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关系中,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能力越多,就能获得更多的支持、资源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味自我封闭的人,很难产生对于他人真正的信任,也很难信任他人能够真诚地对待自己,他们难以与他人建立较好地合作关系。为了抵御这种不安,有的人会将自己的状态合理化。他们告诉自己,那些有成就的人,业务能力也不见得有多强,只不过是善于在关系中游刃有余而已。有句话说,「智商高的人乐于刷自己的存在感,情商高的人让别人有存在感。高智商意味着单点强悍,高情商意味着汇聚力量」。从关系的角度来看,「高情商的人」恰是能够信任关系,并且能够和他人建立关系的人。
关于我们与他人,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的观点是,一切心理问题实质上都是关系的问题。他说,「人类是社会性的,人类必须与同伴、异性及周边社会发生联系,以此来塑造真实的生活的意义,即共同的意义」。
美国心理学博士Henry Cloud在《他人的力量》中写了海豹突击队队员和美国高尔夫球手Jack Nicklaus如何获得「他人的力量」,从而突破体力的极限或是获得强大自我控制的能力帮其赢得比赛的胜利。「他人」影响人整个一生的身体和心理机能。
第一层次,孤立状态
他们无法对其他人投入真正的情感。真正的连接往往意味着对其他人在情感上和功能上进行投入,是一种给予和接受同时进行的动态方式。而孤立状态要么给予受阻,要么是接受无能。这是一种封闭状态,他们与他人缺少共鸣,或表达方式流于表面,他人会感觉未被倾听、被人误解,他们没有真正的连接,也得不到其他人真正的支持。
处于第一层次的人,并不意味着TA是不善于交际的人,也不意味着TA没什么朋友或不会帮助其他人。有的时候,尽管TA能对他人施以援手,但却对自己的需求无动于衷。帮助他人容易,但让他人来帮助TA,尤其是情感上的帮助,TA却很难接受。
另外,孤立状态并不等于独处。独处本身具有不可思议的补充能量的作用,尤其是对性格内向的人。自在而心甘情愿地独处的能力,是走向情感成熟和健康的重要步骤。而孤立并不具有补充能量的机会,只能提供暂时的逃避。
第二层次,坏的连接关系
第二层次的关系,并不一定是和坏人或者虐待者发生连接关系,尽管也有可能这样。相反,它是一种连接关系,让你产生负面的自我怀疑和自我贬低,任何坏事和不好都是变成自己不够优秀的证据。你陷入防御姿态,陷入讨好对方的寻求认同模式,更关心于他人的认可,而不是关注事情本身。这种关系让你产生焦虑、恐惧、内疚、耻辱或者低人一等的自卑感受。
第三层次,蛊惑人心的虚假“良好连接”
第三层次的关系通过“恭维”来控制和操纵他人,将一切负面消息挡在身外,这让人感觉舒服,但它短暂而肤浅,并不能持久,而且会损害生活中的能力和关系。如同所有的上瘾方式一样,它让人渴求更多良好感觉。
第四层次,真正的连接关系
这种关系有三个特点:关心、坦诚和结果——对别人给予足够的关心,说话的时候不伤害别人,对别人说话要直接坦诚,关注行为改变和更好的结果。
人际关系的无形属性,人们之间的关系,拥有真实的、有形的、可测量的影响。既可以带来好的影响,也可以带来坏的影响。我们需要他人,同时,我们作为朋友、同事和父母时,也对他人产生重要的影响。寻找和成为第四层次的关系,有以下关键点。
01
第一,支持和自由的平衡,支持他人并帮助他人建立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的关系。
在关系中,一方可以向另一方表达自己对于某件事的「责任感」,就像高尔夫球手对父亲说出「这是我的比赛」。另外,另一方尊重对方、即使对方不赞成你的选择、不符合你的期望,仍然能够给予支持。关键点是,这种支持,并不是不加选择地提供支持。他们支持你的选择,但同时要求你对此负责。
02
第二,对待问题的建设性反馈,使学习和失败变得安全的关系。
