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投稿|延青川
8月似乎成了网络内容风暴的月份。
在月初,有媒体把网络游戏称之为“精神鸦片”。随后跟进的,一些自媒体把短视频也列入了“精神鸦片”的行列。
▲有报道将游戏称为精神鸦片(图/网络)
接下来还会有什么吗?
难道也要把与短视频类似的网络小说、网络综艺、网络大电影都扫入“精神鸦片”?
无处不在的,令人沉迷的、流量爆棚的、占用用户时间的这些网络内容产品,都具有大致相同的特性。
“精神鸦片”覆盖的范围如此之广,以至于我们无从给予一个准确的边界确认,甚至没有一个准确的词语定义。
实际上,它是有词源的,来自于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纲要》,并且它运用的范围非常狭窄,仅止于宗教。
电子游戏和短视频竟然有了类似于宗教的功效了吗?
01
短视频有没有问题?
当然有。
可是,一个热衷于严肃深度内容的正经人,什么时候看到的市场不是乱糟糟的?
在网络游戏和短视频还不曾十分兴盛的时候,流行的产品是街机、录像厅和地摊文学。
曾经有一度,他们冠冕堂皇地和严肃报纸杂志、电影院摆在一起。
不要假装互联网内容产品出现了,这些记忆都随着消失了。
人类内容产品的进化轨道几乎是一致的。从17世纪的书籍报刊出现,到19世纪的广播出现,到20世纪的电视出现,都是内容产品的不断迭代。
21世纪的内容产品轨道几乎相同,只是期间间隔的时间非常短暂:从互联网新闻、电子书,到互联网音频,再到短视频,在短短的十多年时间之内形成了席卷之势,成为了互联网内容产品的主流形态。
▲图/图虫创意
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家长们对70、80、90后成长时代的管制措施是什么:不要看那么多电视!现在对00后吼得最多的一句是什么:把手机放下来!
多么熟悉的配方。
核心的问题在于,那些嘶吼“精神鸦片”的人,从来看不见互联网内容产品,尤其是短视频的进化过程。
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内容产品都是从娱乐性中起家的,因为这是最能够快速进入用户心智的内容。
但是我们如果能够有一点耐心进入短视频的真实世界的话,就会发现,原来这是一片真正意义的深海。
无论是老牌的快手、抖音,还是中线的B站,还是新晋的视频号,你都会发现大量的非娱乐性内容:科学的、文学的、教育的、历史的、旅游的、体育的……
▲B站知名科普up主(图/网络)
每个平台都不仅仅是流量化的竞争,而且是多元化的竞争。各个领域的大V都成为平台争夺的对象。在过去多年里,我们已经看见多少成功博主的案例:旅游大V转会,财经博主转会,美食博主转会……数字惊人,效果感人。
几乎没有一个平台愿意被单一的娱乐化所裹挟,没有一个平台不想争夺高素质的用户。
继B站宣称成为学习社区之后,快手也已经号称成为学习社区,抖音也一直在跟进。
谁愿意只有娱乐用户呢?
02
人们为什么要使用短视频平台?
因为内容接受的容易度。
知识从来都是有门槛的,知识的形态越复杂,学习知识的门槛就越高。
在几种知识形态之中比较的话,视频的学习门槛最低,音频次之,文字最高。搜索引擎的发明者谷歌,它最早提出来的口号就是:让所有人都拥有平等学习的机会。
但是显然,谷歌越来越成研究和专业化学习的工具,而更多的学习,却发生在视频平台油管之上。
短视频之所以成为更加简易的学习工具,就在于人们对于影像的传播方式与学习模式,更加容易接受。而对于文字,需要更加系统和严谨的知识训练。
▲戴建业(图/视觉中国)
这是人类本质属性所演化出来的客观事实。在抖音上观看戴建业老师声情并茂、幽默风趣地解读古诗词的人,要上千倍万倍于阅读杜甫全集和李商隐诗集的人;在B站上学习罗翔老师的法律课,要比去阅读一本法律教科书容易几百倍。
因为人类先建立了观看和听觉的能力,才建立了阅读的能力。
短视频被人诟病的地方是碎片化,人们几乎无从从短视频中获得完整的、系统的知识。
但是如果你有心,你一样可以在易中天教授的抖音号中学习十多讲的《两宋文明之谜》,可以从汪品先院士的抖音号中学习深海的系统知识。
系统化、连续性与深度性的运营,已经越来越成为各个平台博主的内在意识,只有这样,才能积累有效的粉丝,变成可持续的商业化空间。
而功效的扩展,自然也成为了短视频平台的类型扩张冲动。
美食和旅游是短视频最自然不过的朋友。风光的怡人,美食的诱人,风土之淳朴,习俗之特异,都可以用短视频的方式,短短几秒,就可以让人产生无限向往之情。
▲丁真(图/网络)
还记得理塘丁真吗?理塘数年之功,不若丁真的灿烂一笑。
他鸦片吗?如果笑也是鸦片的话。
刘德华主演的电影《失孤》,曾经赚足了国人同情的眼泪。而他的原型郭刚堂,真正地奔跑了24年。而在短视频平台出现之后,他开始利用短视频发布儿子的信息,并发动短视频上的用户提供线索。
