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甜味
编辑|密封
一个叉子、一个冰淇淋、几根钢丝绒毛、两只不规则的眼睛、脚底上看,戴上了原创标记。这是刚刚上映的《玩具总动员4》中玩具家族的新成员3354叉子。
玩具?其实不过是用垃圾桶里的废弃物做成的,外表怪异,做工粗陋,但在小女孩邦妮的眼里,它是世界上最独一无二的原创手工玩具,也是陪伴她度过第一天幼儿园时光的心里支柱,无敌可爱,又意义非凡。
想象力的眼睛是不一样的,他们看到的世界也是光怪陆离的。孩童时代,小脑瓜里总是充斥着十万个为什么等待被回答,天为什么是蓝的?宇宙是如何产生的?外星人是否真的存在?
步入青少年以后,其实这种好奇并不会减少,不论是对自身的疑惑还是对身处世界的兴趣,反而是与日俱增的,只不过当初 “天为什么是蓝的?”那个天真问题已经升级为了“既然天空是蓝色是因为瑞利散射,为什么海水是蓝色就是由于拉曼效应呢?”的科学PLUS版本。
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时,好奇心就嵌在了我们的人格里。好奇心和年龄一起成熟,却不会消失,慢慢地,它需要严谨的理论,丰富的图文,或宏观的叙事,或微观的描述,来展开更为壮阔的知识图景,阅读更为深奥的百科全书。
01 百科全书“死”了吗
2012年3月,《大英百科全书》宣布将停止发行印刷版。
人们对于百科全书是有感情的。《百科全书》刚面世的时候,中国也刚有纪晓岚等人编纂的《四库全书》。天文地理、鱼虫花鸟、地质河流、医药农工、宗教历史……这套厚重的大英百科全书,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作为全世界众多拥有者和读者思想启蒙的源泉,已经在书架、图书馆和企业档案馆存在了244年。
从1768年的那一天开始,他们一直伫立在那里,一年又一年,发烫的金色字体似乎象征着权威。
然而停售印刷版本,从此以电子版问世,未免让人感慨万千。这是传统印刷行业对互联网的又一次屈服,却不意味着百科全书的消亡,纸质版黯然掩卷,数字版却开始面向未来。
有人说,早晚会发生的事,世界进入新时代了。
尤其是现在的孩子们,要对一套共32册,重达58.5kg的百科全书手不释卷显然是不太可能的事。当代青少年是移动互联网的“原住民”,对于他们来说,知识对有着与传统认知不一样的新形态,学习的方式也正在颠覆。
而短视频,或许是认识世界的另一个窗口,也是百科全书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截止2019年1月,抖音日活跃用户数(DAU)为2.5亿,月活跃用户数(MAU)为5亿,抖音平台在内容上不断泛化,优质的青少年教育内容和创作者成为平台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2019年6月,抖音上青少年教育类内容短视频数量超过547万,累积点赞量近149亿,累积转发分享量超过8.5亿,累计播放量超过4752亿。
“冷”知识也可以“热”传播,“枯燥”学习也可以变得“有趣”,短视频传播知识正在成为一种新的、不可阻挡的趋势。在搞笑流、技术流、可爱流、美妆流霸屏之后,知识流开始席卷抖音。
在抖音,传统文化的精粹与现代世界的万象并存,京剧、美术、诗词、嘻哈文化、摄影摄像、异域风俗、艺术,都可以成为流行;基础教育的普及与成长中的进修同行,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时间管理、情绪管理、法律知识、继续教育,随时随地可以取经;日常生活的智慧与职场中的游刃有余互补,包括生活窍门、装修、饮食、职场文化、理财、面试技巧、办公软件使用等,变得触手可及;而自然世界里的神奇与人文社会中的丰裕也共同呼吸,包括天文、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历史、哲学、文学、语言等等,抖音其实是以短视频的形式打造了一个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图谱。
而短与故事化(short and story-like),丰富与易得性(sufficient and searchable),分享与社交化(sharing and socializing),是这本新“百科全书”的重要特征。“6S”特性——这是6月25日,中国教育电视台《教育传媒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抖音青少年网络健康成长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成长的百科全书—短视频社交与青少年教育研究报告》中所概括的抖音“新教育”的主要形态。
