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先直接阐明观点。
与其每天在媒体“内圈”、“反内圈”的争论中迷路,不如踏踏实实地学习技术。
之所以强调扎实,是因为现在很多人学东西太飘了,学到半瓶醋的水平,就觉得自己很厉害了,就可以睥睨苍生。真正有底气的人,会关注外界发生了什么,但不会轻易被左右,更不会把“内卷”当作是自己成长的障碍。内卷现象一直存在,只不过是现在加剧了而已。有人可以突破,有人却不能,我更关注的是背后的原因:为什么能,为什么不能?
对,我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2
现在因为北上广深竞争激烈,不少年轻人离开了一线城市,这是自我选择,也无可厚非,但在媒体渲染之下,就是大城市竞争太激烈了,房价太高了,年轻人没有立足之地,只能黯然回乡。
但事实上,也有不少人从较小城市逆流进入大城市,比如星佳夫妇,目前在深圳买了几套房,对他们来说谈不上扎根(我不认为现在这个时代还需要扎根这种过时的概念),但是显而易见这是站稳了脚跟。
人家是怎么做到的?
单凭运气吗?
要说是踩准了互联网红利,互联网是一张大网,把大家都网在里面了,有些人在网里天天打游戏刷抖音沉迷于各种奶头乐,而有些人乐意学习分享让自己的工作生活进入上升轨道,同是一张网,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差异?
我离开前公司后,据说有同事说我利用公司资源建设个人品牌,赛美当时也在场,问:“大家都在公司,都拥有公司资源,为什么她能建设成功个人品牌而你没有?”
我不知道那位同事是谁,也没兴趣知道,更加不会去和他理论。
哪有那个功夫啊?有那个时间我不如去玩耍。
3
内卷这词,又被用滥了。
但是,到底什么是内卷?
内卷这个词,其实已经变了味。
这个词早已有之,普遍认为是进化的反义词,后来被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发扬光大,于是内卷被解释为“某个文化达到某最终形态后,无法自我稳定,也无法转变为新的形态,只能使自己在内部更加复杂化。”
然而现在大众认知里的内卷,其实是过度竞争,竞争白热化。
但竞争以前不存在吗?
换个马甲就不认识了?
还真是卷出花来了……
此处必须有花卷的姓名。
当内卷被卷出花来,不只是扭曲了本义,也的确成功地把很多人给卷了进来。我回想了一下,去年的时候,当我说到“内卷”这个词的时候,还有人不懂,让我解释,今年,就没人这么问了,表明很多人已经明白什么是内卷而且接受了,而且被内卷给卷焦了。
我不认为这是好事。
但这也不是新鲜事。
隔段时间就会有个新词出现,如潮涌来,然后如潮退去。这段时间,轮到了内卷。
内卷可怕吗?
对某些人是的。
4
如何反内卷?
那就要跳出内卷。
为什么别人说什么,你就信什么呢?
你自己的主见呢?
刚刚我发了一条关于“你所遭受的招聘暴力”的微博:
不好意思,从来没遇到过。(啊,我是凡尔赛了吗?)
因为根本没怎么求过职,面试经历都很少。通常是我不找工作,工作来找我。(真的。)
大学毕业第一份工作,我爸给我找的,不是我想的,我不情不愿地接受了,进了银行,然后离开了。
第二份工作,是出来银行后,前同事让我去给他连襟帮忙,正好他连襟也是我高中同学(不一班),就去了,没做多久,倒也锻炼了一下。
第三份工作,前科长非得让我去玩玩,为此还专门请那家公司的老板吃饭,我好意思玩么?就认认真真去做了。
第四份工作,因为在前公司工作出色,特别是在网络论坛里有出众表现,于是分公司有人来找我,希望我加入。我觉得也不错,那就去吧。然后就在这家公司里游荡,从A分公司被邀请到B分公司,又被邀请到总部。后来离开,成为自由职业者。中间也有不少公司来邀请,包括名企,都没兴趣,因为不想上班了。
个人经验:
(1)经营好个人品牌,具备实至名归的能力,这很重要。
(2)不要只着眼于公司内部的发展,要盯着行业,树立行业口碑,自然不愁工作。
5
如何跳出内卷?
你得看向更大的世界,找到真正优秀的人并与之交流学习。
我今天去了一个生活美学空间,在香年广场,离我不算远,一直想去,没时间,这几天楼上不知道哪家邻居在装修,被噪音吵得头疼,于是往外逃,好吧,去进行各种拜访吧,今天就去拜访物心空间。
打开一扇门,就进入一个新世界。
狭长而高的长廊,视野陡然开阔的感觉,在逼仄的一线城市,仿佛劈开一线天。
原木桌椅,各种日本、台湾名家的手作陶瓷。
弥漫宁静雅意的插花。
室外的竹丛挡住路旁的喧嚣。
在这里品茗、读书、赏陶,是不是乐事一桩?
