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郡警察队
关注军警营公众号
读更多的军味文章
作者
提到 右翼观大家都知道,但平坦的关卡鲜为人知。
地处广西凭祥市的平而关是南疆边防要塞,与友谊关、水口关合称“桂三关”。从凭祥有经平而关到越南的二级公路,1056号界碑就立在这条公路的中越边界上,如今的平而关已经成为广西崇左市和凭祥市重要的国家二类口岸。蜿蜒的平而河横隔于中越边境线上,并从越南流入我国境内称之为左江。平而关不像友谊关有明显的标志,站在附近的山顶俯览平而关只是几座山间的通道。1950年解放战争期间发生在南疆的最后一场战役就是平而关战役,解放军全歼国民党部队六千余人。
如今的平而关是重要的边贸口岸,主要是通行运输车辆,二级公路过了平而关进入越南境内路况就变得很差,口岸附近还建造了不少仓库。居住在边境的居民条件相对还较差。但往来中越边境城市还是比较方便,边民只要凭一张边民证接受边防检查即可出入境。
平而关战斗简介
时 间:1950年2月1日
名 称:平而关战斗
参战双方:我方: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45军134师 。敌方:国民革命军第17兵团100军军部及19师、197师残部。
地 点:广西壮族自治区——平而关
1950年2月1日,中国人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45军进行平而关战斗。广西战役中越境外逃的国民党军第17兵团残部7000余人在兵团司令刘嘉树指挥下由越南高平地区回窜广西,企图经海路逃向海南岛。经过精心谋划,第四野战军第45军134师在平岗岭和平而关一带设伏待机,并以突然动作包围该敌。经过7天6夜激战,全歼逃出国境后回窜于中越边境的白崇禧桂西残部和国民党军第17兵团团部、第100军军部,第19、第197师,共6715人,俘兵团中将司令官刘嘉树等将级军官9名;缴获火炮44门,各种枪2341枝(挺)。这是解放战争中广西南疆的最后一次战役,史称平而关战斗。
1950年2月,-股7000人的国民党军队由越南从水口关回窜广西境内。黄永胜受命迎战。1950年2月1日半夜,南宁市邕江边,植物路,广西军区大院。门口,两名哨兵胸前斜挎着冲锋枪,在门内门外灯光交叉照射下,挺身站立。院内作战室,明亮的灯光下,整一面墙上挂着广西──越南边境大比例尺军用地图。屋里坐着一圈的人,几只香烟冒着裊裊清烟。
时任十三兵团司令员兼广西军区第一副司令的黃永胜,一身黃色的军装,胸前佩带中国人民解放军胸标,沒戴军帽,头发向后梳理,露出宽阔的額头,削瘦的脸颊带着征战未消的烟尘。他正用镇定而自信的语调通报敌情.下面坐着广西军区及十三兵团主要领导张云逸、莫文骅(兵团政委及军区副政委兼南宁市军管会主任)、李天佑(军区及兵团副司令员)与彭明治(军区及兵团副司令员)等人。
据凭祥市人民政府的报告和边境我军45军134师报告,潜逃越南境內之敌17兵团残部,由水口关回窜国境,数千余人,装备精良。守备水口的45军134师400团一个排竭力抵抗后,下落不明。黃永胜的声音有些凝重。根据45军这个排派人向师部报告,他们与敌发生激战数小时后撤离阵地。据悉,敌美式装备,兵力较大,但士气不高。当时黃永胜已接令,准备到中南军区去领率全军战略预备部队。他说: “敌人送上门来,求之不得。等打完这一仗再走吧!我想还是老办法,放进来,关门打狗!这一带是45军的防区,我打算就用45军打这一仗。
这个刘嘉树最滑头,从湖南退到广西,又从广西窜到境外,一直避开和我们作战。用我们广西的话说,点灯籠还找不到他呐!李天佑说:这年的春节因历法原因较晚,这时距农历新年还有25天。从连年战乱中新生的广西各族人民,正准备欢渡解放后第一个春节。现在,南宁市处处开始现出岭南节庆的特色,加上共产党人特有的喜庆方式,通街满巷灯彩相辉,旗色抢目,节庆的气氛渐厚渐浓。笑声与自信正在回到城市之中。
