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20世纪80年代黄河下游泥沙严重堆积,河床以每年10厘米的速度上升,比两岸的地面高出4~6米,加剧了河水溢出、堤坝爆裂的危险。
为了治理黄河并改善生态,我国在黄河干流最后一个峡谷的出口处修建了一个关键要塞——小浪底水库。1999年10月,小浪底水利枢纽正式下闸蓄水,2002年开始调水调沙,从此控制了整个黄河92%的流域面积、87%的天然径流量以及几乎100%的黄河泥沙,在黄河的治沙体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小浪底水库:大鱼不少,但比不上三峡水库
在正常蓄水期,小浪底库区的水面面积为2.7万平方公里,总库容高达126亿立方米。湖区主体呈东西走向,长130公里,平均宽2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峡谷河道型水库。从高空俯视,可以发现水库中存在数量众多的库汊,生境复杂多样,水质优良,非常适合鱼类的生长繁殖。
小浪底水库
渔业部门的调查资料显示,小浪底水库中共有28种鱼类,比较常见的是鲢鱼、鳙鱼、鲫鱼以及银鱼。从1999年算起,小浪底水库拦河蓄水已经有23年的时间,是一个天然的“鱼库”,里面的大鱼肯定有不少。至于在体型上,和三峡水库(中的鱼)相比估计还有不小的差距。
三峡水库
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因为以下两点:
第一,淡水鱼种类的限制。小浪底水库中并没有鲟鱼等大型软骨鱼类,体型最大的鱼类要数鲢鱼、鳙鱼以及鲤鱼。
在自然情况下,鲢鱼和鳙鱼的体重最大能达到100斤以上,体长超过1米。鲤鱼的极限体重还要更大,目前捕获的最大鲤鱼体重为156斤。但和三峡库区内的中华鲟相比,100斤左右的体重并不算大。
长江中的巨型野生中华鲟
中华鲟是长江的旗舰物种,成年个体超过200斤,是目前长江流域现存最大的淡水鱼。据报道,一位渔民曾在长江牧鹅洲航道上误捕了一条长3.3米、体重700多斤的雌性中华鲟,专家估计其年龄在15~20岁左右。随着年龄进一步增长,这条中华鲟还能长得更大(中华鲟的极限体重能达到1000斤左右,仅次于长江白鲟)。
第二,库区的排水排沙带来了很大风险。
小浪底水库建成以后,坝后形成了静水区,黄河泥沙开始下沉,水体透明度升高,水质更加清澈。但随着每年泄洪排沙,库区的很多大鱼都会被直接冲到坝下,剧烈撞击导致鱼体严重损伤,进而在下游出现大量“断头鱼”的诡异现象。一些渔民在汛期还会专门跑到坝下,打捞“断头鱼”、“断尾鱼”,拉到市场上大赚一笔。
黄河“流鱼”
在小浪底水库中,用于调水调沙的专用库容有10亿m³,调度期间的下泄流量高达2600~4500m³/s,排水过程持续20多天。这种大容量的泄洪会导致库区水环境动荡,生态失稳,不利于大型鱼类的生长。而在下游,泥沙含量短期内急剧升高,溶氧不足2mg/L,“流鱼”现象在所难免,很多大鱼同样难逃一劫。
总体而言,排水排沙利大于弊
排水排沙的生态影响既有利又有弊,但总体来看是利大于弊。
大家都知道,在小浪底水库修建之前,黄河下游经常出现断流现象。20世纪60~80年代,沿黄两岸经济快速发展,农业和生活用水的需求量持续升高,各个沿黄省份从黄河引入的水量比50年代增加了 200亿立方米。尤其是在农田灌溉高峰期,用水更加紧张,导致黄河河床多次干涸,断流现象频繁发生。
黄河断流
在1972~1999年,利津断面有22年发生过断流现象,累计断流1092天,断流长度7028km,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小浪底水库运行之后,黄河下游的断流现象彻底消除,下游河道的主槽过洪能力显著提升,水位更加平稳,河道生态也趋于稳定。
不仅如此,排水排沙工程还给黄河三角洲带来了盎然生机。小浪底水库下泄的洪水和泥沙最终会抵达黄河口,既为黄河三角洲提供了生态补水,又向外增加了河滩面积,保护了当地的湿地环境。
比如在1976~1999年,三角洲地区严重缺水,大片沼泽湿地退化消失,芦苇水荡的面积减少了59%。自调水调沙以来,在生态补水的作用下,河口的荒芜沙地重新恢复为沼泽湿地,植物种类从原先的13种增加到了17种。
黄河口自然保护区
更让人惊喜的是在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见上图),当地鸟类从之前的283种上升到了367种,数量也从之前的400万只上升到了600多万只!
跨流域调水:黄河送来的“生命之水”
小浪底水利枢纽运行之后,黄河下游水量趋于稳定,这为跨流域调水提供了便利。
在水库下游,沿黄省份的农业灌溉面积多达4000万亩,地下水超采的问题非常突出。仅仅是河南省商丘、许昌等4个沉陷漏斗区的面积就超过1万平方公里,用水需求大,矛盾越来越明显。在引入黄河水之后,灌溉区的地下水位开始逐渐升高,居民的生活饮用水也得到了保障。
黄河引水工程
除了满足流域外地区的生活和农业用水,小浪底水利枢纽的运行还帮助修复了沿线的湖泊生态,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白洋淀。
白洋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是华北平原面积最大的淡水湖。在上世纪90年代,受气候干旱和人为活动的影响,白洋淀的水面急剧萎缩,湖中曾经很常见的鱼虾、鸟类逐渐消失。据统计,当时白洋淀的鱼类比1958年减少了55%,鸟类减少了73%,“华北之肾”陷入了巨大的危机。
白洋淀
白洋淀的“干淀”现象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从2006年开始,引黄济淀工程正式实施。在小浪底水库的调节下,黄河累计为白洋淀输送水源13.86亿m³,湖水面积这才开始回升,大大小小的芦苇荡再次出现。到了2008年,湖区的鱼类已经恢复到了1958年的水平,鸟类成群结队,生态明显好转。
白洋淀鱼类的变化
除了引入黄河水以外,白洋淀还通过南水北调工程补充了一部分活水,不仅稳定了湖区的生态水量,还解决了当地的生活、农业用水,综合效益不可谓不显著。
总结
不可否认,小浪底水库的排水排沙工程确实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导致黄河下游出现“流鱼”现象、库区水环境稳定性降低等等。虽然降低了孕育出“超级大鱼”的可能性,但整体而言,泄洪排沙的生态作用还是利大于弊,极大地丰富了下游湖泊、支流的物种多样性。
未来,小浪底调水调沙的重点是提高后续动力以及维持黄河的生态健康,采用联合生态调度的方式消除负面的生态影响,这还需要专家学者们集思广益、共同努力!
对于小浪底调水调沙的利与弊,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