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的国家自己开车旅行对开车爱好者来说很有趣。不仅行动方便,效率也加倍。在这里,我来总结一下不久前在法国自驾的感觉和见闻。作为经验,我将与大家分享。
海外租车乘车时请注意。
几年前,每次去欧洲和美国自驾游,我都直接在海外租车公司网站上下单。赫兹(Hertz)、安维兹(Avis)、欧洲汽车(Europcar)等。这种规模较大的公司服务比较规范。便宜的话,可以找小型租车公司。一般来说,本土公司可能比国际公司有价格优势。海外租车公司的网站很简单。名字前面放www,后面放com就可以了。例如,以下是安维斯的主页截图。
近年来,国内也有海外租车服务,相比之下,在中文页面、手机客户端、价格等方面,国内服务更有优势。但是作为消费者也要注意。毕竟坐车的时候要和海外租车公司联系,因为他们并不都是诚实守信的。例如,我这次遇到了三个问题。1、预定奔驰E级。实际上得到了雪铁龙C4毕加索。2、取车的时候没加满油。3.在租车店强制收取保险费。)。
想租奔驰E级,给雪铁龙C4,一个是中大型,一个是紧凑型,缩小型二级,这种事真的很难接受。但是我的工作是试驾。每天都开着不同品牌的新车。虽然吃了亏,但不想太计较。此外,在欧洲租车的订单与实际不符,所以比较常见。不加满油的极少,但只有15欧元的差距,也不会计较。
关键是保险。回国后,由于信用卡有异常,与银行和解,偶然得知租车店多收了96欧元的保险费。很不高兴,但最后在现场没有发现,只能对自己生气,只能怪当时自己太疏忽了。听另一位同胞的话,在意大利租了一辆租车,多收了200欧元,哥哥为了避免损失——,现场争吵了30分钟。我根本不会说意大利语,所以英语的简单沟通还算好,用于争论,没戏。
这个经验值得从——1学习。取车的时候不要像我一样疏忽,请仔细检查文件,特别是需要签名的文件。语言有障碍,现场立即联系国内服务平台寻求帮助。事实上,这次在法国发现信用卡有异常。我这样做了。(租车的时候也可以这样做。)——银行的客服非常负责。特别认真地检查账目,把事情完美地解决了。
租车费用和使用费用
这次法国自驾旅行的前半段(以下红线)是1天租金130元(含保险),1.0T动力,油耗约为6.4升/100公里。这个阶段4天共行驶2000公里,平均每公里折合人民币1元(包括加油、通行、停车)。
后半段距离(下图蓝线)为雪铁龙C4毕加索,每天租金450元(含保险),1.6T动力,油耗约8.2升/100公里。这个阶段4天共行驶1900公里,平均每公里折合人民币1.4元(包括加油、通行、停车)。
众所周知,欧洲的街头以小型汽车为主,有人认为这是因为欧洲的街道狭窄。我的观点是,道路狭窄,但小型车和中型车路面狭窄不是重点。我认为主要原因是省钱。第二,停车比较方便。
就此次旅行而言,欧宝小型车每公里1元,雪铁龙C4毕加索每公里1.4元。差别有点大。
如果为家庭开20万公里,车主为了他们的投入会有多大差异?
也许有些人鄙视:可以买车,在乎这几毛钱。
这可能是中西的差异。别人的主流是把茶看作工具。收入与车价相比比我们便宜,但大多数人买了经济车——,没有天窗,没有皮椅,后门经常摇晃车窗。我们还处于把车当成财产,当成宠物的阶段。
1701985523&x-signature=4p3y1OpxMw%2BZm9VEr1uJTnzp11I%3D&index=3" width="640" height="280"/>不仅是买车的观念差异很大,驾驶方面的差异,更大。
在法国行驶了3900公里(中间有一段是在比利时),总体印象是:车速快、守规矩。路上的主旋律是礼让。与我国的车速慢、不太守规矩,主旋律是争抢,截然相反。
法国驾驶见闻之—:守规矩。
干道与支路相交处,往往会有八边形的红色牌子,上面写着“STOP”。这种牌子我国也有,并将中间的英文改为中文“停”。我第一次在国内见到它,大概是10多年前的北京东单路口往西路南。因为此前在国外自驾游时遇到过,知道它的含义——不管有没有车,必须停车瞭望,确认安全后,再起步。于是,好奇地站在路边,看了大约1小时。结果,没有一辆车停下来,其中有一部分,是通过与主路上的车拼抢,强行通过的。
但在以自由著称的法国,所有驾驶者看见它,都会停车。比如下图中的这辆,当时我排在它后面,路口左右一片旷野,视线开阔,根本没车。但它还是停了一会儿,才起步离去。轮到我时,自然也按照要求,停车观望,确认安全才起步。我身后两辆车的驾驶者,也都是这么做的。也就是说,大家并没有因为没车,就自作主张地省略。
当支路有上述停车牌时(下图中的远处隐隐可见),干路上往往会有相应的一个标志:干路先行。两个牌子组合在一起,非常清晰地告诉驾车人,谁有优先权,谁必须礼让。
