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最先出现在对方甲骨文上。现在有三个发音。
读yin(一声)时,是其本义,另有yan(一声)和yin(三声),常常组词为"殷红、殷殷雷声"。“殷”作为姓氏,据说最早读音是yan(一声),居于河南禹州殷水的部落以此为姓氏,是中国比较早的姓氏,唐代以后才形成今天的yin(一声)读音。
对于“殷”的本义,说法不一,比较多的共识是跟盛大的音乐场面有关,《说文解字》就是如此释义;也有人认为是“医”字源头,给人在治病; 还有学者说是没落贵族遭受奴役。
我不是汉字专家,连爱好者都不能算,但我认为上面三个观点都不能准确反映出“殷”字的本义,尤其是第二和第三的观点,实在牵强。为何?因为我从方言里找到了答案。
在河南豫东一带,早些年,两个不常见面的大妈碰面了,有以下对话:
……
你家老三媳妇生产了吧?小满会我见她挺着个大肚子。
yīn 啦!麦罢就yīn了个小子。
咦,那可好,恁这有福了!
有啥福? 老大家2个,老二家2个 ,这不老三家……不都得我这老婆子忙!
大姑娘常来吗?
不常来,她yīn 着几个孩子……
以前觉得够土的话,其实竟充满了古意。上述对话中的yīn 就是“殷”,意思是“生”(孩子)、抚养(孩子);另外还有怀孕之意。现在来仔细观察殷的甲骨文,一个大肚子的人,面前是个小人,举着个什么东西。有人解读这个小人是在作乐,有人解读是拿着医针在给人治病,针灸的始源;西周时期该字大肚人从朝向左变成朝向右(反身),于是又出现了没落贵族受奴役之说。
另外也还有一个学者认为,殷的本义是怀孕的人欣赏音乐(音乐胎教?),安心舒适养胎。我个人比较倾向这个观点,因为它跟生育相关。毫无疑问,上古时期一直到后世,先民对生育那是相当的崇拜,有人就有一切,是战胜自然和敌人的根本保证。繁衍作为头等大事,相关的符号自然就先出现,“殷”就被造出来了,这是原生古字,不是后世造出来的。再回头看它的甲骨文,大肚子人面前其实是一个小孩或者两个小孩在玩耍,一个或者两个都是虚数,实际意思是众多,一个女人,已经生了好几个孩子,肚里还怀着一个——她当然要备受尊崇,那个时代多生孩子为美啊!自然也享受大家的祝贺,鼓乐喧天,就如同我们今天生孩子要送红包、送吃的、放鞭炮甚至请戏班唱戏等一个道理。
这样一来它的本义从“多”到“众多”到“盛大”再到“盛大的音乐场合”,就非常合情合理,就能完美地解释几个本不相关的意思竟然都集中在“殷”这个单字的身上。再多说一点,作为拟声词时,往往拟雷声,这可能也与祝贺场面的鼓声如雷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