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没想过只有在《向往的生活》吃的何老师负责。
总有一天会变成小厨神。
今天教你做煎泡面蛋饼。
明天教你做酸甜小蛋糕。
做完还亲自试吃,一向谦虚的何老师简直是吃播博主上身:
天呐,真的太好吃了,我真是太有才华了。
不仅何老师,昊然弟弟也表演烤肉。
倪妮亲手做酸奶蛋糕。
看看昊然弟弟快连在一起的眉毛,和素面朝天的倪妮。
是不是像极了这段时间饮食变着法儿精致新奇,却懒得收拾自己的我们?
这人间真实,来自芒果台的新综艺——
《嘿!你在干嘛呢》。
按说,这节目够真实,导向也好——疫情期间,明星们的宅家vlog日记。
娱乐了大家,还不聚众添乱。
应该是高分综艺预定?
可惜,刚刚及格而已。
问题出在哪?
某种角度看,这节目的确和我们宅家的心情有点像——
曾经以为只要有吃有喝有Wi-Fi,就能宅到天荒地老。
真实现了,一个个都憋闷难受。
而我们也曾以为——真实就是我们最大的追求,综艺只要有真实感,就万事ok。
可看完这节目你会发现,真实只是决定节目不尴尬的基础罢了。
要说真,这节目的确够真——
摄影师都没有,把摄影机放到何炅、维嘉和杜海涛三人的家门口,让明星自己拍。
拍完摄影机放门口,有人来收,接力给下一个人。
期间,这三人还会视频其他明星,看看他们在干嘛。
形式够接地气,内容也超级“日常”。
何老师围围裙做菜。
杜海涛和妈妈,一起运动。
连家里的爹妈亲戚,都充满熟悉的感觉。
黄子韬妈妈,和儿子一样耿直。
和杜海涛视频,黄子韬喊,妈,海涛哥问你在干嘛?
妈妈直接来一句:杜海涛?
哦,就是,那个——
胖子。
天天在家运动的海涛心碎了一地,硬是按头黄妈妈承认自己瘦了。
不同于黄妈妈的直爽,海涛妈妈有着东北人的热情。
看到儿子和自己喜欢的黄轩视频,开心得直喊黄轩“宝贝儿”。
一秒变身妈妈粉。
而最受欢迎的,还是维嘉妈妈,热搜都上了好几回。
她的梗,全凭一口能媲美脱口秀“笑果”的长沙塑料普通话。
维嘉教妈妈用Siri。
妈妈开口便是,嗨,稀味。
Siri:这不是我,不是我……
和Siri玩成语接龙。
因为普通话不标准,妈妈说的,每一次都识别不了。
什么ze有应得,坑坑鱼也,Siri一个接一个否定。
这不是成语……
这好像也不算成语……
(Siri:超出了我的理解范围)
维嘉在旁边笑到五官扭曲。
小度在她口中变成了小豆,欧阳娜娜“娜比”变成“蜡笔”。
以口音上热搜的,维嘉妈妈算头一人。
网友们纷纷喊:阿姨太可爱了。
除了内容真实,有笑点,这节目既是打着疫情期间“陪伴”主题,好哭的地方也不少。
每一期的片头,都记录了奋战在前线的医护人员。
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冒着危险送外卖的小哥。
何老师连线了宜昌小姑娘谭诗韵,她是一个被确诊患了新冠肺炎、又痊愈出院的女孩。
在医院期间,她拍下了自己的病房日记。
记录了一个人住院时的低落、内心的恐慌、医护人员的辛苦,还有安心养病的积极心态。
等到终于出院的那天,当她回到家里,进门喊“妈妈”的那一刻。
让人忍不住心头一热:还能见到家人,真好。
够真实,有笑点,也有泪点。
完全不尬。
这样就够得上一档好综艺的标准了吗?
远非如此。
需要肯定的一点是,作为一档抗疫期间的特殊综艺,它的反应是迅速的。
从立项、录制到播出,仅用了五十个小时。
1月23号武汉封城,2月7号就播出了第一期。
节目中也处处能看到对观众的引导,比如通过明星提醒大家,疫情期间不出门、注意消毒等。
但,如果从看点上看,它仍然称不上是一档优秀的综艺节目。
更像是什么?
