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藏线的魅力到底有什么吸引力,能让这么多人魂不守舍吗?
7月,我从北京出发16天,经过成都,经过318国道(川藏南线)到达拉萨,然后经过317国道(川藏北线)回到北京,旅行了8500公里。
一路上,我走过了“无穷无尽”的盘山弯路,看到了无数随风飘扬的五彩景甜,听到了紫金山当面的祝福声和简史树影下互相俯伏的辩经,感受到了望科节的热情和叩头的异乡人沉重的信仰,感受到了对今世和来世的天花板大诉苦和对国道边的24年来每天一样的全境修行者。坦普林。
(钛媒体纪录片:穿越山海间川藏南北线)
下一步是在我去的路上分享见闻。因为时间和车,我主要沿着国道线行驶,有很多地方要走岔路才能到达,但我这次没有尝到。但是,这也留下了我以后某一天再次回到藏身处的可能性。
成都前往江汀G4218雅康高速天全服务区停车场,我和车的自拍合影。
近年来,“今生一定要开车”成为318国道的标签,318国道成为中国道路文化中最炙手可热的IP。
318国道的起点是上海人民广场,终点是西藏雪茄体中尼友谊桥,全长5476公里。这条路线与北纬30度线几乎并列,拥有海拔5000米以上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资源。
川藏(南)线是指318国道成都拉萨,全长2142公里,“中国景观大道”以及西藏物流供应大动脉。
成都前往江汀G4218雅康高速天全服务区,游客们在“网红路”前拍照。
雅康高速连接雅安和江汀,全长135公里,是规划中野叶高速(四川雅安-新疆叶城)的路段。雅叶高速规划3900公里,横跨整个青藏高原,大部分与318国道和219国道(新疆线)并行。
到2022年年中,雅艺高速建成了从雅安到江汀段、从林赛到拉萨段(后文将提出)的开通部分。
江汀市,收江穿过城市。江汀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所在地,也是川藏咽喉、茶马古道重镇,位于海拔7556米的蜀山、王坤街和江汀。
318国道跨越10多个海拔4000米的高山棒球,横跨金沙江、亚龙江、怒江等多条大河,可以领略峡谷、草原、湖泊、雪山、冰川、森林等多种风景。317国道比318国道更原始,更有人文魅力。
以成都为起点,我计划的天花板线行程共8天。
日0:北京-中韩
day 1:中韩-江汀(海拔2560米)760公里
日2:江汀雅江(海拔2630米)157公里
日3:雅江-底(海拔2580米)326公里
日4:桌面-鲁米(海拔2650米)153公里
day 5:Lumi-Bazuku(海拔3260米)318公里
日6:巴祖库波米(海拔2750米)222公里
日7:波美-林芝(海拔3000米)234公里
日8:林芝拉萨(海拔3650米)404公里
这样下来,每天都在翻山,但住宿点的高度可以控制在3000米左右,完全可以做到
可能避免高反。这一趟我比较幸运,即使背着拍摄设备爬上爬下,也没有发生高反和不适。自驾能让人体逐步适应海拔,进藏第一晚,很多人都会选择康定,这里海拔在2560米左右,第一晚在这里休息,对于初次进入藏区人来说是比较适宜的。
434省道,两名游客走在红海子景区的草原上,远处是海拔5880米的笔架雪山。
红海子也叫加呷腊(导航定位点),海拔4100米,位于康定以北约50公里434省道,毗邻康定机场。
正常情况下,从康定出发,自驾车辆会沿着318国道继续向西,翻过海拔4298米的“康巴第一关”折多山。因为2022年6月25日到11月30日,318国道康定至折多山垭口段因道路施工进行交通管制,自驾车辆离开康定后,都需要绕行434省道。