同样明确优先权的,还有这种情况:路上有障碍,会立个牌子,红色一方需礼让。
其实,这些交通标志,我国都有。但在实践中,我的感受是,咱们的交管部门对车速特别敏感,对路权似乎不那么注重,唯有判断事故责任时,才会充分利用。比如,有一次驾车从海林到宁古塔,那条公路特别棒,但限速非常低。问路时,借机与路边的警察聊了几句,他说,因为这条路两旁村庄很多,主路上的车速太快,容易与村里出来的车碰撞。
或许,这就是中国特色。明明有优先权,却必须提防着违法行为,并付出时间代价。
在法国很常见、但我国没有的交通标志,主要是上面这两个。许多路上都能有,看见它,您就放心地踩油门吧,只要别超速就行。
法国驾驶见闻之二:过环岛。
欧洲许多地方的路口,都做成环岛形式。大路口是“真环岛”,小路口只是在中间画个小圈,就算环岛了。环岛的好处是可以省略红绿灯,也就是说,这是个省钱的法子。
过环岛的规则,与我国交通法完全一样——环岛里的车,拥有优先权。为了明确这一点,他们在进入环岛的地方,树立了“让行标志”——红框白芯倒三角。这种标识我国也有,咱们还在中间写个“让”字。驾车接近环岛时,首先往左看,没车过来才能进环岛。一旦进入,就拥有了优先权,用不着担忧从哪窜出一辆车,放心走就是。
在图尔那天早上,我们从饭店出来,门前就是个环岛,正值早高峰,车很多。我们这边一长溜车,全部耐心等候着,没人从左或从右往前挤,也没有人强行进入环岛。虽然等了很长时间,但心里很轻松,因为大家都在排队,一个个地跟着走就是了。
当然,这种环岛只适合车流密度不大的地方,比如乡村。城市里车太多,无法使用。
在法国的路上,很少见到探头,也几乎看不见交警,但驾驶者都很守规矩,就连咱这非常普遍的随意变更车道,都极为罕见。此外,只要有行人走在斑马线里,车辆必然停住,后车也绝不会按喇叭催促。凡此种种,如果用法国人素质高解释,我不相信。我更相信他们使用的是严格执法,并与经济挂钩。也就是说,违法成本太高,逼得人不得不遵守,绝不敢抱侥幸心理去以身试法。其实,不仅是法国,欧美各国都一样。就连咱们那几个邻居,比如泰国、日本,也是如此。
法国驾驶见闻之三:车速快。
法国的路虽然窄,但车速很快,只有经过密集的居民区,才会出现限速30公里的牌子。其余地方,通常是限速70公里。
如此窄的车道,还时常有弯道与起伏,开到70公里,是咱们之中的一些人,难以做到的。比如,北京立水桥往东有一条沿河路,比较窄,我注意观察过,相当一部分驾驶者走到那,能把车开到30公里就不错了。
如果中间有分道线,限速可能会提高到90公里——不仅是法国,上次在冰岛自驾游,也是如此。但当地驾驶者多数超速10%,也就是说,在如此窄的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一般都是以99公里的速度行驶。
高速公路多数是限速130公里,雨雪天气降到110公里。
就连山区的高速路,多数也是限速130公里,只有弯道多时,才会降到110公里。这一点令我很感慨。我国的山区高速,除云南之外,大都限速100,有的甚至是80公里。
更令我感慨的是,途经隧道,并不要求降速。反观我国,过隧道时要求降速,我认为弊端更大——有的车遵守,有的车不遵守,车速不一致,在川流不息的路上,其实是最危险的。此外,还会诱发隧道内变更车道超车。
包括法国在内的欧美各国,高速路上几乎见不到慢车,大家都把车速控制在略高于最高限速的水平。只见公路上个个飞驰,没有丝毫拖泥带水,看着特痛快。其实,就连市区也是如此。当我走到巴黎一个路口时,恰遇绿灯亮起,一列纵队的汽车,全部加大油门,那阵势,犹如赛车场上的发车。队伍中有几辆菲亚特500之类的微型车,听声音就知道,一定是踩了地板油,因为只有这样,才跟得上滚滚洪流。
这样的画面,每次出境旅游都能见到。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在巴西,满大街破车,桑塔纳2000就是最好的了,可路口的起步速度,是我国同胞难以想象的。有人说,我国道路上以慢为主,到处呈现出慢悠悠,是为了提防行人、骑车人。这话有道理,咱们的交通管理,已经落后到了一定境界。可也不是全部。在路况很棒的地方,许多人的起步,仍然很慢;在路况很棒的高速路上,仍然有不少人,只开80公里。
法国驾驶见闻之四:停车。
法国每座城市,都挤满了汽车。想在街道沿线找个车位,需要很大的运气。
即使偶尔出现了一个空挡,想把车停进去,也需要足够的驾驶技术。比如下图中的这辆迈腾,车头基本与前车贴在一起。
它的车尾,距离后车不过30厘米左右。您想想,如此短的距离,要把车停进去,是不是得需要点儿技术?您再想想,您身边有多少人,根本无法应付这种情况?
