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兵这几年,是家乡变化最大的三年,也是部队来村扶贫的三年,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别提多自豪了!”刚刚退伍回村的战士赵浩辉站在村里刚落成的远程卫生室前感慨道。
赵浩辉口中的家乡就是方圆有名的革命老区,渭华起义的发源地——华州区高塘镇柿村。
这片哺育了中国革命和人民军队的红色热土,多年来饱受黄土塬地貌、耕地资源少、基础设施差等因素限制,生产收入上难有大的发展。2015年,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26户446人。
“那时咱们村里穷么,先不说别的,就是一点人家外边的姑娘一听说是柿村的,都不愿嫁到咱这地儿来,日子确实过的难敞很啊……”柿村百姓郭涛至今难忘柿村那段艰难的岁月。
军旗烈烈,军徽闪耀。2016年9月,军委后勤保障部将柿村选为定点扶贫村,并将联勤保障部队驻陕某部政委高海科选为帮扶抓建的主责人。时隔88年,红色土地吹响了军民共建美丽乡村的冲锋号,革命老区谱写新时期军民谋幸福的和谐华章。
一场没有硝烟的脱贫攻坚战就此拉开序幕。
扶贫先扶志,要“富口袋”先“富脑袋”
“起先我也颓废过,但高政委和咱部队上的同志鼓励我抱怨不如去奋斗,带我去兰考见学,组织我参加猕猴桃种植技术培训……”站在自家20亩猕猴桃示范园里,柿村赵西组刚刚脱贫的村民郭铁栓满脸是笑。而在以前,笑容几乎在这个满脸沧桑的中年汉子脸上几乎找不到。
“前几年的光景不好,确实让娃受苦了!我和他爷年龄大又有病,儿媳妇身体也不行,娃不仅要忙地里,还要伺候我们……”已过古稀的郭母拄着一根枯枝当拐杖,小声絮语,撩袖拭泪。“那时,咱哪敢想什么脱贫致富啊,政策啥的也不懂,就想着怎么一天天地把光景维持下去,啥产业扶贫咱都不懂!咋个参与嘛!”郭铁栓接过母亲的话头接着说。
“扶贫工作刚开始时真是困难重重,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生怕辛辛苦苦挣得钱打了水漂……”回忆起部队帮扶脱贫之处的情形,高海科记忆犹新
刚刚进村的几天里,村民们有点半信半疑,都认为扶贫是走个形式、挂个牌子,不会干多少实事。为了改变群众的疑惑,高海科俯下身子入乡随俗,从请教老农耕种学问到谈笑风生拉家常,带头宣讲国家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党中央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的优惠政策;指导村委召开“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精准扶贫不养懒人”恳谈会,让致富带头人讲述脱贫故事;组织贫困群众代表和镇村干部到河南兰考、山西贾家庄参观学习,帮助大家开拓眼界、坚定信心,并将“兰考经验”“贾家庄模式”整理成文字材料,不失时机地向当地群众宣讲辅导。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没人愿意当贫困户,就像高政委他们经常说的那句话,‘一等二看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郭铁栓的脸上绽开一个灿烂的笑容,接着说道,“这不,前两年,我写了入党申请书,去年已经转正,今年又被选进支委班子,我会努力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和大家共同致富!”
如今,郭铁栓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还自觉担任了军地携手脱贫攻坚工作的义务宣传员。
自从部队来了,群众的思想转变了,农副业产品销路更畅通了。尤其是有农业专家技术指导,村民尝到了赚钱的甜头,一个个都自愿接受扶贫项目管理模式了。这些已是不争的事实。
产业扶贫兴村富民,脱贫路上携手同行
思想统一了,脱贫致富的热情自然就上来了。
但如何实现“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的转变,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循环产业的现实问题又成了悬在官兵们心头的一件大事。
心之所向,身之所往,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在高海科政委的积极协调下,由军委后勤保障部投资175.5万元、政府扶贫专项资金200万元、贫困户自筹资金100万元的500KW光伏发电站占地18亩,如期竣工并入国家电网。2018年4月起,已实现当年100户贫困户连续3次分红,户均收益5000元以上。
六十三岁的郭更戌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一项目实现了他安享晚年的梦想。“从前咱一年收入不到两千元,这下光伏项目就能分4000元么,这下再也不愁了!”