一档明星vlog大合集。
宋茜在视频里给大家看她养的小猪。
欧阳娜娜教维嘉妈妈化妆。
昊然弟弟吃鸡翅。
……
这和他们微博的生活照,又有什么区别?
说是大胆互动,却是毫不出错的做饭、读书、做运动……
不仅如此,这档节目,还毫不意外地陷入了抄袭争议。
在这档节目的豆瓣评论区,热度最高的评论是这样的:
抄袭韩综《闲着干嘛呢》
在盖章抄袭之前,先看看韩版是什么样子。
韩版《闲着干嘛呢》是一档韩国金牌PD金泰浩和国民MC刘在石搭档的新节目。
同样也是给一台摄像机,以接力的形式让明星自拍。
但,韩版在自主构思这个玩法的情况下,没辜负这形式。
在接力这件事上,显然更有趣。
主持人不固定。
谁会出镜?不知道。
拍摄内容和节目的走向,谁都无法预料。
仅仅试播几期里,以刘在石为开始,转了一圈后以东方神起允浩结束。
谈话的主题、发生的事情也完全不受节目组控制。
有人拍了七天,结果七天都是在隔壁电视台听歌。
录了对家的内容?不能播。
有个明星本身是vlog爱好者,拿到摄像机后,跑了十天,录了80个文件,9个小时,占去了962GB的内存。
哈哈哈哈。
还有人喊几个朋友出来聊天后,谈话方向逐渐跑偏——
天堂电影院、欧洲足球、体验生活现场、脱毛形状、鼻毛、精子银行……
朋友(害怕):不要说得这么详细。
节目组:#%$&@*$(@*(特效音)。
而同样运用这种接力形式的芒果台,综艺如其名——
《嘿!你在干嘛呢》。
上下两家拿到摄影机的明星,完全没cue接力这个点,跟各人支一个摄影机在家完全没差,那这种形式也就没啥意思了。
不怪热评都在说——
不过你们也就只能抄抄前面摄像机接力的部分了,剩下的抄也抄不过来。
跳过形式,看内容。
拼得过吗?
不行。
为什么?
韩版这档节目并没有固定的主题。
刘在石突然被安排去了一个地方,进去之后一个老师说:有人跟我说你想学架子鼓。
刘在石(懵):我说我很想学架子鼓吗???
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赶鸭子上架学了三个小时架子鼓。
然后事情逐渐失控。
两个知名音乐人柳熙烈和李笛,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金PD拉入了局。
一段谁听了谁摇头苦笑的鼓点,成了事情的出发点。
像摄像机接力一样
从刘在石开始的鼓声
只添加一种音乐
给下一个人传达下去
可以添加鼓声也可以增加贝斯
最终目标是完整的歌曲
分别拿到这段鼓点做beat的音乐人,要在刘在石那段的基础上进行音源接力。
一个新概念扩张型项目出来了。
这个过程,依然和摄像机接力一样让人目瞪口呆。
柳熙烈加上键盘的声音,然后传给了韩国音乐界的元老级人物尹尚。
尹尚回归在此基础上加了贝斯后,传给了吉他高手李尚顺(李孝利的老公)……
每往下接力一个人,弹幕就震惊一次。
一是因为谁也没想到这段本来乱七八糟的鼓点能被救活;
二是因为这接力再走下去,谁也不知道这音乐到底会是什么风格,也不知道下一秒又会是哪个音乐界的大神被点名。
从键盘、和声、贝斯、木吉他、电吉他,到作词人、作曲人、制作人、Rapper、歌手……
Gray、鲜于贞雅、Paul Kim、Zion.T、Gaeko、崔子、妈咪手……
一个个意想不到的人被拉进了这个不知道尽头在哪里的局里。
接力进行未过半,几个一开始入局的人就开始感叹:
用在石这么卑劣的曲子
前后辈们这么一起合作好像是第一次
刘在石也不谦虚:
用我的节奏把音乐界统一起来了!
还是弹幕比较准确地给这场联合定了性:
一群王者拖一个青铜
而这个新概念扩张项目的终点在哪里?
