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11月27日,二战时期排水量最大的航母:新农湖,带着2500名日军官兵和工人离开东京湾前往吴港3354,这是这艘“巨无霸”航母的首次航行。
然而令船上所有人都未曾料到的是,在17个小时后这艘航母便将在美军4枚鱼雷的轰炸下,走向沉没的噩运,并创下历史上“最短命航母”的纪录。那么,日军这艘航母为何会因美军的突袭而沉没?今天,我们带您一起见证日本法西斯在海上覆灭的历史时刻。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还请各位帮忙“长按2秒点赞按钮”来个强烈点赞。并且“关注”一下,以后常来,不迷路。(信浓号航空母舰)
由战舰改装的“怪胎”,承载着日本的希望
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结束后,日本共有4艘航母葬身大海,在太平洋战场上渐趋被动。在航母主力部队损伤殆尽的情况下,日本亟需设计并制造出新的航母,以填补海军领域的空白,而日军的“信浓号”航空母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但是,在中国、东南亚、太平洋多向开辟战场的日本,在此时已经捉襟见肘,难以调度出充足的资源重新设计和制造一款新式的航母。于是,日本海军便产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疯狂想法:将原作为“大和级”的三号战列舰,进行改装,从而制造出一款可以紧急调度的航母,而在当时创造出“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纪录的航母“信浓号”,便也由此而来。
那么,信浓号航空母舰的性能究竟如何呢?据日军的《第110号舰主要项目细则》显示,信浓号全长达266米,全宽达36.3米,设计时的排水量达到62,000吨,可携带9000吨的重油作为燃料,是当时排水吨位最大的航母,直至1961年美国“小鹰号”航母服役时,这一纪录才被打破。同时,该航母可搭载舰载机47架,并配有8座12.7毫米连装高射炮、37座25毫米3连装机枪,12座120毫米28连装火箭发射器等武器。虽然装配了大量武器,并且携带有总重达1.7万吨的防护钢甲,可信浓号航母的航速依然达到了27节,堪称是海上“移动的军火库”。
而日本在设计并制造这艘航母的过程中,究竟投入了多大的成本呢?据日本防卫厅防卫研修所于1969年整理的战后资料显示,日本海军共耗费了1亿4470万日元,来打造这艘经过改造的海上巨兽。同时,为了赶工,日本征调了本国、朝鲜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大批民工,来修筑这艘航母,有多达10名工人在日军的皮鞭下过劳而死。1944年11月27日,这艘花费巨资的航母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首次航行,它将携带日本对战争最后的执念,驶向如茫茫大海一般无边无际的疯狂。
首次航行仅17个小时,便被美军潜艇击沉
在信浓号航母进行首次航行之前,日军曾于10月8日举行该航母的下水仪式,以测验这艘航母的性能。不料,下下水仪式的过程中这艘匆忙赶工的航母,便一度出现了船体震荡等问题,致使有一批在甲板上巡查的技术人员被甩至海中——这让日本上下对这艘航母能否在未来承担重任,产生了一丝隐忧。可是即便在下水仪式时出现了这么大的问题,日本海军还是决定在1个多月后就匆匆进行该航母的首航测试。
为什么日军未排除信浓号的故障,就急不可耐地要求该航母进行首行测试呢?原来,在1942年美国空军首次成功实现对日本本土的空袭后,日本的船坞、工厂等设施便时常暴露在美国空军的威慑之下。1942年中途岛海战、1944年马里亚纳海战的相继落败,让日军难以再承担损失军舰的风险。因此为了避免美国空军的察觉,日本海军便决定尽快实现信浓号的首航。
为了成功实现信浓号航母的首航,同时避免美军察觉,日本海军令“信浓号”航母在此次航行中实行灯火管制,并派遣风雪号、浜风号”和“矶风号”三艘战舰对其进行护航。同时,海军还提醒“信浓号”船上官兵,必要时为避免敌军鱼雷击中,可以减少航速,采取“之字形”航行路线。
可在1944年似乎天都不佑日本,一心想和美军避开的信浓号航母编队,在首次航行中就不偏不歪地撞上了正在海上执行任务的美国潜艇“射水鱼”号。当时的美军刚刚完成了对日军的轰炸,“射水鱼”号此行本来是要去搜救此前执行空军任务而落水的B-29美军飞行员,却不料出门就撞上了“信浓号”这块肥肉。起初,美军舰艇艇长约瑟夫·F·恩莱特中校以为此时出海的舰艇,可能不过只是日本的油轮,但经过多次侦查,美军舰艇上的所有舰员都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这分明就是日本的航母,还有可能是未来的主力!”