在发生错误和问题时,避免陷入负面情绪而斥责、申诉和羞辱对方,比如「你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或「你怎么能任由这件事情发生」,这会激活对方大脑中「战斗或逃跑」的应激状态,让对方感到羞愧、害怕、担心、焦虑、伤心、愤怒,使对方无法关注反馈的内容,只是陷入糟糕的感受中。最终带来的也只是分歧、自我辩解和毫无长进。
当未体验到负面情绪时,我们可以保持更多的关注,更集中的注意力,更清晰的思维以及更好的信息加工方式。负面情绪只会挡住去路。当我们体验到负面情绪时,大脑中高级性能表现就会靠边站,而低级的、原始反应就会挤过来。
为了学习和成长,我们在问题中需要得到反馈。第四层次的反馈不能只有温情,让彼此都感觉满意,它必须包含建设性的、基于现实、有用且可行的反馈。
03
第三,精益求精的目标与阶段性成长的平衡。追求远大理想和目标、指出并强化小步骤和渐进步骤的关系。
神经科学和教育研究表明,学习和进步发生在高级唤醒状态下,但只能达到一定的程度,超过这个程度后,表现就会衰退。这种人际关系被成为叶克斯-多德森法则(Yerkes-Dodson law)。正如做过演讲的人都了解,上台之前的忐忑情绪常常帮助激发一个人的表现,但不要让这种能量转化为恐慌症状态的怯场。
设定目标的研究也同样表明,当我们被要求完成很高的目标,那种很困难但又很特别的目标时,我们就会茁壮成长。则也是为什么培养孩子要做的两件事:给他们以温暖鼓励和对他们寄予希望。
第四层次的人不仅仅帮助他人相信可以完成目标,而且也帮助他人看清,实现目标需要大量的努力,需要解决大量的问题。他们会鼓励他人,也会和他人交流,共度困难时期。
04
第四,避免人际关系中的「百慕大三角」。
当A对B有负面情绪时,A选择了和C交流B的事情,而不是直接与B交流。这种间接类型的缺乏沟通,建立了受害者-施害者-拯救者(VPR)三种角色,也就是人际关系中的「百慕大三角」。
在这种场景下,A并非通过与C的交流来寻求真相和成长,A只是在寻求认同和安慰。这是人际关系系统中最具破坏力的力量之一,它不仅仅阻碍解决方案、成长和进步的产生,通过使人互相攻击以及在团队、家庭或组织中制造更深的分裂,还会令问题更加恶化。
受害者会去寻找愿意倾听的拯救者,受害者感受到被人倾听、理解和肯定,而这只会导致更大的冲突和分裂,还会使问题恶化。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通常受害者和拯救者之间的关系在不久之后也会变坏。一旦其中一人感到被另一个人伤害了,就会再找另一个拯救者。
第四关系的人不仅是直接反馈和交流的发起者,还要成为好的接受者。公开表明自己乐于接受反馈,愿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就可以最大程度从源头避免三角关系的产生。
05
最后,建立信任的要素。
以自己希望被他人对待的方式来对待他人。我们希望我们所信任的人站在我们身边并帮助我们,即使我们有负所望,犯下错误,或者放弃。反思自己在关系中是否给予他人足够的支持,并确保他们是否可以感受到你的支持。
花时间倾听并理解他人的感受。当人们觉得不被理解时,内心的整个系统就会开始封闭。另外,当他人明白你理解他们的时候,你才算真的理解了他们。
美国1992年大选的时候,比尔·克林顿跑遍全国只做了一件事情。他有一句台词:“我能感受到你的痛苦。”对比非常明显的是,时任总统的乔治H.W.布什被选民提问1加仑牛奶多少钱时,他不知道。
尽管他可能和比尔·克林顿一样富于同情心和关爱之情,但这件小插曲让人们觉得他离民众太远了,而克林顿则被认为贴近民众,更理解他们,这种印象至今从未真正褪去。
这正是人与人之间是否建立了良好连接的差别,毫不起眼的人际关系,往往决定的却是你所在意的大事。
「 你的表现有多好,不仅仅取决于你的技能和经验,还取决于谁同你一起做或谁对你做了什么。你相信谁,你不相信谁,你从他人身上收获了什么,以及你如何与他们相处,将会决定一切。」
——《他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