红海子景区内,一匹“闭目养神”的马。
进入红海子景区,需要买20元/车的门票(只收现金)。
很多人非常关心的问题就是“什么样的车能够进藏”。在10几天的行程中,我看到过各种各样的车,小轿车、越野车、房车、电动车甚至有三轮车。
其实,不管是318国道还是317国道,不出现塌方、泥石流等极端情况,大部分主路的路况对一般家用轿车还算比较友好的,只要集中注意力,不要开快车,遵守交通规则,一般来说问题不大。
如果遇到泥石流、塌方,或者想要离开主路去一些稍微偏僻的景点(比如格聂之眼、萨普神山),越野车会更加安全可靠。所以如果有条件,最好还是要用性能好一点的越野车,不然听到底盘刮起来的声音,会很让人心疼的。
雅拉山口。从红海子出发,继续沿着434省道前行,大约半个小时车程,到达海拔4400米的雅拉山口。
川藏线的自驾大军里,电动车还只是极少数。我问了几位开电动车的自驾车主,他们都说一路上充电“还算可以”;最令人震惊的是某品牌电动车,几名车主相约从海南岛一路自驾拉萨,为了充电,车队里跟着一辆移动充电车。
抛开充电的问题不谈,电动车应该有两个优势:第一是省钱,我一路上花了大几千油费,有车主告诉我说从北京开车到拉萨只花了几百块钱电费;第二是有些油车的发动机可能会发生高反打不着火,但电车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它没有发动机。
谁有电动车长途自驾的经验,也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一下。
雅拉山口附近一个弯道,两辆对向行驶的汽车发生碰撞。这是我一路上目睹的两起事故之一,另一起事故是在理塘的毛娅大草原路段,我看到一辆SUV的车头被撞扁了。
夏天是川藏线的旺季,车流量比较大,在弯道上时不时会遇到对向来车占道行驶,稍不小心就容易发生碰撞。一旦发生比较严重的事故,巨大的车流很快就会造成拥堵。
318国道旁,散落在地上的汽车配件。
这一趟我比较幸运,我开车比较“惜命”,除了几次道路坑洞刮了底盘,在8500公里的过程中我既没有因为违反交规被处罚,也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故,车辆也没出出什么问题。
出发前,我在很多短视频里看到川藏线不同地点大堵车的情景,也做好了堵车的准备,但我只经历了2次因为道路施工带来的不到10分钟的小堵。
434省道,塔公寺金塔外的红墙下,两名游客在拍照。塔公寺是甘孜州著名的萨迦派(花教)寺庙,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康巴地区的一个重要圣地。
318国道雅江段,游客在天路十八弯观景台拍照。离开雅江县城,开始翻越海拔4600米的剪子湾山,由于山势陡峭,这段道路只能修得曲折蜿蜒,天路十八弯也因此形成。
天路十八弯(局部)。
剪子湾山,一辆大货车驶过弯道。翻过剪子湾山,就会到达理塘县和雅江县的分界、海拔超过4700米的卡子拉山。
理塘城西城门外,拍照留念的游客。
理塘县海拔4014米,被称为“世界高城”,这是川藏(南)线海拔最高的县城,也是丁真的故乡。 为了去尽快赶往70公里外的毛娅大草原,我没有在理塘县城停留。
但是很遗憾,经过毛娅大草原路段时,天一直在下雨,我既没有下车也没有停留,径直开到了巴塘(318国道四川境内最后一站)。
凌晨,车辆排队通过芒康检查站。
318川藏线进入西藏的第一站是芒康,芒康检查站要核查每个人的进藏信息,检查核酸、做核酸,是一个比较大的“堵车点”。
为了避开拥堵时段,我凌晨3点从巴塘出发,经过大约90分钟车程到达芒康检查站,到达时我的前面大概排了不到10辆车,所以通过还算顺利。