而让老郭更想不到的是,部队还帮助村上建起了网络信心中心,他那两亩多的猕猴桃还未挂果,就商家通过网络主动找上门来批发,又将带给他一笔不小的收入。
“那现在信心好地很么,真是做梦都梦不到的好事,生活很满意的。”在地头,老郭扳着指头边算边笑。
除了发展光伏发电,2017年,由部队投资436万元,建成了160亩清水莲菜生态园扶贫工程;投资109万元的60亩扶贫柿子林已长势良好。
一个又一个扶贫项目,让村民们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全村贫困户数量由三年前的126户、446人减少到现在的16户36人。
“给钱给物,不如帮建一个好支部”
“无私奉献来帮扶,谋定发展新思路,军民携手共致富……”夕阳西沉,晚风伴着和煦的春风佛过柿村新种的柿林,发出悦耳的沙沙声。村委会的广场上,村民孙新霞正在为大家伙表演快板节目《十赞柿村》,节目编排新颖,语言质朴,赢得了村民的热烈掌声,孙大姐脸上的笑容更是藏都藏不住。
“以前我总是自卑很,家里男人身体不好,娃又上学,过日子还得靠亲戚接济,做啥都没有信心……部队的高政委知道我的情况后,总是鼓励我,看我家里困难,让我当了村里的保洁员,今年还发展我成了入党积极分子,咱得起带头作用,我现在干活的劲头更足了!”爽朗的笑声,让记者的心情也随之愉悦起来。
孙大姐的经历从一个方面反映了部队官兵在帮扶工作中探索形成的党建扶贫思路。
高海科与村干部开会研讨,首先确定了“军民联动建班子、党员互助结对子、相互学习强素质、脱贫致富摘帽子”的党建引领扶贫思路。他发挥部队党建优势,安排1名部队领导干部为村党支部编外书记,蹲点驻村参与扶贫项目的管理。坚持为党员村干部、贫困群众讲授党课、传送致富信息与惠民政策;邀请镇村党员干部到部队参观基层党建工作;帮助村委设计规划党群会议室,张贴悬挂党旗、党章与誓词;规范村委议事各项制度,严格党内政治组织生活。
“群众看到了一支铁打的部队。大到扶贫政策学习引导,小到购买办公用品都有规章制度而且开会研究。许多党员以前根本不愿意讲话,现在大家都争着为脱贫建言献策,并率先示范走村入户结穷亲、交困友,在部队官兵帮助下,我们都有远亲不如近邻的踏实感。”柿村第一书记张亮欣慰地说。
柿村党支部书记郭焕民介绍,他们村跟子弟兵有深渊感情,现在又与子弟兵结成扶贫对子,他们用行动再次证明,军队与老百姓的渔水之情。子弟兵在田间地头干活,天热挥汗如雨不歇脚,下大雨时衣服淋透不感苦;种植柿子树时,有些战士的肩膀磨破了也不喊疼;作为师职领导的高海科,经常戴着草帽子钻在田间地头,与村民商讨种植技术,真正将扶贫点当作自己家来建设。部队先后已投入扶贫资金930万元,用于村子扶贫建设,可以说,村子这三年的变化比以前三十年变化还要大,这都是与部队实实在在的扶贫分不开。
村民在家享受三甲医院服务
“如果不是解放军,我这条命早没有了,真是老百姓的恩人啊!”。这真实一幕发生3月30日华山脚下竹峪村。来看病的老人是73岁老人王有姐,军人是该村“编外第一书记”联勤保障部队某部政委高海科。
王有姐边哭边告诉记者,农村人有个头疼脑热的不放在心上,自从三年前村子来了解放军帮扶她们村子,在村子建起了远程卫生室,在村医的帮助下,村民每周有两天时间通过视频与大城市的部队三甲医院医生进行免费义诊。隔一段时间,部队医生还专门到村子里来免费义诊,她就是在义诊中发现身体内有个肿瘤,部队医生让她紧急到医院做手术,才保住的生命。王有姐说,做手术时医生不停说要感谢解放军,要不就没命了。说到这里,王有姐老人泪水不停地流,双手抓住高海科的手失声痛哭。高海科帮扶该村已三年,与村民熟悉,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他安慰老人这是他们军人应该做的,同时还承诺四月初再联系医院,做一次复诊,确保身体安然无恙。
