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遗体捐国家。”
最近,浙江电视台钱江视频在抖音发布一则视频,视频中,浙江援汉医疗队一位护士透露:一位重症患者写下7字遗书,并拒绝使用丙球蛋白,想留给更需要的人使用,引发全国网友关注。
长江日报记者获悉,这份遗书是2月12日上午,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肖贤友在武汉市第四医院(古田院区)写下的。当日下午,肖贤友被转至金银潭医院,第二天,由于病情恶化,肖贤友不幸离世。
17日,他的妻子林林告诉长江日报记者,丈夫永远离开了,她仍想对全心关怀、全力施救丈夫的援汉医护人员道一声谢谢。
她讲述丈夫入院18天的点点滴滴,从“老肖,病好了到温州来玩”的宽慰,到“再测一次转阴,你就可以出院”的鼓励,再到为肖贤友“开小灶”送去的酸奶、皮蛋瘦肉粥……
“我笑,他们也笑,我哭,他们也跟着难过。这些援汉医护人员和我心连着心。”说到动情处,她多次哽咽。
浙江援汉医护人员在武汉市第四医院(古田院区)救治肖贤友 林林供图
援汉医疗队进驻
“我觉得丈夫的希望来了”
大年初三,市四医院(古田院区)20楼隔离病房外的走廊,林林来回踱步——当天,丈夫出现高烧不退、呼吸困难症状。
丈夫47岁,从原单位下岗后,做起了二手车生意。1月16日,丈夫出现发烧症状,先后到社区医院、市中心医院就诊,病情一直未见好转。1月25日,肖贤友辗转入住了市四医院(古田院区),确诊了新冠肺炎。在20楼43床,肖贤友用上了呼吸机。
“上了呼吸机之后,一开始,老公的情况有了些好转。”令林林没想到的是,丈夫的病情很快恶化,出现高烧不退、呼吸困难症状,“精神很差,床都下不了,一天里,下了3次病危通知书”。
在与丈夫的微信聊天里,林林不断给丈夫打气,鼓励丈夫“坚持住”。背着丈夫,她却哭了很多次。
27日这一天,一个好消息令林林振奋:对口支援武汉市第四医院(古田院区)的浙江援汉医疗队共计140多名医护人员进驻,丈夫是他们接管的第一批病人。
“听说几名管床的医护人员都有十几年的ICU工作经验,我觉得丈夫的希望来了。”林林说。
医生暖心打气
“病好了来温州,我们接待你”
出于安全防护要求,林林一般不被允许进入隔离病房。但有四五名援汉医护人员轮流照看丈夫,她心里放心了许多。
隔着防护服,林林看不清他们的脸,连他们的姓名也说不清楚,只知道他们的姓氏——徐医生、林医生、胡医生、徐护士、朱护士。
随后的几天里,在援汉医护人员的抢救和护理下,丈夫的情况有了好转。“呼吸没那么困难了,胃口也好了一些,状态好的时候,有时还能下地,在病房里走走。”
林林说,与丈夫微信聊天时,丈夫曾这样说:这些医护人员看起来多年轻、多有活力啊,“蛮阳光”。
一缕缕阳光,投射在林林心中,是一个个暖心的细节。
每次查房,管床的朱护士都会鼓励他的丈夫:“肖先生,你一定要加油!坚持住!”
