空间,江两边不可建太多屏风楼。”杭州市气象局气象信息中心专家俞布说。
即将建成的杭州西站,在设计之初就进行了微气候环境论证,通过微气候模拟,对绿地空间配置、建筑角度等开展验证,实现增湿、降温、通风。
令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气候变化的议题。在杭州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的气候行动课堂上,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开展气候实验,气候危机的微视频更是引起同学们强烈反响。课后,不少同学主动撰写低碳生活倡议书,希望带动更多人开展节能减排行动。
记者了解到,气候行动课堂源于一项“预备益”青少年可持续发展教育公益实践计划。计划发起者之一,浙江省绿色科技文化促进会秘书长忻皓告诉记者,目前全省已有38所学校开展“预备益”计划,有5500多名学生参与。
“气候变化已经来临,没有一个人是旁观者。”忻皓说,我们也都可以成为起到积极作用的一分子。
作者:朱承 胡静漪
来源: 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