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过量和注意力稀缺的时代。而“短”是抖音的首要特征,简短有利于产生知识伴随状态,让青少年利用零散空闲的注意力,不经意间实现大量阅读,短视频所带来的信息广度是传统媒介时代难以想象的。短视频又通常以背景音乐引导视频创作,而抖音常见的背景音乐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可以引导用户进行故事化创作。
另一方面,“短”也会带来“未完结”感,吸引青少年进一步探索,与受众建立更深的联系。
比如,中科院之声在抖音的官方账号,其燃烧恒星“卡路里”的视频,在讲解天文现象时就以火箭少女101的大热歌曲卡路里作为配乐,画面内容的编排随着音乐进行,将天文现象拟人化,趣味十足,在短暂的视频中,出现了丰富的科学名词,这些名词也成为了青少年进一步学习的线索。
“它是碎片化的,但是请注意,它不等于无序,它应该是一组拼图里面的一片一片,当我们的受众拿到足够多的拼图碎片的时候,应该能拼出那个我们想传递给他的世界图景。”抖音“科学实验大玩家”运营人、北京交通大学教师陈征博士如是说。
引发一种好奇,然后引导这种好奇不断成长;为青少年打开感知世界的一扇窗,然后带领他们破除更多知识桎梏的门。对于学习来说,有然后,才是最重要的。
在抖音上,有一条标题为“现行世界地图有太多假象”的科普短视频,收获了185万个赞,2.1万条评论,播放量累计在5000万左右,有人说,“万万没想到格陵兰其实没有那么大”,“地理老师教了我两年都没理解”。
更有趣的事情发生了,不少人说,“我一口气看完了你所有的作品,还有吗”。
02 创作者天团101
这条视频的创作者叫做“地球村讲解员”,专注科普天文地理知识,抖音是他目前进行科普传播的唯一平台。
从2018年7月发布第一条视频以来,地球村讲解员已经收获921.6万粉丝,作品累计获赞超过3938.9万,累计播放量超过5亿。
年初,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科学报社与字节跳动联合发布《知识的普惠——短视频与知识传播研究报告》显示,在过去的2018年,抖音平台上知识类短视频的内容生产者平均播放量、点赞量、作者粉丝数等,都远高于站内平均水平。
知识类大V正在成为新的“网红”。
互联网改变了青少年学习的新方式,从向“人”请教,变成了向“网”请教。这一变化不仅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也增加了观点的宽阔度,使青少年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与辨析观点的能力,将“良师”的依赖性降到最低。而抖音上有着大批多元内容的青少年教育创作者,以各种创意方式呈现更受年轻人欢迎的知识产品,比如教育红人榜上常驻的向波老师、MrYang杨家成英语、这就是葛老师等,都有着高粘度的活跃粉丝。除此之外,抖音上还有海量专业机构制作的知识普及视频,和一流的科学家团队。
随着3月份“DOU知计划”的发起,我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的奠基人、中国首批院士钱七虎,著名植物生理学家、中科院院士匡廷云等13名两院院士及中科院古脊椎动物及古人类研究所所长、研究院邓涛等25位知名学者和科普创作者都成为了“抖音科普顾问团”成员。
有人形容,抖音迎来了中国科学界的第一天团,而且能教能打能卖萌。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同学们呐,可别信这句话,但凡学过电磁学,就知道这句话是多么不科学。”在中科院物理所的抖音账号,一则“用电磁学库伦定律分析异地恋”的短视频以幽默的口吻,和将电磁场与异性感情相结合的智慧收获了超过257.9万个点赞量。
在象牙塔的学者和来自民间的智慧在这里得以同框,因此,抖音的“百科全书”具有不狭隘又不偏颇的知识丰富性。
此外,抖音还具有搜索功能,可以轻松搜索感兴趣的领域,为青少年的知识探索提供了充分可能,搜索的内容也会成为继续推送的依据,“想要的东西找得到,送来的东西有兴趣”,这体现了抖音在知识上的易得性。
在抖音上,教育还具有社交化属性。用户彼此关注,按照兴趣接受推送,逐渐形成大网络和小组群,共享知识和学习经验。分享不仅是知识、体验的共享,也是获得认可、关注的途径,而陶醉其中的参与感和可分享性是“乐学”的重要因素。