村医穆巧玲拿出看病人员登记本介绍,三年前部队为他们建设了远程门诊,村民不用出远门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医疗服务,这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医务人员收集村民的病情后,提前发送到部队医院,每周一、周二的时间,村民可以通过视频跟部队大医院的医生进行“面对面”巡诊,不仅满足本村民需要,方圆二十几个村的村民也加入到远程义诊行动当中。
竹峪村是高海科所在的部队帮扶的另一个贫困村。村主任刘松告诉记者,他们村与部队结成帮扶对子,真真切切感受到军人扶贫的雷厉风行,军人做事的扎实有效,军人与百姓的渔民之情,深深感动着全村百姓。部队前后投入扶贫资金165万元。由部队牵头建设的首家爱心超市让许多贫困户各取所需,在渭南、华阴地区广泛推广;依托该村环保企业,部队投一部分扶贫资金,鼓励贫困户入股,定期分红,同时吸纳农户进厂务工,解决了80余名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给贫困户提供稳定经济收入的机会,单就进厂打工一项人均年增收1.8万余元。更让他们学习的地方,高海科作为一名师职领导,从来不提前打招呼到扶贫点调研,与村民建立起了非常好的渔水关系,村委会称为高海科为“编外第一书记”,村民更以喜欢叫他老高。
帮扶永远在路上
2016年9月确定帮扶以来,作为军委后勤保障部和郑州联勤保障中心两级定点扶贫任务抓建主责人的高海科政委成为“编外第一书记”。高海拉介绍,扶贫、扶志、扶心,军人扶贫就要有敢于吃苦,敢于打胜仗决心,他们以党建扶贫模式吹响扶贫工作“冲锋号”,光伏发电站与清水莲菜产业示范园让革命老区焕发“新面貌”,投建爱心超市和具备远程医疗的村级卫生室,让帮扶政策真正“暖民心”,发挥部队特有优势,精准扶贫,帮扶解困,为陕西省脱贫攻坚工作贡献了力量,趟出了军队有效参与脱贫攻坚的新路子。
“从攀穷亲、结困友到贴心人、好帮手,从扶项目、富口袋,一心为民谋福音,把党的温暖送到老区山村”。从华阴到华州,从竹峪村到柿村,高海科和战友们不知往返了多少个来回,他们深入田间地头与贫困群众拉家常,说掏心窝的话,努力赢得老百姓的信任;指导村委召开“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精准扶贫不养懒人”恳谈会,让致富带头人讲述脱贫故事;组织贫困群众代表和镇村干部到河南兰考、山西贾家庄参观学习,帮助大家开拓眼界、坚定信心,并将“兰考经验”“贾家庄模式”整理成文字材料,不失时机地向当地群众宣讲辅导。
除了参观见学,为了帮助老区贫困村创建先进文化阵地,夯实脱贫致富的社会文化基础,官兵们在2个村组织设计文化广场;建立了农家书屋和农民夜校,在柿村建立网络信息服务中心,推动网络办公、产业网上咨询以及网上销售等活动有效开展。在竹峪村建设的文化活动中心,极大的丰富了村民们业余文化生活,村民真真切切感觉到子弟帮扶永远在路上。村民真真切切感觉到子弟帮扶永远在路上。“脱贫攻坚就是场战争!只要签了责任书,就是立了军令状!我是来打仗的,没有退路,必须打胜!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是咱军人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海科是这样向村民承诺也是这样做的。
三年多来,联勤保障部队驻陕某部官兵参与扶贫开发,打造的扶贫示范村已成为驻地脱贫攻坚工作的样板,官兵曾经许下的帮助脱贫致富诺言,也正在逐一变成现实……
华商报记者 文/图 魏光敬 通讯员郝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