永胜,作战你唱主角,45军又是你的老部队,后勤支援与地方上各方面的配合由我们来搞。目前应先派出侦察分队,跟踪敌人查明动向,核实番号人数。我们这次用他们来包一个过年大粽子。永胜、文骅、天佑,你们意见如何?” 张云逸说。“今天下午,我已令驻守龙州地区的400团团指挥所及一部兵力,由团长董占林率领,向水口关抵近指挥增援。该团已派出侦察分队,力争尽快查明敌情。黄永胜用手指在地图上点了一下。“我即告訴左右江一带游击队和地方党、政干部,发动群众,密切配合。”莫文骅立即补充。“白崇禧看我们‘炒粉’(指剿匪)过年小气了,结果送来块大肥肉。”李天佑操着他南腔北调的口音说。
黃永胜:“就这么定了。张司令,你们回去休息。兵法说:‘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这仗一算,必胜无疑。但狗急了才会跳墙,我们还要好好算他一算。我与司令部的同志们熬个夜,搞个保你们满意的作战计划出来。”黄永胜与兵团作战部门人员,俯身在作战沙盘和摊在桌面的作战地图上,来回观察思考,比划測量。站在作战室中的黃永胜,浑身爆发出凛烈的杀气,一脸严肃,腮帮子咬得紧紧的。他想一想,又到沙盘和地图上看一看,用左手环过腰间托住右肘,右手托住下巴,盯着沙盘上某一点静思良久。
黃永胜判断,敌从水口关进来的目的,一定是要避开越南那边由人民军控制的地区,和不利行军通过的地形,企图从境内通过,到另一关隘再次出境,好在越南境内取得更理想的位置。从地理条件上讲,最大可能是,来敌的目标指向平而关。当然敌军是流窜进犯,意在窜出,惊弓之鸟,也会乱窜。而最理想的战场也正是平而关。所以这一仗,待敌候敌,先松后紧,敌动我动,悄悄收拢,一步步套死他。他的第一步计划是放开水口关内的阻击.放敌人进来,然后将平而关等各关隘封死,闭敌于境內歼之。他又反复比对着水口关至平而关的地形条件,和附近45军驻防情况,认为完成战斗并不需要调用太多部队。兵法云水无常形,兵无常势;兵宜因地而战,因势利导。现主场对敌,装备相当,但地利与士气上的敌我差距,可不是一点点。对付败军焉用牛刀?所以围歼这几千人,他并不准备在兵力上采用压倒性的部署。他对手下45军首先知己。
广西战役后,45军由134师负责南宁、百色地区剿匪和保卫边防任务。134师是原八纵23师。平而关就在他们的防区,部队离预设战场最近,而且来敌虽然装备精良,但终归是败兵之流。他认为使用134师完成全部作战任务已足夠了;就是134师也用不着全力出击,那太看得起这帮残兵败将。对敌刘嘉树兵团残部,早在湖南就想打他,却被他跑了,所以对这个对手早就知彼。一战而胜当无疑问。凭多年的作战经验及技巧,算敌算己,算败算胜,他决定从134师三个步兵团编制内,只抽调若干营级部队完成作战任务。参战各团仍留下相当兵力于原驻地待敌,如敌出现其它状况,手中仍有后备招数。
黃永胜于2月2日凌晨1时下达了第一道作战命令:令134师400团派出侦察分队,尾随敌踪,监视敌动向。然后再令400团放开水口关阻击阵地,放敌入境。同时400团以部分兵力,抢占平而关要点,封闭边界。以一个连在水口关往平而关途中大青山设伏,杀伤及迟滞敌人。团应采取远距离分进合击。迷惑敌人,誘敌深入,一定避免过早使敌人发觉我军企图。参战部队注意隐蔽监视敌人行踪,抢占有利地形,查明敌之动态,截击敌人逃往越南境内之路。还要准备在无援的情况下独立作战,打一场硬仗!所谓圆师必闕,那是面对坚阵强敌才用的战法,这次他不准备给刘嘉树一个闕,非要包而歼之不可。他有这个把握,但也决不轻敌。我军未奉中央命令,不得越出国境。这是兵团给参战部队下的一条政策底线。
水口关回窜之敌,正是国民党白崇禧第17兵团100军军部和所属19师、197师残部,近七千人,美械装备。正如黄永胜的判断,该敌奉白崇禧之命,想取道平而关,再度潜入越南境内,从法国控制的越南北方,逃往海南岛或台湾。自崇禧策划这一阴谋的电令,入境后不久即被我军缴获。这道发给夏威的电令说:共敌军尾随攻越,则成国际复杂问题,美国不能坐视,于我有利。原来刘嘉树率17兵团残部在解放军追击下,仓皇越境,逃入越南境内的坡酬、下盖地区,等待空投。他们把国民党帽徽收藏了起来,头头们用代号。但是这一带是越南人民武装控制的地区,处处受到越南人民武装的阻击,日子很不好过。于是,这支号称”越南靖国军第三方面军”的国民党残部,便企图由越南的平孟隘回窜水口关,然后再从乎而关出靖,以图能进入谅山法国的占领区。所以一路上,刘嘉树向他的部下打气地说:”两天功夫就能到谅山。到了谅山,每人先发200元西貢幣(当时可折合八块银元)。敌人真跑了出去,就要在国际环境条件下与我们继续对抗。解放军如果追出国界可就是外交事务了。国内战争的余波只能关着门在国内解决。所以十三兵团那道政策底线并不是无的而发。
