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浅渊”,它是我们祖先对自然界认知有限时,用想象力和憧憬创造出的精神图腾。
▲《九龙图》南宋 陈容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
与西方许多民族的图腾不同(狮、鹰、公鸡、熊...),这片东方土地上孕育出的“中国龙”,并不具像于一种真实存在的动物。
它“角似鹿、头似骆驼、颈似蛇、腹似蜃、眼似虾、鳞似鲤、掌似虎、耳似牛、爪似鹰”。中国古人以“九”为阳数之尊,龙,也恰好集齐了九种动物的特点。
对于龙的起源,近代学界比较认可的说法是:远古氏族社会时,以“蛇”为图腾的氏族战胜了其他氏族。于是,这个氏族把其他氏族图腾的某一部分吸收进自己的图腾,最终,创造出了龙图腾。
▲《霖雨图》宋 佚名 台北故宫博物院
“中国龙”最原始的样子,是线条简单、形容抽象的。我们今天能找到最早近乎于龙的形象,是河南濮阳仰韶文化早期的一个墓葬,距今超过6000年。
▲河南濮阳一座早期仰韶文化的墓穴里,有一条用蚌壳铺砌而成的“龙”。(蚌壳龙塑 仰韶文化)
到了距今大概5000年前,现代人更为熟悉的红山文化玉龙出现了。
▲玉龙 红山文化 国家博物馆藏。故宫博物院亦有同类作品收藏。
这条龙由墨绿色的岫岩玉雕琢而成,鬣鬃飞扬,躯体若钩,通体散发出一种神秘幽玄的气质,原始却扣人心弦,有“中华第一玉龙”的美誉。
随着时间推移,龙的形象越来越具象,细节越来越多。到了距今约4000年山西临汾陶寺出土的彩绘龙纹陶盆上,我们可以看到,陶盆内部的蜷曲龙,利齿长信,身有鳞斑,此时的它已初步具备如今龙形象的基本特征。
▲新石器时代龙纹陶盘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藏
等到距今约3000年的殷商妇好墓玉龙出土。我们甚至可以说,此时的它已经依稀成长为一条憨态可掬的幼龙了。
▲商代 妇好墓出土玉龙 国家博物馆藏
▲商代 妇好墓出土玉龙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战国《人物御龙图》帛画 湖南省博物馆藏
▲汉代 四神之龙纹瓦当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从一开始简单抽象的“幼龙”,到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腾云驾雾的“巨龙”,在东方这片广袤的土地上,龙的样子不断成长变化。随着龙形象的发展演变,不同时期的龙也都有了其鲜明的个性特征。
比如,唐代的龙基本都是三爪,身姿大多矫健有力,尚未脱离“兽”的特点。
▲唐代 青龙纹砖 湖北武昌唐墓出土 故宫博物院藏
▲唐代 赤金走龙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宋以后,龙开始慢慢定型,龙身弯曲处增多,龙爪开始变得锋利,并且在龙纹的使用上也渐渐有了皇家与民间的等级规定。
▲《九龙图》南宋 陈容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
元代时,龙的形象抵达了一个节点。这个时期的龙,身体趋于细长,头小而颈细,四肢瘦而有力,给人非常凶猛的感觉。
▲元 磁州窑白地龙凤纹四系扁壶 首都博物馆藏
元以后,至明、清时期,龙开始彻底与帝王绑定,成为皇家御用形象。龙的地位变得更加显赫,这对龙文化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清代《康熙帝便装写字像》轴 故宫博物院藏;图中康熙帝身穿便装,身后屏风上的墨龙则暗示着此人的尊贵地位。
▲明永乐 青花云龙纹天球瓶 故宫博物院藏
▲清康熙 斗彩红龙凤纹盖罐 故宫博物院藏
各个时期龙形象的变迁,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技艺和文化,也承载了当时时代的风貌。龙图腾从远古时代绵延至今,成为华夏文明中延续时间最长、生命力最强的文化现象之一。
飞龙、腾龙、奔龙,“或蒙翠岱,或类流星。或如虹之垂耀,或似红兰之芳荣”,或凛然正视,或回首而望,或相对而舞,各式龙纹纷繁变幻,也是传统装饰艺术中运用最久远、影响最广的纹饰之一。
观复博物馆以馆藏【五代 越窑青釉刻花海浪龙纹碗】为灵感,推出了商品——[越窑龙纹盏/盘]
“巧剜明月染绿水,清旋薄冰盛绿云”。越窑龙纹盏/盘的纹饰中,三条游龙似跃动于春水绿云之间。
二龙首尾相接,呈行走状;正中之龙,团身如圆,反身向尾,恍若即将从釉中腾云而出。
龙吻张开,吸风吐露,龙角后的鬣毛神采飞扬。
龙身翻转拧动,腾云驾雾,律动感十足。
龙爪细长弯曲,如刀锋般御风穿梭。
三只游龙,动感十足,张驰有度。
腾挪跳跃之体态刻划生动,活灵活现。
观复博物馆秘色越窑龙纹盏 景德镇陶瓷茶道器具 家用 茶盏 中式 ¥358 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