拾级而上,回头一顾,借助镜面巧妙伸展的空间,无法用镜头拍出来,唯有身临其境,才能领悟妙处。意境近禅。
在茶室里煮水泡茶。普洱熟茶汤色红亮,滋味醇厚。
金标瑰夏入口柔甜。
沁凉酸甜萦绕舌尖的甜点,配咖啡正正好。
和物心空间创始人姜玲聊天,听她讲艺术、讲茶、讲咖啡,我们都不赶时间,或者说,在那一刻,在茶顺着喉咙滑下、香气在空间里氤氲的一刻,时间仿佛金沙,从眼前华丽地铺展开来,每一寸都有了意义。
谁说深圳是文化沙漠?
那大概是因为,他们自己的心,就是沙漠。
一个人,所处之地仅有方寸,不卷才怪,卷成麻花可能还是容不下身。
而如果一个人脚下是万顷大地呢?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这首词,是我多年来酷爱,因为从中可以获取力量: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我身居斗室,但心游万仞,我倒是会开心到在地毯上打滚,但还真是顾不上卷,伸展还来不及呢。
6
要跳出内卷,就要和优秀的人在一起,结盟,共进。
昨天周三,我们大V跑团例行线下活动。这次从人才公园出发,徒步到蛇口,吃了一顿美餐。
饭后,我和高太爷又走回到人才公园。昨天的运动距离是17公里多,其中跑步3公里。
沿途的风景实在是太美了。
在途中,邂逅日落。
凭海临风,踌躇满志。我运动,我健康,我骄傲~
巧合的是,当我们在半岛城邦附近一家西餐厅吃饭时,洋星遇到熟人,给我们介绍了楼氏集团创始人,大家一拍即合,加了微信,然后,我们决定下周三的活动,先去参观楼氏集团,然后跑步、聚餐。
好家伙,这回一公布活动内容,报名刷刷的就有17个人。
有些人可能不知道楼氏集团是做什么的,只要知道这是回忆小马甲背后的男人就行了。
单纯的运动可能枯燥,但成长+运动+美食,就有很强的诱惑力。
那些天天为内卷忧虑的人,还不如花点时间出去运动一下呢,至少还能让自己更健康。
7
昨天的活动,我邀请了小涵参加。小涵不是大V也不是企业创始人,这没关系,但我希望小涵一来运动起来,二来多和优秀的人接触。
小涵自己也很优秀,喜欢旅行,跟我去过台湾,也参加过尼泊尔徒步,在秋水甄选下单了很多东西(肯定有人说我势利,对,我就是的啊
。)
小涵说以前不知道MCN,回去的地铁上问洋星,洋星给她解释,就懂了。
我说,一个陌生的名词,有时候就是一扇洞开的大门。当然前提就是“愿意去探索”。有些时候,要的就是这种“冲击”。
这种突破舒适圈的冲击,有时候可能会让人不自在,但是,这个时代不总是这样吗?并不会全如我们所愿的岁月静好,与其被动地接受时代冲刷,还不如主动出击,去拥抱变化。
我一直希望通过自己的文章、通过线上线下的各种活动,带动更多的人们一起进步。就像我们三月份举办的关系系列微博直播连麦,景兆阳认真地写了总结,获得了赛美火星财团赞助的躺赚猫的奖品,微博也被转发多次,阅读量超过5万。
机会就在那里,只看自己是否愿意努力把握住。
我一直承认自己是个没耐心的人,别人不愿意成长,我根本不会劝说。我在《西瓜和芝麻:为什么对许敏持续支持?为什么有些事情不屑一顾?》提到过松花蛋男子的事情,拿松花蛋花纹这样的事情来问我,我也立刻退款,因为取消了交易,对方就没办法以上帝自居。
万幸我们生活在这样自由选择的时代,我们可以选择不赚某些钱、不赚某些人的钱,这样很清静。
像我这种没耐心的人,就喜欢和聪明人在一起,赚聪明人的钱,这样,大家共赢、同乐,得其所哉。
我也很感激那些经常把我拉出舒适圈,让我在冲击中成长的人们,比如我大哥,比如秋小叶。
秋小叶刚给我安排个任务,让我去武汉录课,想到热干面、三鲜豆皮、番茄鱼、面窝……我高高兴兴地答应了。
所以,找到你的反内卷同盟。
找不到?那就自己建个。
像我,自从和洋星发起了大V跑团后,总要以身作则吧,所以运动量大幅增加,人也结实了,胃口……倒是不算好了,现在都改了习惯,吃草了。
今天从物心空间回来,因为在那边吃了东西,所以回到家也不饿,但是我太了解自己了,写文章就是很消耗能量的事情,文章发布出去,估计我就饿了,所以我早就准备了青口、虾、芦笋、意粉等,准备做青酱意粉。
(上海萧秋水摄)
青酱哪来的?
上海萧秋水做的。昨天做好,装瓶,顺丰发货,今天下午就到达深圳了。
(上海萧秋水摄)
所以,看,我除了运动联盟,还有美食联盟。
就算我没时间、不会做青酱和低温慢煮牛肉都没关系啊,反正有人煮,我负责吃就行了。
反内卷,就是不要试图自己解决一切,而要留出充足的空间给人,大家一起合作,我吃你的肉(上海萧秋水真的是卖牛肉的),你吃我的玉米(我也真的在推一款玉米,上海萧秋水那么刁的嘴都说好吃),这不是皆大欢喜吗?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让你从内卷的焦虑中解脱出来,化内卷忧虑为动力,加油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