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后遇到真爱该怎么办?
李敏现在面临这个问题。
她是一个家庭主妇,丈夫在新竹工作,只有周末才会回来住。
有一个孩子,5岁,患有高功能自闭症。
其实和一般的孩子没什么两样,只是不太会跟别人相处。
和别人说起孩子的病时,她总会接上这一句:
那一天,她去参加一个高中同学的婚礼,遇见了久违的人。
她以为这只是一次寻常的碰面。
直到几天后,那个人在家里问她:
你家怎么没有高脚椅啊?
就……很高级的高脚椅呀
她突然愣了一下,有什么东西在脑海里,心里慢慢复苏。
又一次,她的心被这个女孩击中了。
这是《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的故事。(以下简称遇见花香)
同性之爱,但说的议题,所有人都可能面对:
#在爱情里要不要讲道德?#
6集,每集20分钟。掐头去尾,真正的内容一集大概也就15分钟。
整部剧就是一部电影的时长。
两个主角的CP好嗑,然而关键并不在于同性。
恰恰是把同性爱情当作异性爱情来拍。
这样说也并不准确。
这部剧抛弃了性别之分,只专注于人的爱情。
一上来就打破异性恋的正统性。
怡敏参加同学的婚礼,却走错了地方。
她把红包给到收礼的人,问:
请问女方的红包是给……
人家说,两边都是女方。怡敏愣了一下,再看看照片,那上面是两个穿着婚纱的女孩子。
才知道自己走错了。
这场同性婚姻,就像给怡敏打了一个预防针。
怡敏是被动的,不自知地走进了同性婚姻现场。
就像她在这段感情关系中也是被动的,亦步亦趋。
主动的是钟亭亭。
一个小她两岁,勇敢、直接的女生。
怡敏其实在婚礼酒席上早就看见了亭亭,她看了很久,但亭亭并没注意到她。
她拿起手机,想发个短信,不小心被酒撒到,短信没发出去。
等她去洗手间后,亭亭才注视她离开的背影。
两人搭一辆的士回家是亭亭主动说的。
怡敏下车以后,看着远去的出租车,正走回家,手机响了。
电话那头没有说名字,她已经知道是谁。
原来是她忘记拿喜饼了,亭亭有了借口和她再联系,再见面。
-你有空的时候再和我说吧,这是我的电话
-我知道,你号码又没有换
-怕你忘记
这是一段心照不宣的对话。
两人急切又克制地表明自己对对方的在意,生怕对方看出更怕对方看不出。
暧昧的情愫在双方的交谈中滋长。
拍爱情,拍的是暧昧。
特别是东方语境下的爱情,暧昧是一种不确定性。
你可以确定自己的心意,但你无法确定对方的心意。
况且有时候,你连自己的心意也无法确定。
于是,就会有试探的撩拨,平常的话语也变得意味深长。
就像高脚椅的对话。
高中时期,怡敏曾经说,如果以后结婚了,家里要有高脚椅,就像电影场景窗边很高级的高脚椅。
亭亭说:
那以后我们家窗边,就放高脚椅
你想要什么颜色
怡敏笑着说:
我说的不是室友那种
就是,我以后结婚,有老公,有小孩的那种家里
一次大胆的试探被不解风情地挡了回去。
那时候的怡敏完全体会不到亭亭的言外之意。
等到两人再次相遇,亭亭问高脚椅的时候,她大概也明白了。
亭亭当时的失落,过了这么多年还未化解,化作对她现在生活的质问,就像她当时的问题一样。
为什么,要结婚才有家?