于是,射水鱼号潜艇便改变了原来的航行计划,紧紧咬住“信浓号”航母的尾巴不放,双方的较量便由此展开。当时射水鱼号潜艇是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制造出的大型潜艇,排水量达2,400吨,装备533毫米鱼雷发射管,1门127毫米甲板炮和1门40毫米博福斯高炮,携带的火力足以击沉信浓号航母。可惜的是,这艘潜艇的速度却是一个相当的短板:水下航速仅有9节,而水上速度也仅有20节。如果不能及时对信浓号航母实行有效的打击,那么它很有可能便就此逃之夭夭。
但是,上天又一次不再眷顾日本海军。在双方你追我赶的途中,信浓号航母因动力主轴出现故障而卡死,速度下降至18节,这大大增加了“射水鱼”号对信浓号航母进行追击的信心。但同时,射水鱼号航母的追击已经引起了日军方面的察觉,负责护卫任务的矶风号请示旗舰指挥官阿部俊雄大佐,是否向美军潜艇实施打击,但却被指挥官回绝:原因是日军虽然知道了美军正在跟踪他们,但如果贸然出击会加剧信浓号暴露的风险。为了避开美军潜艇的鱼雷,信浓号航母开始实行“之字形”航行路线,但这更进一步减缓了信浓号航母航行速度,让“射水鱼号”完全追赶上了这个最初就有机会逃脱的对手。
(信浓号舰长阿部俊雄)
经过长达数小时的苦苦追逐,“射水鱼”号潜艇终于驾驶至了“信浓号”航母的右舷前方,此时“死”字已经几乎写在了信浓号航母上下官兵的脸上,纵便是再怎样指挥也无力回天了。而美军舰艇艇长约瑟夫·F·恩莱特中校则下令潜艇在深度水面下3米,距离信浓号航母的1280米处发射了6枚鱼雷,其中有4枚鱼雷正中信浓号航母的右舷。
在被鱼雷击中后,信浓号航母的储存燃油的燃油舱、右舷外侧机械室、三号锅炉间马上就被水灌满,且损害造成舰体隔间龟裂。邻近的一号、七号锅炉间也跟着进水,同时空气压缩机房也受到了不小的损害——2500名日军和船工,怎么也不会想到,这艘从研制到服役,耗时7年的创纪录航空母舰,竟然在实行首行后的短短17个小时内,便遭遇了灭顶之灾。一时间,船只上出现了大规模的混乱,注排水指挥所内的稻田文雄大尉等9名日本海军军官更是率先被海水淹死。
可即便海军部队已经蒙受了巨大的伤亡,日本海军方面依然想在最后的关头做出挣扎。信浓号舰长阿部俊雄令两艘驱逐舰抛出缆线,计划将这艘航母拖至岸上进行维修,但因为这艘航母的重量太大,以至于托运计划最终宣告失败。经过将近3个小时的航母抢救计划,“信浓号”航母最终降下了旭日旗,迎来了它走向沉没的命运。
值得一提的是,在抢救“信浓号”航母的过程中,阿部俊雄还特令一支小艇部队到快要沉没的信浓号航母上抢救天皇裕仁在船上的画像,却不料运输画像的小艇因为天气缘故而撞在了信浓号的右舷上,小艇和天皇画像一起沉没在了大海里——而1944年的这一幕,似乎也在预示着日本无可避免走向失败的命运。
“世界最大航母”,为何沉没仅用了17个小时
信浓号航母的沉没,虽然堪称是“日本海军历史上的耻辱”,但却也是世界海军历史上的谜题:为什么有着世界最大航母纪录的信浓号航母,从首次出航到沉没仅用了短短不到17个小时呢?
这就需要我们追溯到“信浓号”在它沉没的一个月前,举行的下水仪式了。据后人考察发现,信浓号的首次下水仪式之所以船体出现了剧烈的晃动,是因为在执行船坞注水的过程中,船坞闸门突然未经命令打开,导致外部海水灌入。因为被灌入了过多的海水,固定船体的超过100根以上的钢缆和50根的麻绳在剧烈的晃动下而发生断裂,从而导致球状船首不受控制地撞到墙上,而内部的水中声纳、螺旋桨扇片也同样发生损害——这也就意味着,“信浓号”航母在下水的过程中,便成为了一个残次品,而日本海军则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这个问题。
当时的日本海军为什么会忽略这个问题?一方面,当时为了快速赶工这艘航母,日军不惜调度大量海军学校的学生、朝鲜和我国台湾的民工来修筑这艘航母,但其中有相当部分学生和民工对航母的构造并不了解,尤其是参与首次航行中的2500人,竟然没有一名船工完全熟悉信浓号航母的系统构造,这让信浓号航母错过了抢救的黄金时间。另一方面,日本海军即便发现并且知晓信浓号航母确实有各种问题,但是随着美军日渐向本土逼近,留给日本排查信浓号航母故障的时间也所剩无几。如果“信浓号”航母不及时进行首航测试并正式服役,那么等待它的也无非就是被美军在另一个战场上击沉或者缴获的命运。
因此,这艘当时看来纸面数据占据第一的“信浓号”航母,实际上也不过是一个当时日本在即将落败之际的绝望产物。它的毁灭,更进一步加剧了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场上信心的崩溃,而这也预示着法西斯势力必将走向灭亡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