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辙南辕》不到一半就收到了冯小刚的头条。
“太浮了,没有接地气!”
“又是几个富二代聚在一起炫耀财富的故事。”
最毒的评价是“上次鸡毛.25年没有接地气了。
”“有钱限制了他的想象力”当然也有不同意见,认为既然是文艺作品就应该允许“多元化”;也许人们就是喜欢看高出现实一点的“精英文化”,而不一定是“普通人的生活”(百分百重现现实,也太残酷了吧!)
而美人的看法,和他们都不同,反而是觉得冯小刚的意图,是一种质问而已,所以剧中用了大量“反讽”手法,比如讽刺娱乐圈的“数字台词”、讽刺生活中的“凤凰男”等。
作为第五代导演,这位导演好像向来专注的,都是生活而不是“生存”。
这样真实地把“中等偏上”圈层生活(“悬浮”这个词挺不错的,姑且把剧里面的“圈儿”叫“悬浮圈
”或“炫富圈”吧)中的“大尾巴狼”现象呈现出来,也挺好啊!
那我们看看冯导都质问了什么呢?
冯希与李响10年不婚、小雨接受30万分手费:爱情应该功利吗?
《北辙南辕》里的5个女性生活故事,和关怀、悲悯、伦理无关,都个人价值、人生选择的难题。
没有大是大非,反而更难选。
比如说戴小雨和彭湃这一对。
彭湃瞒着小雨五年未离婚,而且遗嘱里写着90%财产给女儿,10%给“前妻”……
这样的男人的确在糟蹋爱。
但是,彭湃给的分手费(小雨开餐厅的30万),小雨该要吗?
编剧对小雨如此选择的态度本身就是开放性的,开放就代表观众可以质问——
前面小雨刚回国,姐妹互掐的时候,小雪讽刺过小雨:
“我这当然是正道啊!总比有些人还没找到道强吧!”
接着,又借尤珊珊的嘴说出来“不要张口闭口五年青春、十年青春的,那是你的五年也是人家的五年”“不能把青春明码标价”。
尤珊珊又提到自己离婚的时候,丈夫的钱一分没要。
不同的人不同的选择:
- 小雨的观点是,既然已经分手,尽量弥补的经济利益。
- 珊珊的观点是,虽然已经分手,但要继续自己应得的情感利益。
任观众评说……
后来,当彭湃来找她时,小雨潇洒地把彭湃送的车,送给妹妹小雪当“抽奖礼物”。
接着尤珊珊又给小雨撑腰,给了这位渣男“致命一击”。
当尤珊珊霸气地怼彭湃时,你似乎可以感觉到这样的价值观:
当女性能用经济价值、丰富的人生经验、理智的情感判断武装自己时,“吸渣”体质一定能够改变。
至少下一个可能性“靖哥哥”、刘梁周真的很乖[灵光一闪]。
跟小雨“走向尾声的不幸”相比,冯希正在经历“难捱的岁月”。
李响是另一种“渣男”。他不花,但他也不专情。不能说他不善良,但他绝对没责任心。
冯希陪他从大学走到博士、教授,10年!不分手也不结婚!
虽然冯希死守着“不同居”这最后一个“筹码”,但貌似也杯水车薪。
李响不让冯希和尤珊珊在一起玩,很大原因,应该是怕维度高于自己的珊珊代替自己给珊珊PUA洗脑。表面理由是“怕冯希变坏、出轨”,实际是怕“冯希遇到更好机会”。
还没结婚,就不同意冯希创业(这观点是封建社会的吧);
一提到离婚,就说学位的事……
但真的拿了学位,获得了去德国留学、晋升教授的好事儿,又规划起七大姑、八大姨,依旧不提冯希(这段太TM气人)。
只有在生理需求的时候,这个带着博士帽的“禽兽”才想到“女朋友”。
不怪人家尤珊珊说,人家根本没把你当女朋友,就是一个不花钱的保姆。
但编剧好似也非常想让观众去争议一下“冯希该不该分手”?
因为,小雪和尤珊珊在饭桌上郑重其事地讨论了一番——
当尤珊珊像上面一样评价冯希的爱情时,小雪怼她说:
“我发现你这个人,有个特别神奇(编剧用的是神奇,不褒不贬,很有意思)的地方,能把一切情感关系变成市场关系。”
小雪认为情感里有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是高于一切供需层面的。如果尤珊珊一定要把二者混为一谈,未免太功利。
(有网友说,这段话真不像小雪说出来的)
二人的对话,最终没有结底,但提出了一个问题:爱情应该“功利”吗?
小雪是“爱情至上”“情感至上”论,认为情感有神圣之处,不可以用市场关系去衡量,所以她“允许”冯希“为爱牺牲”。
而尤珊珊是“供需至上”论,认为冯希的“货币”已经通货膨胀,要赶紧止损。
那么冯希自己呢?
美人觉得,恐怕表面上“感情至上”的冯希,内心也是衡量市场关系的。
有两个线索:
- 第一,尤珊珊总是串掇她和李响分手,她闹绝交很多次,但结果越和珊关系越来越好了!为什么?因为她认为珊珊说得有道理。
- 第二,冯希在珊珊面前多次提“在李响那里奉献了10年青春”,她和小雨一样,有一种“需要被补偿”的心态。
以上两点,说明冯希存在着侥幸心理:忍一忍,也许再差最后一年、半年,就能结婚。
一旦结婚,之前所有的投资都收回来了。
让一个人付出得越多、损失越惨重的,往往最舍不得下,这是人性,也是人常陷入“执着”的原因。
所以,她怎么会轻易的分手呢?