通过电台与电话,一条条敌情我情的消息,向黄永胜这里汇集:来敌已全部进入水口关内正向东行进。400团4连正銜敌尾而追,400团两个连已占据平而关南山旧炮台一线构筑阵地,400团9连已在大青山设伏待敌。2月3日夜,汇总的情报显示,敌入选定的出关处,正是平而关已确定无疑。2月4日晨,黄永胜令134师师指挥所,由南宁出发到预设战场实施前线指挥,并拨34辆大卡车给该师,再调位于苏墟的134师401团2营,与师部会合乘汽车向平而关前进。当日下午18时,苏墟401团2营已与师指会合,并乘车向宁明疾进。2月4日晚.向东蠕动的敌人进至大青山以西,进入我军设伏地段。400团9连突然开火,迟滞敌人3个小时,敌人不敢恋战,以一个团兵力与我军对峙,掩护其大部队绕道沿国境线,向平而关南窜。装载134师指挥所的车队经一夜行军,于5日拂晓到宁明渡口过河。5日上午11时,来到那堪。距平而关只50里。
5日12时,401团2营先敌抢占平而关以南、岗岭以东无名高地,控制了松吉河东岸,并与400团守卫平而关的5连3排会合,增强了南山炮台坚守力量。16时,敌197师集中全力,向平而关南山大举进攻,拼死突围,企图夺路而逃。这是敌人唯一逃生之路。敌人一旦突破,就包不了敌人的“粽子”,战役目标将落空。黃永胜下令:402团一部向平而关东北方向急插,投入作战;据守凭祥的400团两个连,各抽调一部兵力,支援401团2营平而关南山作战。2月6日上午8时,从靖西急行百里的402团参谋长康风林,率该团l营赶到白马村与400团会合,即向平而关方向出击,从松吉河东北岸渡河冲入敌阵。10时,400团在团长董占林率领下,在平而关东北12华里处遇敌阻击,经二次冲锋,1营l连攻占平而关河东山梁。至此,平而关下,松吉河以北、以西、以东敌人溃逃道路、要塞,完全被134师各团占领了。
400团、401团约五个连队,在平而关西南方向古炮台頑强地反击,挡住了敌人的突围,刘嘉树为首的7000残敌,被压缩在平而关、松吉河套方圆不到10平方华里的群山里。敌人部队已6天6夜未合眼了,弹药尚足,粮食已缺。给白崇禧发电要求空投援助,却被拒绝。杀马充饥,但已沒有多少马匹可杀了。随即,来自134师三个团的参战部队,向残敌发起总攻。1950年2月7日晨。平而关激战胜利结束。到此时,134师全师都进入参战状态,但黃永胜调动投入直接攻击的45军134师参战部队,为400团l营、9连、团直警卫连2个排、侦察排、追击炮连2个排;401团2营(欠4个排);402团1、3营另1个连及炮兵连全部;还有师直警卫营3连及山炮2连。共5个营级建制,其中3个整营、1个兵力不完整营、另5个整连、5个排,实际兵力不足3000人。以3000人包围敌7000人,围追堵截,打了一个完美的歼灭战,打得巧、猛、精。7天6夜排兵布阵激战,全歼敌国民党第17兵团刘嘉树部6715人,其中击毙敌100军军长杜鼎以下571人,俘敌中将兵团司令官刘嘉树、少将副参谋长刘忍波、少将参谋处长刘玉衡、100军少将参谋长刘庸元、197师少将师长曾祥斌等以下6144人,缴获各种火炮27门、子弹56194发、各种枪械2204只、轻重机枪114挺、手榴弹975枚、电台14部、电话机96部、战马207匹。当时广西十三兵团可以指挥的野战军有四个军,黄永胜当了一回抠门,这仗打得太精了。
这一仗赢得轻松,赢得漂亮,以轻击重,以少击多,完美的像一首华丽的圆舞曲。黃永胜的指挥,把每一兵、每一卒、每一静、每一动都算计得精确圆满。平而关战场的枪炮声,忽而高扬,忽而低伏,一万人的对杀,鮮血流布,却呈现出一场战争艺术的场景;为这场行为艺术演奏的乐队指挥是黄永胜;乐队成员是45军134师;乐曲的啟承转合、吹拉弹唱、低吟高奏,在古老的边境关隘上余音绕梁。
平而关枪声停止后,三年半的解放战争,国共两党的正规军队,在中国大陆上的大规模作战划上了句号。黃永胜在热河、锦州迎上了决定中国命运的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即解放战争的开局,又在中国最南部的陆路边境上.接下了这个大决战收尾一战。
关于平而关战斗,在广西边防某部五连营区内至今还保留一座“平而关战例纪念碑”。
注:以上资料仅作为参考 ,如有出现与历史不相符的地方,应以军史为鉴,谢谢!
