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的金海路,田野漫漫。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浦东新校区,迎来了首批师生入驻。
20年后的金海路,书声琅琅。3所高等院校汇聚在曹路大学城,最早成建制入驻的二工大喜迎建校62周年、搬迁浦东20周年。这所传承劳模精神的高等学府,在浦东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跨过黄浦江
进军浦东的先行者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成立于1960年,它与浦东的结缘,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早在1999年,二工大就在杨思地区设“浦东校区”。
“二工大是跨过黄浦江、进军浦东新区的先行者。”浦东新区首任区长胡炜回忆,20多年前上海已是全国高等教育重镇,有60多所大学。而浦东新区的公办高校,仅有海运学院(现上海海事大学)这一所。浦东决心大力引进高校等教育机构,补齐这块重要的短板。2000年,市委、市政府提出“科教兴市”战略,同意二工大在浦东曹路镇建设新校区项目,整体迁建浦东办学。浦东新区政府决定先期无偿划拨400亩土地作为二工大第一期建设用地,并以只争朝夕的干劲,用最快的速度在一年内完成了土地征用、收储、动迁和交付任务。
2001年6月,新校区打桩
2001年6月28日,二工大浦东新校区建设在金海路2360号打下第一根桩。何亚飞教授记得,老师们迫不及待地从浦西跑来浦东,都想亲眼看看新校区的模样。当时,曹路金海路周围还是大片农田,二工大学校工地热火朝天,让老师们对未来崭新的校园充满了期待。
新校区首届新生报到(2002.9)
短短15个月后的2002年9月,二工大数千名师生在新校区里开启新学年,学校整体搬迁浦东,成为最早成建制入驻新区的地方高校之一。
2002年9月28日上午,新生开学典礼在新校区隆重举行
新校区首届新生参加开学典礼(2002.9)
“当时行政楼、教学楼、实训大楼、学生宿舍和食堂都建好了,走在全新的校园里我觉得自己好幸运。”2007届毕业生金玉林正是在那一年入读二工大高职,成为新校区的首批学生,也是陪伴校园一同成长的“特殊的一届”。眼看着体育馆建起来了、操场的草坪铺好了,校园越来越美,二工大的发展也驶上了快车道。
2003年被批准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201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列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2021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短短20年,二工大走出了一条应用型高校的特色发展之路。随着校园建设不断推进,办学规模提质扩容,目前该校已成为同时拥有本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留学生教育以及成人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1.3万名师生在浦东校园里生活和学习。
跑出加速度
校地融合走深走实
深深扎根浦东的二工大,与浦东新区签订共建协议,以党建为引领,与企业、属地、社区深度融合,探索共建共享共赢发展之路,在校地深度融合中跑出了发展的加速度。
“环保管家”推动浦东企业绿色发展
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总体布局,二工大全面融入浦东区域发展,依托优势学科,对接“中国芯”“蓝天梦”“智能造”“未来车”“数据港”等六大硬核产业开展协同创新,积极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新发展格局。学校深入开展校政企合作、产学研合作,将社会需求链、科技创新链和人才培养链紧密融合,以特色鲜明的科技创新体系和高水平科研助力发展。面向高端装备制造需求,学校自主研发了高速加工中心用大功率电主轴、高速外圆和内圆磨削电主轴,解决了高端电主轴国产化过程中高刚性高精度保持性的难题。
搬迁浦东20年来,二工大与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上海华力、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上海海昌极地海洋世界有限公司等浦东优质企业进行党建信息资源融合共享,开展校企共建发展。让党建互促互进的政治优势有效转化为发展优势,是二工大深入推进校地融合的主动选择。
浦东科技节亲子公益活动在二工大科普基地举办(2022.8)
在浦东大地上,活跃着二工大师生青春的身影。党员教师下沉街镇抗疫一线成为中坚力量;科研团队当起了浦东街镇与企业的“环保管家”;来自全国样板党支部的生态环境博士讲师团为曹路居民做科普;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担当“带货主播”助力乡村振兴,深入街镇社区手绘墙画打造“美丽庭院”;在二工大附属龚路中学开设创新课程……这点点滴滴的努力,是二工大为浦东高质量发展增智赋能的生动写照,也让这所高校深度融入它所在的这片发展热土。
笃行创未来
劳模精神助力引领区建设
20年来,6万多名二工大学子从这所有着“劳模的摇篮”美誉的大学走向社会。他们中的很多人选择了扎根浦东、服务浦东,将青春力量、创新力量融入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新征程。
“正是二工大的创业培训课程和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平台,激发了我的创业梦的萌芽。而浦东这片改革发展的热土,则让我的梦想之路越走越远。” 雷恒从二工大毕业后,成为了“云瓣科技”的创始人。这家致力于互联网科技和教育信息化服务的科技公司,曾在发展关键期入驻张江示范园区上海环保科技园孵化器,并获得了2020年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专项发展资金孵化毕业资助。
金玉林(右)感恩母校老师的培养,选择成为一名职业教育的老师,把劳模精神传承给更多学生
“选择从教,是因为感恩在二工大遇到的恩师,我想成为和他们一样的好老师,把劳模精神传承下去。”本科毕业的第15年,金玉林已是上海市大众工业学校副校长。他的大学时代可谓开挂:代表上海参加全国首届数控技能大赛并获奖,成为上海首位大学生技师,获得二工大首届校长奖。2007年毕业后他主动去职业院校任教,已培养出5位全国技术能手、21岁的上海市劳模,19岁的高级技师……去年他又回到了母校,作为首批学员参加二工大承办的上海市“职业技术院校教师训练营”。他希望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更多一流智能制造技术人才,让母校的劳模精神薪火相传。
金海路校区拓展工程计划明年年中竣工
“深耕浦东二十载,二工大即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二工大党委书记吴松透露,动工2年的金海路校区拓展工程,计划于明年年中竣工。届时,包括学生公寓、食堂、工学大楼等在内的8.8万平方米新建校舍将投用。新建工学大楼将与工学相关的教学、科研和实验实训功能用房集中起来形成工学集聚区,促进“智能制造”等学科群的交叉融合,为深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服务浦东重点产业发展提供更多可能。吴松表示,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二工大将聚焦产学研紧密结合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目标,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增强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和浦东共成长。
责任编辑 杨林雨
文字 符佳
来源 浦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