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丁市罗平镇有一个叫张江法的地方,那里被博雅、青山包围,一架渡船横空飞机绵延10里,非常壮观。站在渡船上,可以看到滔滔的水在阳光下灿烂地发光,不停地流向远方。这就是号称“人工天下”的长江派渡口。从10年9月干旱到今天的水环金银湖,大米堆满仓库万里,长江派水道见证了罗静人民美丽家乡的蝴蝶变化。
“山上不长草,黄色的泥往下掉。为了保护老命,全家都逃到了外面。”这是一首描写罗定“十年九旱”的民谣,在新中国成立前在罗定地区广为流传。罗静位于云开山和云云云山之间,拥有广东最大的盆地。国内有多条河流,但自然水源分布不均,河流的高低大大下降,维修设施不足,旱涝不断。干旱和洪水就像恶魔徘徊在罗定大地上一样,成为罗定人不可挽回的痛苦回忆。为了谋生,很多罗丁人成群外出,外出远行、当兵、行医,这就是当时人们常说的“三排”。
新中国成立后,当时罗政贤委动员群众进行水利建设,以“引、结、结、瓜”的方式解决了罗政贤大部分农田用水问题,但中部干旱和缺水仍然很严重。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建设能够满足农业灌溉的水利设施。罗政贤委经过多次调查,听取了多方意见,提出了建设长江派水道的构想。
1976年11月,开始建设长江波浪水道,工程一开始就面临很大困难。资金不足的是横亘在建设者面前的大山。长江派水道建设预算超过2000万韩元,比当时罗正贤两年的财政收入总和还多。为了节约费用,建筑商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道路自修、工具自建、水泥自建、炸药自建。为了修建水渠,建设者们无私奉献,流血流汗,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1979年10月31日,花绿坑丘堂大坝发生坍塌事故,6名年轻生命永远离开。困难和牺牲吓不到坚强勇敢的罗正人。他们正在前进,攻克坚难,为建设渡口而奋斗。1981年2月,4年零2个月,1500多个日夜,4万多名建设者用自己的血汗,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建造了战场5200米的“人工天下”。
最近出版的《中国长岗坡》本书包含了人们在通水时的快乐场面。“村里所有人都脱掉鞋子,卷起裤腿,光着脚坐在吊槽边上,直到祖祖辈辈走不动的干旱今天结束,都要用脚接受水洗礼,有些顽皮的人这样说:一个盲人老人被扶着来到现场,有人说看不见你的眼睛,你来干什么?他说我是来听水的,所以把耳朵贴在槽壁上仔细听。就是他,先报了水的消息,接着说水来了,水来了。果然,不远处的上游传来了另一个村民的欢呼声,接着水道哗啦啦地涌进来了。”只有几句话,当时人们欣喜若狂的场面跳到了纸上。
自1981年通水以来,长江派水道每年将近4亿立方米的河水输送到金银河水库灌溉8万多亩农田,保障了罗定市和乡镇50多万人口的生产生活水,旱涝灾害频繁成为历史。生产生活用水得到保障后,罗静开始加强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和管理,水土保持,过去的硫酸变成了绿水青山。罗静的林业走出了生态林和经济林紧密结合的特色道路。经济林基地包括肉桂、竹子、松香、山茶等,已成为广东省著名的林业特色产业,肉桂、蒸笼等也成为国家地理保护标志产品。
罗定的水稻种植业也发展迅速,五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雅赞美”、“集龙美”、“青州美”等优质大米品牌声誉广泛,罗丁成为名副其实的“广东粮仓”。自2012年以来,罗丁每年都举办盛大的稻节,迄今为止成功举办了6次。罗静稻已经成为罗静的响亮名片。“过去几十年没有稳定的水利根治干旱,也没有长江坡路工程建设,今天哪里有罗亭稻香四处飘散?”罗丁市一位干部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2016年2月,国家林业局同意罗正金银河水库湿地开展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工作,金银湖湿地公园成为全省15个国家湿地公园之一。金银湖湿了
地公园以金银河水库为核心区,拥有云桂山观湖、金银湖云海等美景,已成为罗定知名的观光休闲景点。罗定市还依托长岗坡渡槽建设党员教育基地,并在渡槽下的双莲村开展新农村建设,打造特色乡村旅游线路。从金银湖湿地公园到长岗坡党员教育基地,罗定市将传承红色基因的教育基地与市民休闲旅游观光的胜地融为一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得到了充分体现。罗定优良的生态、优美的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商来罗定投资创业。1995年,雅达电子有限公司落户罗定,20多年来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生产线越来越先进,产品越来越丰富,带动了罗定社会经济发展。继雅达电子落户后,中顺洁柔、一力制药、微容电子、华耀科技、铨欣集团等大批知名企业纷纷到罗定安家落户,罗定产业转移工业园已初步形成高新电子、日用化工、机械装备、生物制药四大产业集群,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时光荏苒,三十多年过去了,长岗坡渡槽的河水依旧奔流不息,哺育着罗定大地。而它脚下的罗定大地,已换了模样。
来源 | 云浮发布
责编 | 江夏
值班主任 | 覃俊杰
投稿/报料 | 157412364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