网红拉面哥也帮郭刚堂发布信息,转发数千万。
而就在7月,在公安机关的配合下,他找到了失落在河南的儿子。
又是郭刚堂,在短视频上认识了苗族女孩杨妞花,并且帮助她找到了自己失散的亲人。
打拐寻亲,从来是亲人与公安机关共同的痛楚,人海茫茫,线索渺茫,从何寻起?而短视频迅捷的影像传播,恰恰能够连接千万人,公众的力量汇成洪流,常能创造奇迹。
通过短视频寻找失联的亲人,被拐的儿女,已经不是少数人的自发行为,平台方都已经看到了这其中的感恸人心的力量,也感受到了社会责任的呼唤,纷纷主动介入,建立寻人平台。
这是短视频向善的力量和努力。
而从淘宝发端的直播,在短视频平台也越来越与扶贫,解决农产品滞销等公益事业日益紧密结合。
从2020年疫情以来,短视频电商的直播呈井喷现象,培养了一批批网红级人才和地区,山东临沂、山东曹县,曾经很多人不了解,如今变成了短视频用户耳熟能详的地名,甚至引发评论界与学术界的好奇。
东北靖宇的松子,山西永和的野菜,广东阳江的十八子刀具、山东的章丘铁锅,都在短视频一波波的火爆中,变成了风行全国的“品牌货”。在短视频兴起之前,需要花费巨亿的广告、营销和渠道费用才能建立的口碑,在短视频时代,却能轻易在短时间内引爆。
仅仅在2019年8月到2020年8月的一年时间里,抖音一家短视频平台就创造了超过3600万个就业机会。
难道仅仅依靠娱乐、无脑、快活,就能造就如此庞大的一个产业,提供这么多的就业和社会机遇?
泼脏水把孩子一起泼出去了。这是对短视频喊打喊杀的人所未曾看见的恶果。
03
抹黑短视频,能够让这个世界变得更高尚吗?
扫荡掉短视频,本身并不能提升社会整体对于知识的渴求,反而连已经萌芽起来的,通过短视频进行知识、文化和技能的学习都一并扫除。
我曾经在抖音上看到一个博主,令我十分感动。他是乡间的一位时尚爱好者,但是他并没有足够的钱和资源,让他能够触及时尚的边缘。于是,他以田埂为T台,以大棚塑料布为布料,以自己为模特,活生生把自己变成了一个时尚博主。而后来,他的故事变成传奇,真的有国内和国外的时装秀,请他去参加时装节。
▲穿塑料布走秀的抖音博主(图/网络)
连最底层的人,都能够通过短视频平台获得提升的方法。
社会总体文化水准的提升,核心恰恰在于社会总体教育水平的普及和提升。但是通过传统的方式,建设学校、知识下乡、图书进村等等,是一件极其耗费时间、精力和资源的事情。中国目前还有非常广大的乡村、小城镇与地理较为隔绝的县市,他们困囿于地理、交通和信息的不通畅,无法通过有效的方法,与沿海、中心城市同步。
而教育的普及、文化能力的提升,是需要教育的投入。
深入偏僻地方,打破隔绝的教育环境,让知识无障碍传输,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几乎是最快捷、最便利的通道。而短视频可以说是一种直观、便利的教育普及方式。
不夸张地说,社会教育与文化的提升,恰恰不是消灭短视频,而是要充分调动短视频与平台的参与。
任何一种内容产品的变革,在一开始往往都是泥沙俱下的,符合低层次需求的内容会成为公众追捧的东西。当这些乱象出现的时候,不是以一刀切的方式给予毁灭,而是要通过市场的规范与规则的订立,使他们回到社会的规范之中,从而变成一种正常的、符合社会公序良俗的、对广大受众群体有益的产品。
短视频也是如此。它需要在平台竞争中大浪淘沙,利用时间的魔力,去净化,去淘洗,去演变,从而逐渐成为优质的内容产品。
同样地,市场的优化从来依靠的是两种力量的并行不悖:商业的竞争,与规则的制约。
与其扼杀,不如纠偏。对于短视频,当下需要的是在社会普遍伦理指导下的流量机制纠偏,对家长的指导与分级制度的制定,以及对于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
▲抖音封禁超80万诈骗账户(图/网络)
这既是监管部门的责任,也是平台的责任。既是对行业有益的规范和保护,也是短视频平台寻求自身发展与安全的保障。
喊打喊杀的口号,反映的不过是传统思路下简单粗暴的管理模式,它拒绝精细化的管理,对新的科技产品的傲慢与偏见,以及懒政思路下对社会进化与进益的盲目抹杀。
人性的确是脆弱的。但人也普遍有着向上与向善的自然趋势。社会的总体进步与发展,有赖于社会的教育普及与知识深化。
互联网的优质内容,是让更多人受到教育与教化的助推器。
社会与世界之所以可以更加高尚,是让人们能够沐浴在更加高尚的文明产品与教化之中。优质的文学、音乐、影像、教育、知识产品,能够更加普及化地进入到越广大的人群中,就越能够改变与扭转低俗与沉迷。
互联网是人类给自己创造的一个优美的礼物。让这个优美的礼物更加洁净的方法,不是消灭,而是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