常言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而“乐在其中”才是“乐之者”的境界。
03 记录科学美好的“众创”平台
同时,每一个观看者也在成为参与者。
教育从来不仅是读书破万卷,在抖音,教育的未来当然也不仅是点赞破百万,而是知行合一,从学习到投入,从投入到运用。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张磊在发布报告时指出,当下,我们处于一个新的变革时期,“人(创作者)-机器-人(用户)”互动的模式构筑起网络空间知识与文化“众创”的平台。短视频的创作过程不仅仅在于展示某个观念或是某种价值观,而是强调不同代际下视频制作者与分享者之间在思维层面上的相互连结。
在抖音上,标签“涨知识”话题下的内容不计其数,门类也十分丰富,包括“世界之最”、“古代趣闻”、“揭秘心理学”等等。不同的知识创作者可以通过添加标签的方式将自己的创作归到此话题下,而这些内容的转发分享次数也高达几千到几万次。
可以说,这种知识众创模式与链接化分享的社交属性,使得数字时代的学习以互助形式展开,而青少年的知识也因此扩容,对知识的感情也因此沉淀。
而从简单的“传授知识”到“培养智能”,抖音短视频还能促进和引导青少年发挥能动性,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抖音上关于“学习打卡”话题的视频播放量累计多达9825.9万次,更有成百上千的用户坚持以学习打卡的形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用户评论说,“真的很喜欢这样的视频,总能在我低落的时候,给我一股气”。
知识的线上线下有机贯通和顺畅连接,则使青少年从学习知识真正走向运用知识。在成长的道路上,抖音百科全书式知识图景激发起青少年对大千世界的探知欲,而短视频的内容形式在走向“众创”知识的过程中,也逐步构建起了数字时代的新教育模式。
比如,抖音原生的“跟拍”文化从感受到体验,实现了真正的实践导向。在抖音中,以“跟着抖音学”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会出现“跟着抖音学做饭”、“跟着抖音学画画”、“跟着抖音学技能”等诸多类目。
除此之外,抖音还有“致敬经典”、“问答王者”、“科学家我问你”、“我要试一试”等一系列实践化导向的热门话题。其中,“我要试一试”涵盖才艺、技能、料理、挑战等各种参与式活动,视频的累计播放次数达到2亿次,并且持续吸引着众多网友纷纷跟学、跟做并跟拍上传,可谓学做两得、知行合一。
作为新时代的知识承载者,抖音短视频仿若瞬时的星丛,在不经意间转换青少年的思维方式,启发他们看待问题的视角,解决他们成长的困惑与疑虑。通过对青少年观察力、想象力、行动力等各个方面能力的全面提升,抖音正用短视频社交打造新一代的给力青年。
“第一次练字,第一次过母亲节,第一次上台演讲…”
“第一次把书写当成一种生活方式,第一次折了朵康乃馨送给妈妈,第一次发现演讲中的说话之道…”
作为一种新的智能技术,短视频记录美好生活,或许也在慢慢演变为,记录科学的美好和学习的生活。抖音总裁张楠说,“科学的美好,是我们感情生活的组成部分,而且通常是会给我们力量那部分。”
在6月25日的青少年短视频教育研讨会上,中国教育电视台《教育传媒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协同创新中心、抖音青少年网络健康成长研究中心还共同发起了青少年短视频教育计划——青椒计划。
抖音将根据“青椒计划”,为优质青少年教育类内容创作者开通5分钟权限,给予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同时启动“#青椒计划”挑战赛,号召平台有能力的创作者积极创作青少年教育类优质内容。
寓教于乐,一直是教育的愿望。而在互联网时代,人们信奉“有趣即正义”的价值观念。
一个不会被划走的视频,意味着有趣,而一本不会被合上的书,有趣并有用。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短视频实现了视听审美的有机结合,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全新的观察视角,为青少年参与到知识生产和传播过程中打开了另一扇门。而在抖音的百科全书里,我们看见了有趣并有用的一万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