丈夫还转述,自己胃口不好时,医护人员都会偷偷把他们的酸奶、皮蛋瘦肉粥和青菜粥送到丈夫床头,嘱咐他吃点东西补充营养。
林林在家里熬汤带到医院,让医生转交给丈夫。第二天再送汤时,医生会高兴地告诉她:不错啊,送的汤,他都喝完了。
还有家乡在温州的医生查房时对丈夫说:“贤友,你病好了之后,到温州来玩,我们接待你。”
“感觉这些医护人员和我的心是连在一起的。丈夫情况好的时候,他们和我一样高兴,情况不好的事,我哭了,他们也默默掉眼泪。”林林说。
负责救治肖贤友的浙江援汉医护人员徐燕平的朋友圈
胸口比划手势
表达“捐献遗体”意愿
病情好转的那几天,丈夫的一次核酸检测结果转阴了。林林记得,拿到检测结果的那一天,徐医生在电话里给她和丈夫打气:“挺住,再测出一个阴性,你们就可以回家了。”
没想到,2月4日,丈夫的病情再次恶化。
林林说,这一天,丈夫的脚部出现水肿症状。医生检查后分析,可能是病毒再次反扑,引发心肺衰竭。
医护人员全力施救,设法调来高氧呼吸机、急救调用丙球蛋白,抢回了丈夫的一条命,但仍随时有生命危险。
那天,林林身着防护服获准进入病房,望着呼吸困难的丈夫,她的眼泪不停往下流,丈夫费力睁开了双眼安慰她:“你别担心,会好起来的,你要照顾好自己。”林林眼泪再次奔涌,这时,病房的医生护士都跑过来为他俩加油打气。
林医生把她拉出病房商量:要尽快转到救治条件更好的金银潭医院。
等待转院的几天里,丈夫的意识模糊,说话都很困难了。
10日晚上,林林再次获准进入隔离病房。那天,丈夫的氧饱和度最高时83,最低时才76。医生告诉林林,正常人“85以下就很难撑下去”。
“他一看见我,就抬起手在胸口不停地比划。”林林说,自己摸摸丈夫的胸口,问他是不是胸口不舒服,丈夫拨开他的手,不停地摇头,继续用手在胸口比划。
林林和朱护士侧下身听,“捐出去”“捐给国家”一个个字从肖贤友嘴中艰难地吐出来。“你是不是想捐献遗体?”朱护士刚说完,肖贤友连着点了几下头。徐医生赶忙宽慰他:“贤友,你别想七想八,安心治疗。”
当时,不只林林,病房里,五六名医护人员都哭了。
写下“我的遗体捐国家”
援汉护士:永生难忘这句话
林林说,这次之后,丈夫又两次表达捐献遗体的意愿。
11日下午,丈夫在微信上发来几个字:“支付宝里有钱”,她回复:“我不要,你要好好的。”随后,丈夫又发来一句话:“把我的尸体给国家。”林林回复:“你要丢下我,我不答应。”
肖贤友与妻子微信聊天时,第一次提出“遗体捐献”意愿 林林供图
林林心里清楚,丈夫就是这样一个热心肠的人。自己没有工作,丈夫的二手车生意不好做,有一单没一单,还要供儿子上大学,经济压力大。去年,一个朋友急需用钱,他咬牙将8万元积蓄借了出去,“根本没考虑对方还不还得上”。
12日上午,转到金银潭医院的事有了眉目。林医生告诉林林,金银潭医院空出一个床位,可以为肖贤友办理转入。
病床上,肖贤友得知了转院的安排,用颤巍巍的手向医护人员比划写字的动作。医护人员拿来了纸笔,他吃力地在白纸上写下“我的遗体捐国家”7个歪歪扭扭的字。
2月12日上午,肖贤友在武汉市第四医院(古田院区)病床上写下的遗书 林林供图
病房里,厚厚的护目镜下,医护人员再三强忍,也没能止住泪水。林医生含着泪鼓励:“贤友,你不要想太多,要努力坚持,活下去!”
那天中午,肖贤友还拒绝护士给他静脉输注剩下的丙球蛋白,“这个不打了,给别人”。丙球蛋白都是林林自费购买的。
医生“哄”他:还剩8瓶,已经从冰箱里拿出来了,开封了,只能给你用。肖贤友别过头,表情失望。
当天下午,护士小徐和同事将肖贤友安全送上了转运救护车。不幸的是,转至金银潭医院的第二天,肖贤友因病情恶化去世。
这些天来,林林一直和读大三的儿子在家中隔离,一人一间房。两人婉拒了亲朋的探望,心里却一直放不下浙江援汉的医护人员,“希望他们平平安安”。
肖贤友生前照片,林林供图
17日,长江日报记者联系上护士小徐——杭州市一医院ICU主管护师徐燕平。
“老肖的家人就是感恩的武汉人的缩影,老肖奉献自己的精神同样值得我们学习。我们永远会记得他在危难时刻写下的这句话。”徐燕平说。
(征求家属意见,林林为化名)
长江融媒出品 记者:刘智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