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作家、TED演讲者伊丽莎白吉尔伯特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写下了这部鼓舞人心的作品,以帮助读者与恐惧同行,激发内心的宝藏——,从而实现梦想。
读书笔记(下)
Ⅳ 坚毅,在坚毅
只要坚持练习,就能在你从事的领域内获得进步,这是生活中一条简单又慷慨的定律。
无论你追求的事业在一开始显得多么亮丽光鲜,每一份事业都附带着一系列“恶心的三明治”,也就是事业自带的阴暗面。曼森对此洞若观火:“任何事情都偶有糟糕的一面。”而你必须选择接触哪种阴暗面。因此,我们的问题并不是“你对什么感兴趣”,而是“你的兴趣是否足以支撑你忍受其中最令人讨厌的部分”。 举例来说,如果你真心想生一个小宝宝,就不会介意孕吐的痛苦了。
如果你能通过你的灵感创意终生过上优渥的生活,这自然很好。但是,不要让这个梦想变成一场梦魇。经济上的需求会给敏感而多变的灵感带来沉重的负担,你必须正确看待“养活自己”这件事。
通过不同的工作维持稳定的收入,这能让我在灵感受阻的时候安慰它说:“伙计,别担心,慢慢来。需要我的时候,我一直都在这里。”我一直心甘情愿地辛勤工作,目的就是让我的灵感能够轻松地玩乐。在这个过程中,我成了自己的“赞助人”,也成了自己的“贤内助”。
找份工作没有什么可耻的,而要求创意去支撑你的全部生活,继而把它吓跑,这才是可悲的。如果你不是乡绅土豪,那么这就是你的必经之路。
不要把创意当成乏味、老旧且不幸的婚姻,通过饱含爱意的双眼来看待创意吧。即便你一天只能挤出15分钟时间与创意在电梯间里共处,你也要抓住机会。
想想看,为了与你的挚爱独处,你还愿意做出哪些牺牲呢? 不要把这一切当成负担,你和创意的“幽会”应该是一件性感的事。
如果你想拥有满意的创意生活,你必须成为一个严以律己的非完美主义者。
我觉得,完美主义是“恐惧”的高端定制版本,完美主义就是用高档鞋子和貂皮大衣包装起来的恐惧,它装出优雅的样子,内心却忐忑不安。在这闪亮的外表之下,潜藏着完美主义的恐怖,它不断重复着:“我不够好,永远都不够好。”
我们必须明白,对完美主义的追求只是一种对时间的靡费,因为完美是不存在的。无论你花了多少时间试着将事情做到完美,总有人能从中挑出毛病。
做大自然需要你去做的事。如果你有什么想法,就立即去做,不要担心别人是否会赞赏你。不要妄想写出柏拉图的《理想国》这样的作品。即使对最小的进步你也要心怀满足,看淡结果。
正如《圣经》中所说,“如果你把心里的东西表达出来,你所表达的东西会挽救你。如果你不把心里的东西表达出来,你不表达的东西就会摧毁你”。
大多数人都在为自己的事情做打算,他们没有时间去考虑你在做什么或是你做得怎样,因为他们都忙着自己的事情呢。
“我并没有被任何人摆在首要位置”,这种想法乍看会让人感到怅惘或恐惧,但我们也能从中找到如释重负的感觉:“我是自由的,大家都在忙着为自己的事情操心,所以无暇对我关心过多”。 所以,去当你想当的任何人吧。 去做你想做的任何事吧。 追求所有让你着迷、能点燃你内在激情的事业吧。 创造任何你想要创造的东西吧,任由你的作品极度不完美吧,因为人们很可能根本不会注意到这一点。 这简直是天大的好事!
