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在偏僻的山村看到一个泥瓦匠织筐吗?也许不是,但当我架设手机、调节灯光、登上屏幕时,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在短视频平台上获得了赞誉。
相同的时间、相同的地点,只是用了不同的手段,就让传统手艺成为人人追捧的新时尚……短视频平台的出现,不仅拉近了传统手工艺人与普通人的距离,也让“活化保护”成为真切的现实。在现代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那些从记忆深处走来的传统文化,正以一种新的方式重返国人的日常生活。此时,你是否意识到,一场巨大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这是传统文化在新媒体时代传承方式的巨大改变,而我们每个人都是见证者和参与者。“抖”起来,文化传人变达人
篾刀轻轻一勾,再用力猛拉,“啪”的一声,一根完整的竹子被剖开,数百万围观网友中不断有人给出“这真的是势如破竹”的高赞;穿插、交织,一双粗糙的手与竹翻飞,稻谷筛子、竹篓、竹果盘等老物件古朴而精致地出现在镜头前,“好漂亮,我也想要一个”,这样的留言并不鲜见;而观看完他用竹子做洗锅刷的全过程,“90后”更是由衷敬佩:“老师傅真的有两把刷子”……
年近半百的浙江篾匠师傅潘云峰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架起手机,拍下砍、锯、切、剖、撬、编等竹编手工艺品的制作流程会如此受欢迎,不到一年时间,他的抖音、快手上加起来粉丝已过百万了,他拍摄的157个短视频中,单个的播放量甚至已经高达1700万。 在成为“网红”之前,潘云峰已20多年不做这一行了。过去浙江农村日常用具多为用竹子加工而成,大到房屋、床铺、躺椅、桌子,小及竹篮、淘箩、蒸笼,甚至连热水瓶壳也是竹编的。然而潘云峰苦学4年,才干了不到5年,篾匠生涯就戛然而止了。 “最早淘汰的是晒稻谷的篾垫。”潘云峰说,过去金灿灿的稻谷在篾垫上铺开,散发着丰收的喜悦,但是后来有了水泥之后,人们直接在地上浇一个地坪就能晒谷子,不仅防雨,还不像篾垫每年都要修补。 第二个被取代的是笨重的箩筐。箩筐再轻,也不及蛇皮口袋,往裤子里一揣,走哪跟哪。 上世纪九十年代,塑料制品对农村的渗透,给了篾匠手艺最后一击。无活可做的潘云峰只得下山,另谋生计。采石油、干宾馆、做沼气池、在养殖场养猪……时隔20多年后,借助短视频,潘云峰重回老本行,完成了一次人生逆袭,让我们看到了本已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中国传统手工艺被新时代“唤醒”的一个截面。 一直曲高和寡的“老手艺”,尽管国家出钱、出政策扶持,却大多面临濒危处境,直到它遇到了互联网短视频平台——这位跨界而来的“盖世英雄”。 据不完全统计,在快手平台,有2万多个像潘云峰这样的手艺人在“复出”。在抖音平台,搜索关键词“手艺人”,也可以找到多个相关话题,其中#手艺人#的抖音话题下的短视频高达15万个,播放总量达51.9亿次。
“感谢我的每一位粉丝,是你们帮闻叔的油纸伞重返历史舞台,你们才是伟大的!”在油纸伞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闻世善的抖音账号上,这条《感谢你们》的短视频被置顶。世界上最古老的油纸伞,搭乘上互联网之舟,它的影响力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对此,抖音粉丝数高达84.3万,累计获赞1029万的“闻叔”也感叹:“自我学做油纸伞30年来,从来没有这么多人关心过这项技艺!” 互联网与短视频赋能传统文化,令文化传人变成文化达人,身份的转变,带来方向的转变,他们从一种古老技艺的传承者,变成一种文化IP的传播者。
让“老掉牙”变时尚潮牌
比起线下那些无人问津的民间工艺,这些老掉牙的传统技艺为何能在短视频平台上变成了惹人喜爱、特别是青年人推崇的“潮牌”? 好看,是南京95后设计师刘馨“沉迷”于这一类短视频的最主要原因。 去年,刘馨接到了一个全屋设计的活儿,在沟通中,四十岁左右的男女主人都明确表示对新中式装修风格的喜好。在上网寻找灵感的过程中,刘馨无意中刷到了一位讲述汉服匠人的短视频,素净典雅的服饰色调,繁复考究的纹饰样式,加上制作者颇具情怀的讲述,刘馨一下子感受到了一种东方韵味的美。 成功设计出她职业生涯中的第一套新中式房子,刚入行的刘鑫收获的不仅是职业成就感,更重要的是打开了她对于传统文化的感知开关,从苗族的蜡染到金陵的织锦,从新疆的藤纸到四川的生宣,根据她的喜好,大数据正源源不断地向她推送那些“化腐朽为神奇”的手艺人们。 好玩,是短视频赋予传统手艺的另一个新属性。36岁的皮影演员晓爽在抖音发布的一段哪吒和龙王三太子发生矛盾的皮影戏收获了80万点赞。“我正在海里洗澡呢,那龙王三太子上来打我一拳,这么大一条龙打小孩……”东北腔的哪吒一边吐槽,一边用丰富灵活的肢体动作回应,随着“蹦次蹦次”的节奏,哪吒和三太子打了起来。“皮影不是真皮,是真的皮!”笑得前仰后合的网友们纷纷感叹皮影戏“抖”出了新生。 在短视频平台上,木匠群体因为可以制作的物件相对宽泛,尤其受欢迎。而在这群人中,经常带着孙子一起出镜的“老金”更有自己的绝活。80后的童年记忆里,都有一只铁皮青蛙的存在。上足劲,它就在桌子上蹦蹦跳跳前行。而“老金”的撒手锏是行走的木头,它用原木手工制作的小鸡“出笼”后,可以顺着倾斜木板一步步前进。这个利用物理原理,实现诸如诸葛亮“木牛流马”效果的小物件让围观的人感到神奇,不断有人发出疑问,也不断有人加入揭秘的队伍,基于“好玩”,聚拢的人群不断增大。