而她现在的生活毫无疑问没有给出一个很好的回答。
即使按照传统价值观所要求的那样结婚生子,但和自己青春时期的理想生活,相去甚远。
即使没有同性这个元素加持,《闻见花香》的爱情故事也能戳中人。
两个元素:反差和意难平。
怡敏和亭亭,从内到外都是反差十足的人设。
怡敏是年上学姐,外表看起来果敢,内心却是优柔懵懂。
亭亭看起来是人畜无害的小白兔,内心实则大胆果敢。
是亭亭一直在“攻略”怡敏。
主动和怡敏搭话,主动加入排球社,主动载怡敏回家,主动亲吻怡敏。
多年后相遇,也是亭亭主动联系怡敏。
王太太,我们什么时候再见面?
为什么两人的感情没有继续?
那就是意难平。
也许是高中时期不敢确定自己的感情,等到能确定时,伊人已作他人妇。
这就要说到电影的内核。
爱情中的阻力。
随着时代的变化,同性爱情的困境终于和异性恋一样了。
那就是只关乎自我选择。
在平权运动还未兴起时,同性群体面对是社会的不认同。
李安拍的《断背山》就是如此。
两个男神因为社会的不认同只能选择形婚。
各自结婚生子,每一年都选择一个时间在远离世俗的山里相会。
15年的《卡罗尔》依然如此。
阻止同性恋人结合的主要是社会的不认同。
到《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变了。
意大利的小镇里维埃拉,就像一个远离世俗的世外桃源。
艾力奥遇见了从美国来的奥利弗,和他发展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
那个夏天,没有谁来打扰两个人的交往,这纯粹是关于艾力奥的自我成长,通过一段别样的感情,认识自我,也认识爱情。
社会阻力在这里消失了,或者说被刻意模糊了。这段感情的分合完全取决于双方的选择。
《闻见花香》是一样的。
怡敏看着两个女孩说自己的感情故事,朋友开心祝福,旁人顶多有点好奇,并不觉得这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第一集的开头就已经说明了社会的包容性。
当社会阻力不存在以后,同性爱情的分合只关乎各自的选择。
于是,同性爱情和异性爱情终于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闻见花香》的故事内核和《廊桥遗梦》一样。
电影拍的是一段背德的爱情。
弗朗西斯卡已经结婚多年,有一双儿女,丈夫对他也不错,但作为家庭主妇,她时常感觉婚姻生活平淡而无趣。
在丈夫带着孩子去外地参加展览时,摄影师罗伯特走进了她的心,让她感受到久违的激情。
若仅仅给弗朗西斯卡贴上渣女的标签,就太过情绪化,也忽略了人的复杂性。
电影好的地方是,没有给弗朗西斯卡的出轨提供可靠的正当性。
她的家庭关系是和谐的,丈夫尽管有点暴躁不解风情,但对她好,子女也可爱。
所以,电影的拷问才更深刻。
在爱情和道德、责任之间要如何抉择?
当人在一段婚姻关系中感到压抑,是大胆离开,追寻爱情?还是坚守岗位,尽自己的责任?
《闻见花香》说的也是这个事。
怡敏已经结婚生子,尽管婚后的生活和自己的理想生活相去甚远,但家庭关系也没差到非要离婚的地步。
在高中时期不敢确定的爱情,到了现在已经没了社会压力。
给到她压力的是自己的家庭责任。
今天的同性影视剧在探讨三十年前的电影说过的事。
这是社会的进步。
三十年前的弗朗西斯卡没有选择和自己的真爱私奔,她有成年人的顾虑和清醒:
“实际上,我们一离开这儿,所有都会变
不管我们之后离得多远,这间房子都一直跟我在一起
我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我们在一起
我心中的痛会使我开始抱怨为何要爱你
然后,甚至这美好的四天都会变得肮脏,变成一个错误
如果我们离开,我们就会失去它(爱)”
那怡敏要如何选择呢?
这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是给不了答案的。
因为人太复杂,家庭关系太复杂,社会也太复杂了。
所幸今天的社会给人的选择空间大了很多。
可以走也可以留。
但无论做何选择,需要确定的是知道选择需要面对的后果。
然后,勇于承担它。
本日打工人:徐老怪可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