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甲醚是地下诺亚短,河豚快要爬上来的时候了。(萧伯纳,河豚,河豚,河豚,河豚,河豚。)
每年春天是河豚(河豚的别称)在海里逆流在河里产卵的时候。凭借这一自然景观,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这个季节的夏装上留下了千古家具。
在现代社会,康福是昂贵的高级水产品,肉味新鲜,口感柔软,营养丰富,被称为“料理皇冠”。
之所以称它为“棺材”,不仅是因为好吃,而且比其他水产品更难烹饪。
卵巢、肝脏、肾脏、眼睛、血液都有剧毒,吃的时候不合适或误食,庚子中毒,仲子丧命。
现代大文豪王蒸汽发出了“60年来出了旅日汉,拼死不吃夏福”的吃东西式的慨叹。
开腹的卵巢、肝脏、肾脏、眼睛和血液都含有剧毒。图源:中国海洋食品网
迎来清明前后,福建省漳浦县佛潭镇东汉村村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河豚销售旺季。在这里,数千吨狗装被向东旅行的货船运往日本和韩国,被北上的货车运往全国各地,出现在世界大食客的餐桌上。
张浦县佛潭镇东汉村夏福基地养殖的夏福。图源:张浦新闻网
佛潭镇东汉村位于福建漳浦县东北面,三面环水,一面环山,拥有9.7公里南金三角海岸线,拥有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是名副其实的渔业大镇。
东坂村,以河豚样式闻名。这个面积只有4.5平方公里的小渔村,拥有1万多亩的河豚养殖场,1000多吨的年产量,1亿韩元以上的年创收业绩,成为全国最大的河豚养殖基地,被誉为“中国河豚第一村”。
东崎村稻秆养殖场图源:闽南日报
01
是不知名的“虾村”
二十多年前,东汉村还只是一个以养殖虾为主的小渔村。
这里海洋和淡水资源丰富,水产养殖也是村子的重要产业,但当时整个佛潭县没有几户人家养殖翻车鱼。
第一,由于市长/市场需求不大,当时养殖的狗装只能卖给日本,日本只进口82件以上重量的狗装,小狗装根本卖不出去。市场小
了,自然也什么人养。第二个原因,其实不用过多介绍,河鲀作为一种上市有争议、入口有风险的特殊水产品种,从鱼塘“游”上老百姓的餐桌,其过程之曲折艰难可想而知。
怎么养出品质合格的河鲀?
再怎样扩大市场,将养殖河鲀销售出去?
想要发展河鲀养殖产业,这两个横在村民面前的问题不得不解决。
东坂村成片养殖池 图源:漳浦县融媒体中心
1992年之前,东坂村养殖的的水产品种有对虾、花蛤和河鲀,都是分别放在池中单独养育。其中,对虾是当时村民的主力养殖产品。
市场行情总是瞬息万变的。
1992年,市场上的对虾价格一路走低,东坂村的水产经济遭受到不小的冲击。
虾卖不掉,河鲀更没市场。当地的村民干脆把卖不出去的小河鲀放进了养虾池。“河鲀是虾的天敌,把河鲀和虾放在一起,无异于把虾当成河鲀的食物。”当地的村民介绍说。
没想到,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村民们竟发现了2个意外之喜——与河鲀混养在池子里的虾不仅没有被吃光,反而越长越健壮;而原先个头偏小的河鲀,也都长得异常肥美。
东坂村河鲀养殖户向池里投食 (谢贵明/摄)图源:漳浦县融媒体中心
原来,因为虾池中有天敌河鲀的存在,小虾们不得不在池中不断逃跑,体弱跑得慢的虾,则会被河鲀吃掉。
这样一来,能在河鲀口中存活的虾,各个体格健壮;而河鲀也因为有了天然的口粮,不少河鲀的个头都能超出口标准,再也不是原来养不大的小河鲀。
往后的4年里,村民们纷纷开始模仿、尝试这种新型的混养模式,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1996年,几个带头养殖河鲀的村民们进一步摸索出了河鲀、对虾、花蛤混养的“立体生态养殖”体系,鱼苗的成活率翻一番,平均每亩养殖池增收2000元,最多时甚至5000元(注意,这是1996年的5000元)。
2000年前后,这一模式开始在佛昙镇全面推广,看到利好的村民们纷纷效仿,佛昙镇也随之成为省内河鲀育苗量最多、养殖面积和产量最大的地区,当地养殖河鲀的产量也进入了增长的“黄金时期”。
图源:中国水产频道
据【2016-2019年中国河鲀海水养殖产量分布区域】调查数据显示:
我国河鲀海水养殖区域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其中2019年福建省为10024吨,是唯一海水养殖产量超过万吨的省市,占全部河鲀海水养殖产量的57.37%,为主要的河鲀海水养殖省份,远超其它省市。
省市 | 2017年:吨 | 2018年:吨 | 2019年:吨 |
福建 | 8862 | 9572 | 10024 |
山东 | 5158 | 3750 | 2750 |
河北 | 1904 | 1988 | 2081 |
辽宁 | 3450 | 2922 | 1993 |
广东 | 4846 | 4637 | 407 |
江苏 | 183 | 185 | 191 |
天津 | 27 |
资料来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智研咨询整理
2020年,福建省漳浦全县河鲀养殖面积8万多亩,年产量8000多吨,年产值近10亿元。其中,佛昙镇为全县的河鲀总年产值贡献了75%以上的力量。
而东坂村更是佛昙镇的河鲀第一大村,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养殖河鲀。
佛昙镇养殖的每4条河鲀,就有一条来自东坂村。
02
既满足日韩人胃口,也让中国人安全尝鲜
在东坂村,村民们只管大胆放心地养,完全不为河鲀销路发愁。
“昨天刚装了4车近10吨的河鲀成鱼销往扬中、靖江。”养殖场工人们忙得不亦乐乎,在东坂村,大量河鲀被销往全国各地。
可是,在此之前,东坂村的河鲀大多数被日韩两国进口,被吃进外国人的肚子里。
尤其是日本。
日本人每年会吃掉10000吨河鲀,在河鲀旺季,每公斤河鲀要花上2000元人民币。
而中国作为对日本河豚出口量最大的国家,每年约有4000吨左右的河鲀飘洋过海进入日本水产市场。
图源:中国水产频道
日本人、韩国人喜欢吃的河鲀,中国人为什么不敢吃呢?