飘飘不剧透。
如果你以为,这段由一段beat开始的音乐接力,终点就是两首完整的音源,那你就低估了他们搞大事情的能力。
只能说,刘在石的一段鼓点,只是蝴蝶扇动了一下翅膀。
且——
这个音源接力,只是《闲着干嘛呢》的其中一条支线。
而相比之下,芒果台的《嘿!你在干嘛呢?》则扁平、无趣得多。
疫情介绍部分铺满情绪,但,一到明星vlog部分,内容骤然空洞。
只靠妈妈们来制造一些笑点。
明星线上有互动,但只是无聊碰上无聊。
无聊x2。
这种强烈的反差感,形成了乏味的观感。
除了明星的素颜、穿家居服和他们的家之外,没有任何惊喜。
更像是为了满足观众一观明星生活的窥视欲。
利用明星的光环,随意拍一拍,把他们的日常当猎奇给观众看,就够了。
但,观众还真不是能随意糊弄的。
看看这些“无趣、没意思”的评价就知道了。
我们看明星vlog,更多的是希望从中能看到他们对生活的思考,有趣的灵魂瞬间,或者是真实的内心一瞥。
而哪都能看到的套路与模式,实在无趣得很。
飘飘对比这两版,并非是想要给《嘿!你在干嘛呢》扣上抄袭的帽子。
有网友也在《嘿!你在干嘛呢?》在评论区讲:
有人说:现在拍vlog也能被碰瓷抄袭?
再说人家也没说原创啊
的确,在《嘿!你在干嘛呢》披上疫情关怀的外衣,掐头去尾之后,和韩版的唯一相似之处,只有摄像机接力和明星vlog。
但飘飘想说的是——
说是抄袭,高看了芒果台。
也贬低了韩版这档9分综艺。
毕竟,除了借了个空壳,还不知道怎么运用。
内容和核心差的,可不只是评分上的2.6分。
《嘿!你在干嘛呢》里,一场只是在特殊时期的宅家vlog的摄像机接力,它的终点显而易见。
接力总有尽头,明星可以展示的个人私生活也有限度。
在笑点、泪点、反应快这个表象之下,是国综一如既往的老毛病——
脑袋一热,求稳求快。
而韩版呢?
不论是摄像机接力的点子,还是拍vlog都只是形式。
他们真正想的,是探索出一个此前从未出现过的节目方案。
而这探索,不会有终点。
从小且琐碎的事情开始
然后一步步去扩张
融入更多的人,把各种各样的人连接起来
我可能中途退出 过些时候再进来
他们构建的这个节目蓝图到底有多大?
没有人可以想象。
而他们的初心,也不只是做一档节目这么简单。
事前会议时,刘在石说,如果只是做一档常规的节目,这个搭配(金泰浩PD和国民MC刘在石),怎么着也能获得一定的收视率。
但,比起稳妥的收视率,他们更想要冒险,去探索出全新的模式。
探索当然不一定会成功。
但他们也并没有带着一定会成功的想法出发,而是——
就算只有一点点
哪怕达不到100%
有10%的新鲜感也好
但哪怕只是有一点点新鲜感和有所得,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爆款节目的灵感来源。
这个灵感来源,一定是来自于不断地摸索和尝试。
而不是copy和抄袭。
节目中有一个让飘飘初看十分触动、再看就五味杂陈的点。
金泰浩之所以不想做传统模式的节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
目前市场上可供选择的综艺人选不足;因而成员组合缺乏新意,不同的综艺之间成员有很大的重合;进而导致观众对综艺节目的期待感低迷。
分析完这一通之后,金泰浩和刘在石共同得出的一个结论是:
发掘人才。
他们的逻辑是:
没有人,就要挖掘新人。
有了新人才会有更多的好的综艺节目。
飘飘之所以觉得触动,是在于,一个综艺节目的导演和一个节目主持人,考虑的却不仅仅是想要做好这档节目。
他们有着对整个行业的危机意识。
而这,并不是谁都能想到和做到的。
再品就觉得五味杂陈——
飘飘突然意识到,这才是一个行业的流动的、正常的发展方向。
我们看了太多不及格的作品之后,不知不觉间——开始对抄袭无所谓、觉得60分似乎也不错。
但不该是这个样子的。
不是他们做得太好。
而是——
把变态当常态、把抄袭当作原创、对理所当然大惊小怪的我们,做得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