如果你能把事情做完(仅仅是做完),就这一点而言,你就已经在人群中出类拔萃了。
用认真努力和轻松愉快之心去做你热爱的事情。这样一来,你至少知道自己曾经尝试过,无论结果如何,你都在一条崇高的道路上走过。
相信我,如果你想抒发内心的不满,那么即便是受到了幸运之神的眷顾,你也总能找到抱怨的理由。
那些守着梦想大门的人并不是机器人,他们只是普通人而已,他们也会反复无常、脾气古怪,也会像我们一样,每天有一点儿小变化。世上没有一个一目了然的模板,可以让你准确地预测出什么东西可以在何时唤起他人的共鸣,你必须选对时机才行。但是,由于正确的时机是无法预测的,因此我们必须把机遇最大化。要好好把握机会,不懈地为自己加油鼓劲,一次次地让自己不断往前冲……
V 无条件的信任
“不要害怕探索创意的极限”,或是“永远不要逃避在写作时偶尔出现的不适感”。这些观点对我来说都是完全合乎情理的。但是,如果说一个人没有受到感情的折磨,就绝不能创作出有价值的作品,这种观点不仅不符合实际,甚至还有些病态。
就像温德尔·拜瑞所说:“如果你认为自己对痛苦的酷爱是灵感之神造成的,那你就太靠近渴望和酝酿痛苦的泥沼了。”记住,你要选择爱,不要选择痛苦,永远都要这样做。
想想看,如果创意唯一的欲望就是被表达出来,那么这个创意又为何要故意伤害有可能将它表达出来的你呢?(按理说,自然提供种子,人类提供花园,双方都对彼此的帮助心怀感激。)
如果想依靠幻觉度过一生(事实也的确如此,没人能逃脱),那么为什么不选择一个对你有帮助的幻觉呢? 请允许我为你推荐一个幻觉吧: “作品渴望被我创作出来,它们渴望通过我被创作出来。”
殉道者则厌恶刺激,他们想把刺激的东西赶尽杀绝。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往往把自己也一并扼杀掉了。
我意识到,将你所创造的作品视作神圣之物,这并不能说明你的作品真的不可触碰。你在作品上付出的时间、这段时间对你的想象力的丰富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在改变你的人生中所起的作用,这才是真正神圣的东西。 你越是能够轻松地度过这段时间,你的人生也就越光明。
你的作品并不是你的孩子,你是它的孩子才对。我的存在是由我写过的所有作品堆砌而成的,每一部作品都以不同的方式让我日臻成熟。我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样子,全靠我的创作及其对我的塑造。创造力手把手地把我养大,并将我锻造成熟。
我想告诉你,请警惕你的自尊心。 自尊心并不总是你的朋友。
我不会枯坐在那里等待激情的降临,我会坚持不懈地进行创作。我认为,在有生之年能够持续创作是我的特权,而且我很享受创作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我相信创意一直都在努力找寻着我,即便是在我看不到它的时候也是如此。 那么,在你激情退却的时候,又该如何找到创作的灵感呢? 这时候,好奇心就该上场了。
好奇心只会问你一个简单的问题:“有没有什么东西是让你感兴趣的?”
好奇心的线索或许会指引你到达意想不到的地方,或许会指引你找到自己的激情所在。但是,你要为此穿过一条由暗巷、秘门以及地下洞窟构成的难寻踪迹的密道。 没准,这场游戏只会让你白费力气。 你或许会倾尽一生来追随你的好奇心,到头来却连半点儿收获也得不到。你能得到的,便是将一生投入潜心提问所带来的满足感。
创意领域对成功没有任何保障,这一点对于你如此,对于我如此,对于任何人都是如此;而且现在如此,今后也如此。
你不要在遇到困难或得不到回报的时刻就丧失勇气。 你知道这样的时刻意味着什么吗? 这样的时刻意味着,有趣的事情就要发生了。
那么,为了保持创意生活的状态,你该如何摆脱失败与自卑之扰呢? 首先,你要学会原谅自己。如果你的创作没有成功,那就随它去吧。
记住:即便你已经在下了50年功夫,你仍是个初学者而已。我们都是初学者,至死都是初学者。因此,别想太多,忘掉之前失败的作品,敞开心扉去寻找接下来要做的项目吧。
无论如何,你都尽量不要在失败的作品上停留太长的时间。你不需要对你的溃败进行“尸检”,也无需弄清楚每件事的意义何在。
你可以通过某种创作行为把注意力放回自己身上,最重要的是,如果你能引发一场声势浩大的骚动,那么灵感终会回到你的身边。
在对创作的信任的各种表现之中,最终极(也是最困难)的一种,便是在作品完成后就将其投放到世界中的那种信任。
创意领域对成功没有任何保障,这一点对于你如此,对于我如此,对于任何人都是如此;而且现在如此,今后也如此。
VI 奇迹无处不在
没有任何事情能够真正达到井然有序且稳定的状态。
创造力既神圣,又不神圣。 我们创作的东西既重于泰山,又轻于鸿毛。 我们在奋斗时既是一个人,又有神灵相伴。 我们既胆小,又勇敢。 艺术既是一项累人的苦差事,又是一项美好的殊荣。 只有在我们的玩心最大时,神性才能认真对待我们。
笔记上部分在这里:
你害怕自己会遭到拒绝、误解吗?《去当你想当的任何人吧》
感谢阅读,ღ( ´・ᴗ・` )比心
#书摘##阅读#
书名:去当你想当的任何人吧
作者:[美]伊丽莎白·吉尔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