西赞芒康县,从318国道觉巴山观景台上俯瞰,车辆依次通过一段S型弯路。
芒康县,318国道边,翻过海拔5130米的东达山垭口往拉萨方向,一处弯道的护坡上摆放着一辆废弃的警车,用以提醒过往司机谨慎驾驶。
芒康县,318国道边,翻过海拔5130米的东达山垭口(川藏南线318国道海拔最高的垭口),一名骑行者往拉萨方向下坡。
西藏巴宿县,怒江72拐(局部)。
翻过东达山垭口,经过左贡县城、邦达镇,翻过业拉山口,就来到了川藏南线弯道最多的“怒江72拐”。这段盘山路大约30公里,它盘踞在业拉山上,海拔落差大约1800米,坡陡路险。
曾有人统计这里的弯道其实不止72个,而是130个之多。
怒江72拐(局部)。因为这一段弯路实在太多,导航会不停地提醒“在西藏走过所有的弯路,以后的人生就是一片坦途”。
走完怒江72拐的弯路,就来到了怒江大峡谷。
巴宿县,318国道旁,游客丢弃的大量饮料、食品包装垃圾。在壮丽的自然景色下,这些垃圾格外刺眼。
318国道然乌湖到波密县路段,过往车辆加速通过“网红洗车点”。山间的冰雪融水从山谷冲下,形成了天然的“洗车场”。
318国道波密往林芝的路段,游客在鲁朗林海观景台游玩。这里可以远眺南迦巴瓦峰,但是很遗憾,我去的时候是阴天,南迦巴瓦没有露出真容。
318国道波密往林芝的路段,游客在海拔4728米的色季拉山口拍照。
色季拉山口的玛尼堆。
色季拉山口,游客和玛尼堆。
色季拉山口,撒龙达祈福的游客。
色季拉山口的停车场。
G4218雅叶高速林芝到拉萨路段,也叫林拉高速,公路在高山、森林和和雅鲁藏布江支流尼洋河之间穿梭。林拉高速平行于国道G318拉林段,被称为“中国最美的高速公路”。值得一提的是,西藏的高速公路是免费通行的。
距离拉萨40公里的甘丹寺。这座寺庙有600多年历史,由西藏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兴建,是格鲁派第一座寺庙,与哲蚌寺、色拉寺合称拉萨“三大寺”。
甘丹寺辩经场,辩经的僧人。
甘丹寺辩经场,辩经的僧人。辩经是一门学习课程,僧众通过逻辑推理的方式辩论佛教教义。在辩论中,站着的一方为提问者,坐着的一方为回答者。
甘丹寺辩经场,辩经的僧人,提问者在提问时往往辅以以夸张的肢体动作和响亮的击掌声。
拉萨,布达拉宫广场,游客在拍照打卡。
拉萨大昭寺外磕长头的人。
拉萨大昭寺外磕长头的人。
拉萨大昭寺外磕长头的人。
拉萨市林周县岗巴村,庆祝望果节的藏族村民。他们穿着传统的民族服饰,背着青稞、酥油等食物和经书、佛像等,前往“神殿”祈福。
岗巴村,庆祝望果节的村民队伍。
望果节藏族农民欢庆丰收的传统节日,在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流行,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望果节一般在青稞黄熟后开镰收割的前两3天举行,村民们会在田间地头祈望丰收,同时还会举行赛马会等活动,祈求五谷丰登。
庆祝望果节的藏族村民。
庆祝望果节的藏族村民用青稞、酥油点燃桑烟祭拜神灵。
庆祝望果节的藏族村民用青稞、酥油点燃桑烟祭拜神灵。
庆祝望果节的藏族村民。
拉萨市林周县岗巴村。
川藏线国道旁,成熟的庄稼。
羊卓雍错边的玛尼堆。羊卓雍错距拉萨大约100公里,湖面海拔4441米,和纳木错、玛旁雍错并称西藏“三大圣湖”。
岗巴拉山口,羊卓雍错观景台上的游客。羊卓雍错面积超600平方公里,呈不规则的枝状分布,所以很难从某一个视角看到湖面全貌。