注:此战记述关健处不完全。 战役上是个布势。平而关是场战斗,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战术上的师以下一线指挥和部队勇猛迅速的战斗作风。一三四师参战各团是胜利之师,摧枯拉朽,基本是合围追歼战,四0二团二营六连活捉国民党十七兵团中将司令刘嘉树;一营击毙一百军军长杜鼎。至于一三四师比一三三师、一三五师稍弱,当时四十五军根本没有这种评估,都是能打的部队。平而关战斗之前的衡宝战役,四野通令嘉奖一个军的两个师就是一三四师、一三五师,参战各军中这是唯一的。 至今平而关边防连驻地立有一纪念碑,镌刻有此战纪实,比较客观。 平而关战斗结束二十九年后,一九七九年对越作战,一六一师(一三四师)炮团还是在这个战场,推八五炮上山,以交叉直瞄射击,摧毁当面越军极为坚固的比尼炮台(法军修筑),歼敌近百名,打开战役突破口,创造了一支部队在同一战场的又一光辉战例。纪念碑也记述了此战。 此段文字是一位军史专家对平而关战斗客观公正的评价。
平而关烈士纪念碑,这里埋葬着1950年平而关战斗中牺牲的第四野战军134师的26名烈士。
凭祥市平而关烈士纪念碑志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平而关战役是人民解放战争中解放南疆的最后一役,参战的伟大中国人民解放军,发扬高度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英勇顽强,浴血奋战,前赴后继,给予国民党反动军队以沉重的打击。为夺取此次战役胜利而英勇献身的烈士们,英雄业绩将永载史册。受到边疆各族人民永远怀念!
为人民解放事业光荣牺牲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凭祥市革命委员会
一九七九年七月立
【经查证:平而关烈士纪念碑文所记载战斗发生时间有误,实为一九五零年二月】
上图为1979年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中,我161(134)师炮团9连战士们将加农炮推至比尼炮台途中的真实场景。比尼炮台位于广西平尔关以西1000米越方境内,海拔近200米,东临奇穷河,与我边防要地平尔关隔河相望。原为法国修建的混凝土炮台。
图为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胜利后,161师凯旋而归途中受到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群众夹道欢迎热烈场面。
油画《通向胜利之路》参加1984年全国第六届美术作品展。作品反映了1979年161(134)师参加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时的一个真实的场景。巧合的是此地正是当年平而关战斗的战场之一。两场战斗时隔29年,两代军人为了祖国的安宁,人民的幸福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与敌人奋力厮杀,英勇献身,这就是我威风凛凛、百战不殆的勇猛、胜利之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4军步兵第134(161)师。
油画《通向胜利之路》作者:蔡循生(原161师文化科干事)。
黄永胜
黄永胜1910年11月17日出生于湖北咸宁。黄永胜于1927年8月20日参加武汉警卫团,并于9月9日随警卫团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编入工农革命军第一师,随部上井冈山。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被开除党籍)。1929年起在中国工农红军任排长、连长、副团长、团长。1932年起,先后任红三十一师、红六十六师师长。1933年任红一师三团团长。参加过中央革命根据地反“围剿”和长征。到陕北后,先后任红四师副师长、红二师师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教导第二旅旅长。抗日战争胜利后到东北,任热河军区司令员、冀热辽军区副司令员。热辽军区司令员,冀察热辽军区副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第八纵队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1949年先后任第四野战军四十五军军长,第十四、第十三兵团副司令员。曾参加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解放广西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任第十三兵团代司令员、司令员,曾兼任广西军区副司令员,第十五兵团司令员兼广东军区副司令员,后兼广州市警备司令员。1951年任华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华南军区防空部队司令员和政委,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常委。1952年任中南军区参谋长。