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新冠疫情的冲击和国际环境的动荡,燃料价格持续上涨,驾驶费用上升,车主们抱怨不已,决定转换旅行方式。(Northern Exposure)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渐兴起,“电动车”成为燃油车的替代品。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更是高速发展,产业规模有望再次创下新高,成为全球汽车电动化的领头羊。
新能源汽车在整个汽车市长/市场中的份额已达到19.3%,累计销量同比增长了1.5倍。发展势头良好,但也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大众最担心的是新能源汽车在“电力”方面的技术突破。关于新能源汽车高速上来,跑多快合适?
第一,电气所有者不愿提及的痛苦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普及已突破千万辆,累计金额达1033万辆,2022年第一季度累计销量更是达到125.7万辆。在相应的充电桩建设方面,各种充电桩的累计数量约为49万台,同比增长近4倍,整个产业呈现出旺盛的趋势。新能源汽车市长/市场环境稳定,竞争有序,燃料成本不断上升的现在,更多的消费者想购买纯电动车,但“痛点”也非常明显,核心技术问题就是动力电池系统。这是系统工程。(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电池的功能和安全性不仅仅是原材料的质量,还有电池组、动力系统、车辆等庞大的组织体系,所谓的“一发全身移动”,稳定强大的电池系统,能够支撑“远距离”驾驶。
充一次电后,电动驾驶有多远?能顺利通过高速吗?沿途充电站够吗?这些都是电动车消费者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大多数车主不愿提及电池电量的弱点。
二、如何解决高速“用电”
与燃油车相比,新能源车的优势大概集中在环境、经济方面。但是新能源车由于燃油车的普及范围不广,加油站所在的地方不一定有充电桩。这是很多车主在选择更换新能源车型上犹豫不决的地方。那么,在长距离或高速行驶时,新能源汽车的用电问题该如何解决?
1.首先要从车主购买新能源车型的角度出发。新能源车与在市区买菜代步和高速走不同,同样,如果没电,高速解决比较麻烦。要从根本原因解决问题,在购买车辆时要优先考虑续航能力强的车型。换句话说,如果自己汽车的续航性能足够强,就不必“努力”思考填充的桩的位置。(汽车)。
事实上,市面上的新能源汽车已经有了令人满意的续航里程。经常跑高速的车主在选择车辆时可以考虑更多。
第二,驾驶过程中对电量的控制紧随其后。车主在长途旅行时必须检查电力是否充足,能否达到预计里程等。上高速前,车主朋友们必须提前规划行车路线,在途中规划充电桩的位置,避免中途没电,但找不到充电桩。
开新能源车出门的既定路线没有充电桩,建议改变路线或直接更换燃油车辆,以确保安全。随着新能源车的普及,各地的高速服务站也在积极扩展新能源车的充电桩,相信未来新能源车的“充电问题”将日益改善。
第三,高速跑步再快也不合适
早在2017年,就有明确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纯电动车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在90Wh/kg以上,补贴为120Wh/kg以上的1.1倍。这充分说明了电池的安全性与能量度密切相关,找到理想能量密度的电池,保证“超高速”的能量需求至关重要。
马达的耗电量与旋转速度成正比
比,简言之就是“开得越快掉电越猛”。意味着每多行驶一公里,电能就会以2.0的系数迅速下降,如果里程约有100km,有可能消耗掉近200km的电量。为了维持电量,许多车主根本不敢提速,而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新能源汽车企业,在测试新能源车续航能力时,都是以均速40km/h来衡量。首先考虑到新能源汽车驾乘者的人身安全,以目前技术研发水平,暂不建议用在200km以上长途,可作日常代步工具,在城际之间往返,合理车速控制在40km/h左右,过低会折损电机的使用寿命。众所周知,高速路段不允许车速掉到60km/h以下,以此为标准,电动车车速不得过慢。同样的,过高的车速也不适用,新能源汽车电能的消耗与电机的转速成正比,车速过高,损耗的电能将直线上升。实在需要通过高速路段,也保证靠最右侧车道行驶,以不超过80km/h的速度慢速行驶。当今快充体系已经在不断完善,但是鉴于新能源车“充放电倍率”不太稳定,快充体系又十分繁杂,更需要对里程数精准把控。
总结
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国内的新能源汽车行业近年来更是备受瞩目,具备广阔的市场空间,前景一片向好。但不可否认的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尤其是在充电基础设施结构供给、核心技术的突破、市场流通服务体系的健全等方面,不断遭遇发展瓶颈。作为消费者,更应理性消费,不要盲目跟风,应结合自身实际需求,妥善做出选择。不必提心吊胆上高速,对于上下高速就找充电桩,假期排队充电,就可能需要数个小时,这样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如果你是车主,会做出怎样的判断呢?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