一辆汽车绕着湖岸线通行。羊卓雍错的湖岸线大约300公里,如果时间充裕可以自驾环湖,一路上可以看到寺庙、岛屿、雪山等独特风景。
离开拉萨后,我踏上了317国道的返程之路。
Day1:拉萨-布托村(海拔4100米)450公里
Day2:布托村-比如-丁青(海拔3861米)480公里
Day3:丁青-昌都(海拔3200米)230公里
Day4:昌都-甘孜(海拔3400米)510公里
Day5:甘孜-毕棚沟停车区 470公里
Day6:毕棚沟停车区-韩城 1200公里
Day7:韩城-北京 900公里
那曲比如县达蒙骷髅墙天葬院,游客在参观天葬台。这里是藏区为数不多允许游人参观、仍在使用的天葬台。
从比如县布托村绕行558国道,就能到达蒙骷髅墙天葬院。
达蒙骷髅墙天葬院始建于1820年,由达布八世白玛白扎活佛创建。讲解人员介绍,这里保留了大约3000位死者的头骨,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让每一个活人看到它们就想起自己的最终归宿,从而警醒世人珍惜生命,多做善事。
天葬台有上下两块天葬石,这两块天葬石是不允许踩踏的。上方(图中左下)的天葬石供正常死亡的逝者使用,石头下埋有经书、坛城、佛像;下方(图中右下)的天葬石供非正常死亡的逝者使用。
讲解人员介绍,当地人去世后,一般会在家停放3天,藏地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气候会对遗体造成影响,但天葬石有“冬暖夏凉”的效用,能使得逝者的遗体“恢复如初”。
天葬台的墙壁上,嵌入泥土的骷髅头。讲解人员介绍,一些头骨的额头上的小孔,是被天葬师取走头骨用去制作嘎巴拉佛珠。
天葬台的角落里,摆放着天葬使用的碎骨工具。
天葬过程中,天葬师会使用一些工具砸碎人体的一些骨骼组织,再拌上酥油和糌粑供秃鹫食用。
天葬是藏地独特且古老的丧葬风俗,藏地的信仰认为,天葬是人类回馈大自然的行为,也是使人的灵魂不朽的方法:死亡只是不灭的灵魂与陈旧的躯体的分离。
离开达蒙骷髅墙天葬院,继续沿着558国道前行,遇见怒江第一弯。
比如县,海拔5300米的康庆拉山。这里是中国公路最高海拔点,翻越这座山的十几公里路程,全部是路况极差的“搓板路”。
康庆拉山,在路边解决上厕所的问题。藏区一路上都是旱厕,或者很难找到厕所,所以带一个简易的帐篷厕所和一把铲子很必要。
昌都市丁青县孜珠山,始建于三千年前的孜珠寺。这里海拔4800米左右,是藏区海拔最高的寺庙之一。
前往孜珠寺的盘山路。孜珠寺距离丁青县县城大约37公里,其中有10公里乡道是非铺装的盘山路,这一段路况很差,是我这一趟走过的比较难走的路之一。
一辆自驾车辆在往孜珠寺方向行驶。
孜珠山顶,一位僧人在撒龙达祈福。龙达是一种可降解的小纸片,上面印满了经文,也被称为乘风飞腾的骏马,简称“风马”。
孜珠山顶,念经祈福的藏族村民。
孜珠山下的峡谷。
乌鸦和老鹰掠过孜珠山顶。
祈福的藏族村民在下山前做回向的祷告。
317国道类乌齐县路段,藏族村民在卡玛多塔林转经。
甘孜县,317国道711公里处的一个土坡上,一位修行老人在转经。
转经老人叫白马泽仁,生于1959年。他说,自己在317国道边转经已经24年,为国道线上来往的人祈福,只要不下雨,每天上午7点准时“上岗”,下午4点准时“下班”。
很多游客慕名来看他,附近寺庙的僧人也会时常来拜访他,他已经成为317国道上一个符号。有卖水果的小摊主专门给他送来西瓜解暑,还有远道而来的游人给他送水、拿钱。
我临走时,他握住我的手对我说,你放心去吧,我给你念着。(本文首发钛媒体App,图/文/视频 Zack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