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文化观光部报道说,中国将根据全球疫情发展情况,及时研究出入境旅游开放方案。停了近一年半的跨境旅行再次燃起了希望的“火花”。如果能等到有条件的重新开始,明年国内夏季巡演能否成为西北目的地的“主舞台”?
随着每年夏天旅游旺季的到来,前往大西北,一览“沙漠孤独,长河落隐”的美景,体验着不同的风土人情,又成为今年夏天旅游的最大亮点。甘肃、宁夏、内蒙古、新疆.赏花西北目的地成为各旅游企业和游客自由旅行的主要选择之一。
但是,尽管在与西北油商的对话中受到了多年的推崇,西北目的地并不是“躺着就能赢的”市场,而是被“从美到爆炸”的视频和照片吸引,但体验到了服务和受到打击的“霸兴归化”,修炼内心。
1、“冷热”不均的西北旅游市长/市场
今年夏天是后疫情时代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暑假,大众旅行的热度提高,西北成为最受欢迎的国内旅行目的地之一。旅游平台数据显示,夏季大西北目的旅游商品预订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倍以上,创下了5年来的最高值,90后约占6成,预约增长率最快的第一位。
为什么《西北》能得到大众的关注,一方面疫情加速了国内游戏迭代,各种热门综艺、电视剧也带动游客去西北旅游打卡。例如,《亲爱的客栈》是黄河宿集,《山海情》的热播使闵宁镇、宁夏葡萄酒等迅速发展,自驾热度逐年升高,游客不愿意在人口密集的旅游胜地扎堆,人口密度低的西北地区在网上打出红牌。
唐凯所在的宁夏通自驾车俱乐部主要是宁夏、内蒙古、甘肃、腾格里、巴丹、阿拉善英雄会、宁夏黄河宿舍、66号公路等热门路线,体验回族文化、裕固族文化、蒙古族文化等。
“我们的路线相对来说是西北旅行中比较小的一条,现在是旅游旺季,但销售情况没有想象的那么高,对我们来说只能说是正常情况。一方面,我们的产品观众主要针对小众、中级,另一方面,因为客户群体相对较小,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调整产品体验,所以会产生影响。”唐凯谈到了文旅。
他进一步说,西北旅行近两年不是“火”,早在四五年前,敦煌、七彩丹霞、青海湖等就是大阪目的地。疫情后热度持续上升,主要是因为大家的关注度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由于疫情的原因,很多旅游计划都“泡汤”,在这个暑假里有“报复性旅游”的想法,近年来中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有所好转,不再是沙漠铺天盖地、人迹罕至的地方。而且近年来,受网络短视频宣传的影响,无形中流量暴露也增加了,大家对西北旅游产生了兴趣。
与唐凯不同,意想不到的生活旅行主要以定制业务为主,创始人小南在接受文旅采访时说,西北是相对固定的路线。像新疆大患和清肝患,基本上有固定的路线,据说自古就已经推出了这条线。目前大部分意想不到的产品都是季节性推荐的。像现在这样是西北旅游的旺季,所以根据市场的需求,产品会被推得更多。目前,顾客对新疆、西藏的询问量将更多。
“人们不再追求千篇一律或大众化的走马观花体验。用户倾向于追求丝绸之路一样的深度和个性化体验。在比较文化、更深、住宿体验上,更独特的路线、敦煌、自然景观或文化遗产越来越受欢迎。”另外,西北旅游热度高,一方面这赛季西北地区风景优美,暑假也是这个时间人多的原因,人多意味着体验度差了一点。
2、流量怎么受得了?