尤珊珊这种“活菩萨”真的存在吗?
有人认为,尤珊珊是整剧最大人设BUG:
一个大二为谈恋爱肆业的女生(说明智商不高?),毕业10年后成了亿万富翁;
嫁了“妈宝男”,被婆婆嫌弃离婚,离婚后仍然无私照顾婆家;
债务人死了,因为曾是自己的行业引路人,上千万债款直接不要了;
赚那么多钱却好似不太忙,成天闲逛,喜欢上一个“姐妹”,就送一大馅饼:不是帮炒股票,就是送股份;
有人说,这人设太假了!这是活菩萨吗?尤珊珊不可能存在啊!
美人要再来掰扯一下,这个人设存不存在了。
第一,关于工作很闲——尤珊珊是做投资起家的,投资人就是很闲
投资这个行业的确需要“闲”,因为放松才能更好地思考和决策。
投资有赔有赚、有运气的有倒霉的。
这剧里,赵斌扮演的赔的那个角儿,珊珊就是那个赚的的……逻辑没问题。
第二,关于和婆婆的关系——珊珊也有柔软的一面,她对亲情、友情割舍不下。
“我难产时,医生问保大还是保小时,婆婆说保大,从那以后对婆婆就恨不起来了”,这一句台词就表明了,珊珊把情看得很重。
对“行业导师”赵斌、前夫都是如此啊——
离婚时,一分钱不要,不想让前夫心安理得,说高尚是假的,想让前夫永远欠一分情是真的……这就说明根本放不下啊。
第三,关于送姐妹股份,其实不算“活菩萨”人设,只是变相投资。
用她自己的话说“借你们钱买奢侈品,和借你们钱给我做股东挣钱,那是不一样的。”
“一要熟人,二要女的”说明了她选股东的标准:第一,要人品好的;第二,她对女性能力高度认同,这两个标准都是深思熟虑的。
从某种程度上讲,尤珊珊“送股”,也是拉拢人才的方式。
从试营业那天“杀熟”就能看得出来,她不做赔本买卖。
试营业那天,来的全是熟人,她前面也说过“今天我免费招待,以后大家想吃什么都来我这”。但当熟人问:“尤总要钱吗?”时,她答的是:“今天把卡办了,以后就不要钱。”
太会了吧!
从股份分配制度也能看得出来:
股份并非免费赠的,姐妹们投钱(这30万对她们来讲都是“大钱”,投了资谁不会用心呢?)才占股,而且非常少——这个餐厅,他投资300万占90%,其它人只占10%,而且餐厅最后经营的是自己的人脉。
表面上是个冤大头,实际上是玩得非常职业的“股权投资规律”。
唯一可以质疑的是:这三种优点是否会同时具备在一个人身上,真的会有一个女子具备如此多的优秀品质?善良、慷慨、宽容、高智商、高情商、义气……
美人的答案是,只要其它电视剧里那些英雄男性人物立起得来,尤珊珊一定存在。
彭湃值得原谅吗?如果李响能结婚,冯希要嫁吗?
这可能涉及到了“婚姻是否是一种合理制度”的哲学问题,也是目前小雨、冯希遇到的最大的坎。
似乎女性要过的最大的坎一直都不是事业,而是“如何理性对待婚姻和爱情”。冯小刚既然要写女性群像,当然避不开这个问题。
美人引用哲学家罗素的话来解答这两个问题吧!
第一句话:文明程度越高,人就似乎越不可能在一个伴侣身上获得终生的幸福。
从这个角度讲,彭湃是值得原谅的:
他与“前妻”分居七年,对前妻的感情应该不在了,既然无法在前妻那里获得幸福,是有权利去继续寻求爱情的。
一个人一辈子,不只爱上一个人,没有错。
他的错在于,用自己的不当行为陷小雨于不义。
小雨在电视剧开篇就在试婚纱,说明他藏得滴水不漏。
这说明了他的自私、懦弱和不真诚,属于人品问题,也许他爱小雨这事本身没错,但小雨却不能嫁给他。
第二句话:爱情必须将所爱之人的自我,视作与自身的自我同等重要,必须意识到对方的情感与愿望,并把它们当作自己的情感与愿望。
罗素这句话简直太适用于李响,如果李响再说什么爱冯希,简直可以直接把这句话给他丢过去。
他爱自己的“自我”如命,但却视和自己同甘共苦的红颜的“自我”如粪土。
这样的李响,即使真的前途似锦也不值得珍惜,因为他不爱冯希。
某种程度上,也是冯希自己破坏了他们走向幸福的可能性——爱情当中,一方越低进尘土里,越失去做人原则,那么就越失衡。
连张爱玲“低到尘土”里都挽不回胡兰成,何况你一个小餐厅经理呢。
还是那句话,这部剧,以女性的视角,提出了一个个对“悬浮圈”的质问。
这五个女性创业,就已经被列出“精英阶层”,它是观众眼中的“悬浮圈”也好,炫富圈也好,能创业必然经济、人脉和资源不是零基础。尤珊珊5人中有富的,也有小康的,最差的能保持温饱,没毛病。
编剧的心就不用操了,爱看就行了。
而且,是不是在这些质问里你也思考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