症结在于两个字:有毒!
想要一尝河鲀的鲜,并不是张张口这么简单的,宰杀、烹饪河鲀,是一项极具技术含量的工作。稍有不慎,危及的是食客的性命。
厨师熟练的宰杀河鲀 图源:哔哩哔哩“爱吃的Daniel”
为了能安全地将河鲀端上中国人的餐桌,东坂村的村民可谓下了一番苦工。
2013年,戴庆阳等河鲀养殖户在县、镇领导的带队下到江苏考察河鲀产业。这趟考察,他们发现了河鲀餐饮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
戴庆阳意识到,想要带动整个东坂村河鲀养殖业的发展,必须立足于产品优势,突出河鲀的美食特性,通过美食产业来带动养殖产业的发展。
图源:漳浦县融媒体中心
于是,戴庆阳和戴云峰等几人自掏腰包,捐了几万元,从江苏请来老师在东坂村开展专业河鲀宰杀和河鲀控毒烹调技术。
课程结束时,全村有60多人通过这个特殊的培训班,获得食用河鲀宰杀、烹调的资格证书。
佛昙镇河鲀协会会长戴云峰(右一)等人共同牵头组办河豚控毒烹调培训班 图源:中国河鲀烹饪网
如今,在东坂村有一条数百米的“河鲀美食一条街”,街上有20多家河鲀餐馆供食客选择,各家掌勺都经过严格培训,持证上岗,保证让食客品尝到美味又安全的河鲀美食。
每年清明期间,慕名来东坂村吃河豚的人更是络绎不绝,不仅有来自厦门、福州、广东、江苏、上海等省内外游客,甚至还有日本、韩国的客人专程来吃河豚宴。
戴庆阳在向顾客展示鲜活的河鲀 图源:浦县融媒体中心
03
小渔村变大产业园
如今在东坂村,河鲀的价值开发已不局限于餐饮业。
早在2018年,位于东坂村的福建森海食品有限公司,通过中国渔业协会河鲀鱼源基地备案,成为全省首家通过备案的企业。
这张河鲀养殖业的“身份证”让佛昙镇的河鲀产业开始大施拳脚。
河鲀鱼丸、鲀鱼饺、河鲀酒、河鲀护肤品……一系列河鲀衍生品被相继开发出来,销往全国乃至全世界,受到了市场的一致好评。
佛昙镇河豚协会会长戴云峰,在河豚产品展示专柜前讲解。图源:中国河鲀烹饪网
消费者甚至还可以通过扫描河鲀产品包装上二维码,直接查询到河鲀产品的产地、生产企业、相关负责人等信息。实现“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究、产品可召回、质量有保障”。
上市的河鲀都能在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网上查到原产地。图源:水产养殖网
如今的这条小河鲀,已经作为东坂村一张响当当的名片,它不仅为佛昙镇东坂村带来了财富,更聚集了人气。
戴庆阳说:“不少年轻人看到家乡发展得好,都回乡开起了餐饮店、民宿。别村都是人口外流,我们村的人口不减反增,现在已达一万多人。”
图源:中国河鲀烹饪网
现在,走在东坂村街头,随处可见河鲀元素壁画、雕塑,村民们亲切地把它称为“致富鱼”,这只小河鲀也带领着东坂村村民奔向了越走越宽的发展大道。
超级乡村研究所
东坂村综合评分:
部分图片素材来自于网络,参考资料:
《“中国河鲀第一村”养成记》
《年产量3000吨、产值近3亿元,这条河鲀终于走出了“正名”之路》
《“云端秀”火热漳浦河鲀业,“带头人”实至名归“'戴'头人”》
《东南花都最耀眼的明星——东坂河豚》
《2019年中国河鲀养殖种类、养殖模式、养殖产量区域分布及主要企业分析[图]》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