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腰线
说令人吃惊的事。
一位网络文女作家在参加聚会时,对男人们的黄色笑话感到不快,没有透露姓名,而是在网络上抱怨。
你猜结果怎么着?
就是这么一个讲述性骚扰的吐槽,在网络舆论场上掀起腥风血雨。
最后为了平息两性战争,女作家删除微博、被迫道歉、手上合约被取消、并捐出3万块钱自证清白。
而曾经当面开黄腔,转头就说自己被冤枉了的男士们大获全胜,全身而退。
这仿佛在告诉所有曾经被骚扰过的女孩子,你们曾经忍了下来,请你们继续忍受下去。
一旦发声和反抗,后果你未必承担得起。
人间荒唐。
01
事情缘起于某网文女作家的一条吐槽。
她参加网文大会,因与某著名男作家一同拼车前往,被众多男性口嗨内涵,一次不够还来二次,遂发文出一口恶气。
她的经历并不算大新闻,但每个女性多多少少都感受过这种尴尬、羞辱、又不能翻脸的境地,女生们开始在评论里讲述自己的经历。
引发这么大规模的讨论,她本人也没料到。
一群男网文写手不乐意了,群起而攻之,以大V流浪的蛤蟆为首。
几天内据不完全统计,流浪的蛤蟆接连发至少35条微博,可以说是出离的愤怒了。
他们要求女作家指认究竟是哪些人当了男性群体中的害群之马,以便割席。
如果不肯指认,那就是开地图炮、恰女拳饭、扣屎盆子、煽动性别对立…
众人围剿之下,七英俊没有说出男作者的姓名,毕竟一旦开始指名道姓,就进入到了谁主张谁举证环节。
势必会讨要录音录像、人证物证,拿不出更多证据便会控诉侵犯名誉、网暴致其社死,接下来也许就是对簿公堂。
愤而自杀的安医生、深陷漩涡的弦子、北影的阿廖莎、央美投诉导师的小羊……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而七英俊遭遇的程度,在男性眼里,真的算不得什么。
性玩笑是人类的天性。
真的不必太认真,计较就别活了
别人开你玩笑其实是喜欢重视你
换个角度来看,你应该受宠若惊。
这些话术,我们都再熟悉不过了。
事情的走向再也不受任何人控制,又陷入了互相叫嚣“田园女拳”和“蝈蝻”的混战,舆论场一地鸡毛。
现在的互联网就是一个巨大的回音壁,声音在多次截图、转发、二传中,形成无数回音。
人们在密密麻麻的巢穴里,对某个回音极度不满又找不到源头,于是两眼一抹黑跟着叫骂。最后放眼望去一片残垣,只剩下恶意。
事态越来越难以收场,七英俊只能发长文道歉:
1、被开低级玩笑确有其事,不是编造
2、愿意捐出3万给公益项目证明此事不是吸引流量的炒作
3、收到各大合作方询问,手上尚未谈妥的合作纷纷取消,业内名声受影响
4、坚决反对举报,对众多男作者的作品遭人举报的情况道歉
流浪的蛤蟆顺势下台阶长文道歉,也捐出3万。
一场闹剧终归落下帷幕。
02
让我们拨开迷雾看本质,为什么七英俊最初那条微博更够带来上万的转发支持?
TA们都是女作者的书迷吗?
不是的,里面更多是素昧平生的女孩。
因为她讲述的正是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的事,每个女孩都曾遭遇又无法言说,这份屈辱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这就是女性遭遇骚扰后,别无选择的沉默文化,无论你是谁。
这种“只是玩笑别当真”的生活,女孩每天都在经历。
有次跟朋友们出门扫街,迎面走来一个美女。男性友人对我说:“她至少得3000吧,但还是你更美。”同行的男同胞笑作一团。
也许这句话并非对我的攻击,但说给我听,并得意洋洋看我反应,我真实地感受到冒犯。
他看我脸色垮下来,赶紧找补:“哎呀,玩笑都开不起。”
又有一次火锅局上,一男孩看到火锅油溅起了,提醒让女孩动一下,别被溅到。
另一男孩搭腔:“你别动,让XXX动就好了。”众人哄笑。
女孩满脸尴尬,笑也不是,气也不是。
有个女性朋友是个编剧,她应某导演邀约,参加导演美术馆的活动。
饭桌上导演喝高了,借着拉女孩说话之际,众目睽睽之下把舌头伸进女孩耳朵,当时她完全懵逼了,不敢回击。
回家后才清醒过来,选择报警。
可是导演这边呢?
非但没接受处罚,反而po出女孩照片,任她被围观男士网暴,然后导演依然收到了平遥电影节的邀请。还在抖音上阴阳怪气地说自己就爱吃猪耳朵。
蒋方舟曾发文称被知名媒体人章文性骚扰,另一个女媒体人也说经历了类似的事。
章文却“坦荡”地觉得这很正常:“酒后合影、搂、亲、抱都很正常,蒋交了众多男朋友。”
看到了吗?讲黄色笑话、低俗段子、内涵口嗨时时刻刻都发生在女性身上。
2018年美国国家公共电台做过在线调查,有81%的女性受访者经历过言语或者肢体上的性骚扰。
性骚扰其实是最普遍的、也最隐晦的性别暴力。
自古文人骚客的人生理想之一就是“红袖添香”,流传到现代就成了“伴游文化”、“酒桌文化”。
而且公共舆论上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当年精英杂志GQ,就以一篇雄文出圈:
文章中写道:
美食千种不及胸脯二斤,何况一个就不止二斤,一对硕乳在饭桌上荡漾。
一桌没有姑娘的饭局,再荤也都是“素局”。
网文女作家所遭受的一切,正是广泛存在于我们文化中的结构性的性别歧视。
这不是简单地把害群之马揪出来的事。
一个骚扰事件发生,有人在骚扰,有人在起哄,有人看热闹,有人保持沉默。当然也有人赶紧提供不在场证据,反正此事与我无关。
以上所有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默许这种中国式酒局的文化继续流传下去。
03
打破沉默文化第一步,被骚扰的女孩站出来。
现在女孩站出来了,然后呢?
她被要求闭嘴,坐下。
遭受丁点儿小事就上纲上线,你这是小题大做,不顾大局。
男性对女性的荤段子、开黄腔成了约定俗成的潜规则,女孩们只能满脸尴尬地独自承受着屈辱。
一旦你敢表达不满,就是“分不清场合”、“认真你就输了”、“喜欢你才开玩笑的”。
连肢体上的性骚扰,都难以取证,更何况是几句喝醉之后的骚话呢?
忍了吧?
看到了吗,这一套性骚扰者的保护机制是绵密的,其中不仅有文化上的沉默,还有法律里的困局。
性骚扰的取证难度之大,即便找到证据依然面临名誉权败诉的代价。
站出来发声势必损失惨重,这直接阻止了更多想要站出来的女孩。
那么该怎么办呢?
打破性骚扰文化最重要的那一步,既不在受害者也不在骚扰者,而是剩下的所有在场者。
当性骚扰发生的那一刻,女孩或碍于权力关系难以对抗,但看在眼里的人更不应该纵容,至少动动脑子,用表情和肢体语言打破这种气氛,而不是一起哄笑拱火。
“在场者”还包括广义上舆论场域的在场,当一个女孩站出来指出性骚扰的时候,选择声援她,而不是与我无关,甚至围剿受害者。
如果骚扰的人仅是少数,那么性骚扰就不应该成为一直禁锢女性的文化。
停止冷眼旁观吧,不要把世界让给那些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