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故事从以下旧照片开始。
照片拍摄于86年前的1935年。长相清秀的短发少女被称为刘秀敏。当时考入湖南私立洲南女子中学(今天长沙市论中学)。
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刚满15岁的刘守玟,躺在学校的草坪上,留下了这张照片。
对于今年的年轻人来说,自拍照、打卡照、网红照……再也平常不过了。
但是,对于这位80多年前的湖南女孩来说,也许她自己都没想到,这张照片会成为她短暂人生中的最后一张留影。
在这张女孩照片的背后,我们要讲述一个普通中国女孩与抗战大时代交汇的泪目故事:
这是一个牺牲与承诺的故事;
这是一个个人生死与家国命运交织在一起的故事;
17岁长沙女孩选择退学 登上开往抗日前线的火车
让我们把时间切回到86年前。
上世纪30年代的中国,笼罩在每个中国人头上最大的阴影,无疑就是“日本侵华”。
刘守玟进入湖南私立周南女子中学,就读于普12班。
仅仅两年之后,卢沟桥事变爆发,抗日战争全面打响。
学校每天会给同学读报,看着报纸上日军日益逼近的消息,同学们都热血沸腾,同仇敌忾。
在时代的洪流面前,当时的每一个中国人都要做出抉择,还没满18岁的刘守玟也不例外。
只是没有想到,这个艰难的抉择很快就来到了!
1937年,日军进攻山东、安徽一线,驻扎湖南的第22军18师、46师紧急开赴前线增援。
在离开长沙前,部队在当地几所女子学校征召女兵,用于战场救护。
年仅17岁的刘守玟听到这个消息后,毫不犹豫地报名。
在周南女子中学的校务处,校长再三询问刘守玟和另外几名女生:“是否想好了退学参军?”
“想好了。”大家都点点头。
校长在1937年上学期的普12班成绩花名册上,找到了刘守玟的名字,用红色印章打下了两个字:“退学”。
就这样,17岁的刘守玟从女生变为了女兵。
抗日战争中的战地救护女兵
由于家里是湖南常德汉寿的望族,刘守玟又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如果母亲听说她报名参军的消息,肯定会央求她能留下来——毕竟她当时不过是一个17岁的孩子。
为了不让父母伤心,刘守玟没有告诉父母已经退学参军的事情。
1937年,在长沙火车站,她和其他同学一起登上火车,跟着大部队朝着徐州方向出发了。
临行前,她从宿舍抽屉里带走了自己在学校的那张唯一的照片。
刘守玟没想到,她的父母也没想到,这一走,就成为阴阳两隔,人间永别。
女儿给父母写下诀别信 18岁女兵牺牲前最后嘱托
1938年,刘守玟所在的湖南第22军先后参加了台儿庄会战和徐州会战,伤亡惨重。
在残酷的战场上,平均年龄不到20岁的女兵救护队同样付出了极为惨烈的代价:伤亡率高达60%。
短短半年,从长沙坐火车与刘守玟一起出发到抗战前线的女兵,最后只剩下三四个同学。
每天,看着女兵队战友们一个个在自己面前离去,刘守玟预感自己可能迟早会战死在前线。
一天晚上,她特意借来纸和笔,给父母写下寥寥数语,也是一封向父母道歉的诀别信:
“女儿不孝,离家参军没有告诉父母,现已身死他乡,望父母不要悲伤。现将两块银元和在校时的一张照片寄回,勿念!”
不幸的是,一语成谶!
刘守玟还没来得及寄出这封信,徐州会战爆发了。
徐州会战中的中国军队
1938年5月的一天,徐州铜山县柳新镇附近,刘守玟所在部队与日军遭遇,发生了激烈战斗。
刘守玟看到一名连长中弹倒地,赶紧上前抢救。
突然旁边冲出一名日军,用军刀将连长活活砍死。
看到战友被日军杀害这一幕出现在自己眼前,那一瞬间,柔弱的刘守玟一下子爆发了!