停车位虽然很难找,但大家都很规矩。比如,残疾人车位即使空着,也没人去耍“小聪明”。
法国城市里的免费车位不多,绝大多数车位都是要付钱的——车位旁写着“PAYANT”,就意味着此处是收费车位。
此时,您停车后,首先得到附近的机器上,输入车号,选择停车时间,然后投币或刷卡,机器会吐出一张纸条。
然后,把小纸条搁在前风挡下面。您可能会问,要是回来晚了怎么办?看运气。比如,您估摸着1小时能完事,交了2欧元,没想到拖延了半小时。在这半个小时之内,警察没来,您就躲过去了。警察来了,您就得交罚款。
警察随时可能出现。他们挨个检查,发现有违法行为,立即开单。欧美多数是法治国家,咱这的一些做法,比如跟警察争执、跟警察耍赖,您就甭想了,省得把自己弄进法院。
我认为,最稳妥的办法,是把车停进停车场,比路边停车方便得多。在我见过的停车场里,都是进场取卡。这一点比我国落后,咱们现在很多地方都实现了自动扫描车牌。
要走时,来到缴费机前,把停车卡塞进去,按照显示金额,投币或刷卡。停车卡会退出来。凭着它,就能驶出停车场。
在荒郊野外,停车赏景时,记得一定要把车停在白线以外。在川藏公路、独库公路上,我时常见到游客就地停车,这种陋习千万别带到人家的国家里。丢人不说,没准还能吃官司。
法国驾驶见闻之五:服务区。
法国高速公路算不上很密集,但也不少。有些收费,有些免费。收费方式有2种,第一与我国一样,进高速取卡,下高速缴费。第二是走一段,会有个收费站。绝大多数收费站,都是机器,或投币、或刷卡。所以,出国旅游,有张信用卡,很有必要。
与我国相同,在高速公路上,每隔几十公里,会有个服务区。看不懂文字没关系,看图案就知道,这个服务区里,有加油站、餐厅和咖啡馆。
带有旅馆的服务区,一路上很少见到,唯有接近某座大城市时,才会出现。
一般来说,2个服务区之间,往往会有个停车区,停车区里通常只有卫生间。
可见,无论是标志,还是服务区里的服务内容,与我国相比,没什么差异。
如果想找差异,我觉得主要是服务区里的商店,看上去更加琳琅满目,氛围更加温馨。
商店旁边往往是咖啡机,有的1.6欧元,有的2欧元,投币后自取。
服务区里,通常还有面包店,出售面包、三明治、咖啡之类的。有一次我们在服务区吃东西,2个热狗、1个牛角包、一个蛋糕,再加咖啡与可乐,共计18.3欧元,折合人民币约140元。
在另一个服务区里,一份面包卷,一杯咖啡,共计6.9欧元,约合人民币52元。有人说国外物价贵,特指对于咱们来说。对于当地人,与其收入相比,估计跟咱们差不多。但据我观察,服务区里的瓶装水,确实比较贵,服务区里卖2欧元,超市里卖0.5欧元。
法国驾驶见闻之六:加油。
一路上,能见到各种品牌的加油站,油价写在入口处。我租的车,加油口标明95。而在不同的加油站,95油有的是1.43欧元,有的是1.6欧元,比较多见的是1.5欧元上下。
在城镇周围,多数加油站都没有工作人员,一切自理。在公路或高速公路沿线,如果加油有问题,可以到商店收银台寻求帮助。我就遇到过,曾有一度,加油机不认我的信用卡(本文开头时提到过,此行我的信用卡出了点儿异常),在无人加油站无法加油,于是驶上公路,在服务区里,跑到商店交现金。
信用卡没问题的话,都是先选择加油种类,然后插入信用卡,机器确认后拔出,提枪加油便是,加完,机器会自动扣款。
总之,在境外自驾游,虽然有一番乐趣,但首先要确认自己的车技与车德都没问题。
如果平时倒车入库一塌糊涂,遇到窄路不敢开快车,遇到行人没有礼让的习惯,遇到排队的第一个反应是加塞,最好别去境外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