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是一部中国历史性质的纪传体通史,由南朝宗悫编纂,共计294卷。其撰写的初衷是让人民能够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而不只是重要事件的发生。资治通鉴在中国历史学界地位显赫,至今有着非常高的学术价值和人文价值,堪称是中国史学瑰宝之一。
编纂历程南朝陈朝时期的宗悫开始撰写《资治通鉴》。由于宗悫生于南朝,所以《资治通鉴》在撰写时偏重南方历史,对北方历史的描述较为简略。宗悫在史家的整理和前人的著作基础上,加以删减和修改,创新性地运用评注于正文之间,使得通鉴的豁然开朗、流畅自然。经过近30年的编审,终于完成于公元前538年—公元959年的历史记载。《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一部杰作,以记录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为主。
史书价值《资治通鉴》在历史学、政治学、文学等学科领域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是我国古代历史学乃至东亚历史学的瑰宝之一。它的价值首先在于它的趣味性和叙述风格。其次,《资治通鉴》也是研究当时时代背景的重要依据,对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社会制度、思想观念等有着重要作用。另外,《资治通鉴》在统治者和学术界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成为各朝各代的统治者审时度势、警醒自身的一面镜子,同时也为各朝各代的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和资料。
后人评价随着时代的推移,《资治通鉴》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明朝的许仲琳曾赞誉《资治通鉴》是“史经之祖,文学之宗”。清朝的黄宗羲则认为《资治通鉴》“叙述有条理、评价精辟”,“撰述过程确定,在语文与史理上都展现了重大成果”。近代的学者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也评论道:“《资治通鉴》为史家业之终——终成一统,而终无俗见。史家之所长,兼清污,而不陷偏,是学者所共尊重之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