抓起地上的一块石头,趁着这名日军背对自己还在砍杀的空档,猛然向对方头部砸去,连续十几下,把这名日军的脑袋砸得稀烂。
但这个时候,“砰”,一声清脆的枪响,另一名日军向刘守玟开火,子弹穿透了她的身体。
救护队的其他女兵和战士们一起,冒死将刘守玟救了下来,送到了附近的一个叫陈塘村的地方。
躺在担架上的刘守玟满身是血,但还有一口气息。
在当时的环境下,中国军队根本没有足够的医护力量来抢救伤员,更多的是听天由命。
刘守玟明白自己已经走到生命最后一刻,她拿出那封家信和照片,恳请看护自己的一个陈塘村女孩:
“请把这封信寄回我的家乡,让我父母知道,女儿为国牺牲,不能为他们尽孝了。谢谢你。”
当天晚上,刘守玟就因血流过多永远闭上了双眼,当时才18岁。
闭眼前刘守玟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想妈妈了。”
由于战事紧急,徐州沦陷,日军正在节节逼近,部队迅速从陈塘村撤走。
临走前,那位看护女孩和几名村民,将刘守玟埋葬在了村子附近一个乱葬岗,那里也埋葬了许多徐州会战中牺牲的抗日士兵。
这一埋,就是整整66年。
陈塘村女孩守护余生的承诺 抗日英烈终于回家
让人遗憾的是,这名守护刘守玟生命最后旅程的陈塘村女孩,没能将这封家信邮寄出去。
因为在刘守玟牺牲后不久,日军很快就打过来,这名女孩跟着父母迅速逃难去了。
离开村子前,她把刘守玟牺牲前给她的信件和照片用布包好,埋在自家后山的一个地方。
几年后,女孩回到陈塘村,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后山挖出那封信件。
结果发现由于埋藏太久,信纸已经完全烂掉,根本没办法寄出去了。
完成刘守玟的嘱托,找到刘守玟父母,成为这位陈塘村女孩此后余生最大的牵挂和心愿。
新中国成立后,这名女孩几次试图联系到刘守玟的家人,始终没有成功。
六十年代,村口的乱葬岗被填平。
一天晚上,牵挂刘守玟的女孩悄悄跑到乱葬岗附近,悄悄为刘守玟立了一个新坟,还在上面插了一根树枝,作为标志。
每年刘守玟牺牲的日子,女孩总要到坟前来鞠三个躬,哪怕是年事已高,她也要家人搀扶着前来上坟。
当年埋葬刘守玟英烈遗骸的陈塘村
时光如梭,距离刘守玟牺牲已经过去整整57年,当年的女孩也变成了奶奶,走到了人生尽头。
1995年,这位曾经守护抗日女英烈生命最后一刻,试图实现承诺却始终未能如愿的陈塘村女孩,带着遗憾永远地离开了。
临终前,她把照片交到自己家人手中,泪流满面地说出了人生中最后一个交代:
“她走的时候才18岁,这样好的一个女孩子,就在那里埋了60年,连她的父母都不知道自己女儿安葬在哪里。我走了,但这个心愿不甘心,你们一定要帮忙找到她的家人。”
最终寻找刘守玟家人的过程,又是另外一个让人感动的故事,不再详述。
2004年7月,刘守玟的遗骸终于从千里之外的安徽回到湖南,安葬在湖南革命烈士陵园。
此时,距离18岁的抗日女英烈刘守玟牺牲并长眠于他乡已经过去整整66年。
2012年10月25日,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新兴乡军刘村,举行了隆重的仪式,迎接抗日英烈刘守玟的遗骸归乡安葬。
那名曾经躺在周南女中草坪上英姿飒爽的湖南女孩,终于回到了她阔别多年的汉寿老家。
在这一刻,为保卫家国献出生命的18岁女兵刘守玟生前最后的遗愿,默默无闻守护英烈的陈塘村女孩的余生承诺,终于在这里实现了交集。
英雄安息,勿忘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