近年来,西北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青海、宁夏、甘肃、山西、新疆共同建立了西北旅游合作区。数据显示,2013 -2019年大西北旅游接待人数逐年增加,2019年大西北整体旅游为15.75亿人,是2013年的三倍。马蜂窝旅游联盟腾讯文旅发布的2021年夏季《旅游蜜蜂乡标》也表示,国内热门目的地涨幅在前10位的城市均超过100%,其中主要是西北地区城市。在各种因素下,西北成为了“炎热的选择”。
om=article.detail&_iz=31825&index=2" width="640" height="427"/>大热之下,西北的旅游产业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酒店住宿环境较差,配套设施也不完善;有的商家会在旺季抬高价格,服务却不好,价格与价值不相匹配;此外,部分景区会乱收停车费,甚至有的景区无法承受爆发性的游客增长。
“口碑对于旅游业而言十分重要,不应该只看到眼前的火热,应该从长远去考虑。景区想要大力发展旅游,服务要跟得上,应该提供更加人性化管理与服务,制定科学合理的分流引导方案,优化消费体验;其次是在宣传上,除了知名景区,其他小众的景点也应该有更多曝光,让游客有更多的认知。同理,也要注重住宿方面的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小楠如是说。
同时,汤凯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景区不能够做“一次性服务”,在整顿行业乱象时,还要有自己核心或过硬的旅游资源和内容去做支撑,找到自己的定位。例如西北地区都有的沙漠,如何找到其中的差异化,因地适宜这才是应该思考的问题。其次,营销的差异化。以宁夏为例,近些年来宁夏一直在探索旅游资源的定位,从“塞上江南”到“来宁夏旅游给心灵放个假”,再到“星星的故乡”,向游客释放出信号:宁夏适合休闲度假,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也改变了宁夏在人们心中的固有印象。
他还讲到,可以利用网络热度、影视IP等对于目的地的宣传,去做裂变效应。比如2020年青海的东台吉、2021年新疆的独库公路,当网络宣传陆续吸引游客来打卡目的地,当地的主管单位以及景区应该积极去完善配套设施,增加景区的内容以及后续的产品服务,以此达到持续性引流的效果。
对此,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研究院副教授吴丽云分析,网络宣传带来最大的帮助就是随着客源的导入,将会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有助于提升当地企业发展质量;对于提升西北部地区的旅游产业和关联产业发展,优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旅游的富民效应,也有助于带动当地老百姓逐步依靠发展旅游更加富裕。
3、留给西北旅游的“红利”还剩多久?
事实上,西北部地区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人文资源都有其独特的吸引力,受到关注也是情理之中。据携程数据显示,大西北各省省会城市最受游客欢迎,接待人次在全省占比高达4-8成,其他城市旅游活力仍待激活,未来大西北地区仍有很大旅游发展潜力和空间。
但需要注意的是,西北游在近两年大火,与出境游停摆,游客失去了境外目的地选择权有很大的关系,那些爱玩、会玩、追求独特与高端体验的消费群体在疫情期间向国内市场回流,在国内寻找可以代替的、同等品质的游玩目的地成为了一种趋势,也推动了如西北这样曾经的小众目的地被发现和加速崛起。未来出境游一旦重开,国内如今呈现的旅游热潮,还会继续向上冲刺吗?也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对于如何抓住眼下国内游市场的机遇,促进目的地长久的发展,吴丽云表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进一步优化本地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为来访游客提供尽可能丰富的旅游体验,形成良好的口碑效应;
二是做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保障,从内外部交通、道路、厕所、游客集散中心等入手,为游客在目的地的出游提供便利;
三是做好市场监管,避免因游客的大量涌入,导致当地企业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发展,保障西北旅游的旅游品质。
小楠表示,出境游封闭后,高端消费人群回流,对于定制游而言是很有益的,未来在产品设计上会主要偏向于高端群体,并用优质的服务体验吸引这批客群。而且这两年正好是国内发展、提高旅行质量的一个好时期,所以还是会看重国内市场的发展,更加注重目的地中国文化内涵的发掘,专注提升线路产品的服务和体验,打造差异化的线路产品,升级玩法,打造高级感。
然而,谈到对于未来市场的期待,在她看来,未来旅游市场还是一个向上的趋势,毕竟市场是在不断扩大的,而且会扩大到更广阔的一些领域,相比传统旅游会出现更多新鲜的玩法。伴随市场更新迭代,消费者更加注重精神方面的追求以及自身体验与享受生活,未来这一趋势还会继续延续下去。而且市场上可玩的领域也越来越多,市场会越来越大。
汤凯也认为,未来从消费人群上面来看,中高端的市场会有一个很大的潜力;从旅游目的地上来看,西北游肯定是会持续“火”下去。“从我们自身而言,因为我们主要做小包团和自驾游,未来市场空间还是比较大的,随着疫情常态化,用户会更加喜欢私密性高、小众的空间出行方式,如果要做中高端的市场,就需要研发出更多的小众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未来肯定是发展潜力巨大,充满信心的。”
此外,他觉得未来旅游市场会更加细分领域,这就需要企业加速转型,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以及领域,深耕垂直细分领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去分一杯羹,而不是说是在茫茫大海去寻找一条鱼。
暑期已经到来,根据携程数据显示,今年7月1日到8月31日期间,跟团游和自由行订单较2020年同期增长10倍以上。7月初,航班管家发布《2021暑运预期数据报告》,显示2021年全民航暑运计划航班总量967745架次,同比2019年提升2.88%,同比2020年提升近38.07%。而接下来的九十月份,也会是一个旅游旺季,对于旅游业者而言,或许是一个发力的好时机,西北游未来如何能够走得更长远,闻旅也会持续关注。
(配图源于摄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