短视频平台不仅让这些传统手艺有了更多展示平台,也让这些手工制品从艺术品向产品过渡,走进寻常百姓家。 潘云峰制作的竹锅刷已经卖出了上千把,“主要是我一个人做不过来,不然就是有一万把也不愁卖。”从小好动,喜欢搞发明的潘云峰卖的锅刷是经过他改良的。过去农村烧的都是大锅,因此锅刷一般都是25厘米长,考虑到现代都市人用锅的尺寸,他先把锅刷的长度缩短到20厘米,然后再把从网上购买的不锈钢配件打孔穿绳,一个可以挂起来的不锈钢手把小锅刷就应运而生了。 好看、好玩、好用——无论是藏身山沟里的老篾匠,还是隐遁于市井中的皮影艺人,经过抖音、快手的洗礼,都对传统工艺如何走进现代人的生活有了共同的默契——他们将专业与趣味相结合,创造出新的跨界体验,将传统元素赋予当下生活的场景运用,降低了参与文化创作的门槛,也就让观众从看客成为粉丝,进而塑造社群,观众成为“潮牌”的拥趸和潜在消费者。
“非遗成潮”背后是文化觉醒
好看、好玩、好用这些表层体验背后,“非遗成潮”有着更为厚重、幽深的文化动因。 传统文化、特别是非遗自带IP属性,它是时间的积淀,是凝结千年的心血智慧的结晶,所以天然具有变“潮牌”的基因,尽管跨越时空的距离,却能与当下的人们发生共情。
从广西北海到江苏南京,魅力非遗消融了1800公里的物理距离。“一只热爱绒花与南京绒花的小咸鱼”,这是1998年出生的Nini在抖音号“喜乐绒花”上的自我标签。生长在广西的她,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南京绒花,并从此爱上这个来自江苏的非遗。打尖、塑形……她用仿绒花开始练手,到了绒花最为重要的“勾条”环节时,她千里迢迢跑到南京甘熙故居的绒花工作室,天天泡在那里看小姐姐们的手法。在Nini看来,南京绒花美在花型外放、颜色细腻,更美在手艺人的耐心和坚持。如今,Nini经常会在抖音上推出一些绒花教程,成为热爱非遗的年轻朋友们又一个交流平台。 土生土长的辽宁人薛淑萍是传播苏绣文化队伍中的一员。着旗袍、唐装入镜的她,在快手上常与人分享苏绣的精妙技法。“云教学”的受欢迎,是中国青年一代亲近传统文化的投射。 “看人做手艺真是极好的解压方式!”手机前的观众这样吐露心声。和李子柒带来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不同,手艺人短视频如此受欢迎,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做一事、过一生”的工匠精神给现代社会吹来一股清新、质朴之风。 潘云峰说,“老东西是要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如果只想赚钱的话,就会失去手艺人的本心!”慢工出细活,既是传统手工艺发展的掣肘,也是工匠精神的珍贵之处。只有经过经天累月的劳作,十几道甚至是几十道工序一一打磨,普通的一个蚕茧、一颗果核、一块泥巴、一根木头,才能成为承载着缫丝、核雕、泥塑、木刻等文化情感的符号。 短视频改变的不仅是一整套手工艺系统,观众从单纯地欣赏已经制作好了的成品,到可以全程围观制作过程,获得了对“岁月静好”的真实体验。 绝活儿其实来自生活。在各种手工艺的创作中,一种叙事风格的短视频点击量尤其高。在“山村小杰”的视频里,在他给女友子墨自制的木制洗脚盆、取暖器、竹包中,人们看到了最朴素的爱情模样;给用手捋头发的妈妈做木梳、给赤脚在田地干活的爸爸编织草鞋、给不停翻口袋找东西的奶奶自制小包……打开“山村,小木匠”的作品,孝亲养德的中国传统美德像一股暖流撞击现代人的内心。美丽山村、质朴情感、手工制作的叠加,是这类短视频的共同特征,其流行的背后是身处钢筋水泥的城市人群,在大数据时代不停奔跑之时,对于纯真美好生活的心灵回归。 “这些老手艺勾连着千百年来中国民众的情感记忆和‘乡愁’,也贯通着人们对‘民间’的审美认知。”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民间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徐国源认为,民间工艺植根于自己的“乡土逻辑”,是民众在乡土生活场域中的一种“美”的创作传播活动,它属于民众自己的文化。“这种民间审美以‘情’为主,突出了‘人’和‘人性’,具有一种穿透世情而至本真的价值,而这恰恰是‘文以载道’的正统文学较为缺失的部分。” 步入20世纪20年代,文化觉醒和对民族身份的认同,也是“非遗成潮”的最深层原因。全球化让中国人全方位与世界接轨,其民族元素也在全球化过程中被逐渐消解。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在面对世界时,迫切需要一种身份认同与情感归属。当他们寻遍身边所有精神文化元素后,蓦然回首,发现正是那些传统的、“土得掉渣”的、却又纯中国化的叙事方式,才是他们最引以为傲的“先锋标签”,正是在此背景下,“传统”才有了走向“国潮”的底气和面向世界的勇气与动力。 交汇点记者 陈洁 徐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