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司令员。1954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55年任广州军区司令员,1955年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并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6年被选为中共八届候补中央委员(1968年递补为中央委员)。1961年任中共中央中南局书记处书记。是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文化大革命”期间,于1968年任广东省革命委员会主任、解放军总参谋长,1969年兼任军政大学校长、中共中央军委委员。是中共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71年9月。在“九一三事件”后被撤职。1983年4月26日病故于青岛。
通往胜利之路 ——油画背后的故事
晓晨: 通往胜利之路 ——油画背后的故事
通往胜利之路 ——油画背后的故事:油画作者蔡循生。
这幅油画讲述的是一九七九年自卫还击作战《炮击越军比尼炮台战斗》。这场战斗创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史上被称为“大炮上刺刀”的著名战例。这段历史是我161师炮团九连书写的。
比尼炮台位于广西平尔关以西1000米越方境内,海拔近200米,东临奇穷河,与我边防要地平尔关隔河相望。原为法国修建的混凝土炮台。越以我为敌后,加修了坑道、暗堡、盖沟。组成了以炮台为中心的永备和野战工事相结合的防御体系。易守难攻。守敌为一个连。自一九七八年以来,敌人曾20余次对我进行武装挑衅,伤我边防军民80余人,严重威胁我边防安全。上级决定拔掉这颗钉子。明确此次战斗步兵不发起冲击,只用炮火消灭敌人。
九连装备的是85加农炮,系直瞄火炮。消灭敌人必须推炮上山,为了达到隐蔽接敌的目的,九连在边防团两个连队的配合下,进行了周密的侦察部署,并规定了严格的纪律:推炮时不准发出声响、光亮。
三月二日下午,为达到不发出声响的纪律要求,战士们开始拆被子包裹大炮易发出声响的部位,村里的大娘大婶们得知部队要推炮上山,也拿出自家的被单和绳索送来,并要求参加推炮。(边境上青壮年男人都以民兵、向导、翻译的名义支前走了),看到这些上了岁数的大娘大婶,指导员说:“谢谢乡亲们,打仗是我们军人的事......”,大娘不依了:“不是说兵民是胜利之本吗?让我们去吧,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我们保证.......。”
夜幕降临,天下着雨,边防部队驻地正常广播响起了刘三姐“多谢了,多谢四方众乡亲.....”的歌声,掩护部队行动。干部战士在大娘大婶的支援下,心里喊着号子“一、二 ,三”、“加油”,靠着心往一处想,同心协力,静悄悄地将大炮推上了近40度的泥泞山坡。战后大家才知道,那位说“兵民是胜利之本”的大娘,她的右手食指第一关节被拉绳压住勒掉了。十指连心啊!那晚上是那么地静,没有人发出声音,只有刘三姐的歌声回荡在山谷里,那么委婉,清晰,动听......。
当晚,六门大炮连推带拉一公里,连夜构筑工事扫清射界,进行伪装。子时占领阵地完毕,凌晨前完成一切射击准备。此时,炮阵地仅距敌500米,而敌人没有丝毫觉察。打开了通往胜利之路。
三月三日8时,战斗打响,我突然对敌抵近射击,连续奋战近7个小时,13名瞄准手耳朵被震流血,无一人退出战斗,取得了胜利。此次战斗,摧毁敌坑道55米,野战工事120米,地堡16个,炮台一座,公安屯一座,火力点4个瞭望孔一个,歼敌76名,我无一人牺牲。战后该连荣立集体一等功。
二00九年六月二日
(转自晓晨博客)
原54军副军长房扬达老前辈给作者的寄语:“继承光荣,发扬荣誉”。嘱老战友后代。
从那战火纷飞的场面里,我仿佛看到了父亲的身影。小时候只知道父亲在抗日战争末期就参加了革命,历经了解放战争的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南下的衡宝战役、广西剿匪,抗美援朝,甘、青藏南平叛剿匪等战役和战斗。至于134师参加了衡宝战役和平而关战斗以及中印自卫反击战等了解甚少。这几年通过对54军,134(161)师曾经历史资料的不断探寻和搜集,对部队整个历史的过程终于有了初步的认知。经过捋顺对父亲整个人生的轨迹,脉搏及历程的主线认识更加的透澈了。
身为子弟,我无不为自己感到骄傲和自豪。父辈们的一生,是用心血乃至生命扛过来的,之所以会是这样,因为他们一心装着这个国家和人民,为此哪怕是付出生命的代价,也会在所不辞。有时候总是在问自己,我们能做点什么?看似比较复杂的问题,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子承父业,继往开来,前仆后继,鞠躬尽瘁。这不是什么大口号,这是父辈们红色的基因传承的结果,如不为,那就真的对不起逝去的父辈们了。54军曾经的光辉历史我们不去颂扬,难道还会有人去做吗?绝不能让父辈们的血白流,那样的话他们在天之灵何以得到真正的安息。
上6张照片为现在的广西平祥市平而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