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长江网4月17日新闻(记者冯爱华通讯员女性)6000多部文学作品、10000多幅儿童画、13000多个短视频、3亿人“看春光”.三月以后武汉一部。
“热干面来战斗吧”:用大众文化活动提振人心
时间回到3月初,距离武汉关闭离城通道已一月有余,疫情防控仍处于关键时刻,如何让千万市民安心宅家、健康宅家?
3月8日,武汉市委宣传部、市网信办、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联、长江日报、武汉广播电视台等单位,高效组织、迅速发动“居家绽艺”文化活动、“我们一起看春光”云赏活动,向市民征集“宅心春暖·战疫情深”文艺作品、“最美童画云画展”作品、“武汉伢宅家战疫”短视频。
活动一经推出,即获热烈响应。学生、市民、志愿者、社区群干、抗疫一线工作者、医务人员家属等等,纷纷拿起笔、举起手机,用日记、诗歌、散文、绘画、手工、书法、短视频等一切形式创作,晒出疫情中普通人的坚守和乐观。
他们记录花样翻新的宅家生活:拼航母、拍动漫、学厨艺;在餐厅过道里学自行车、在客厅再造“火神山医院”;有人带动全家读书,有人相约小姐妹读书打卡,有人在阳台赏春光,有人自省坚守的意义。
万余幅少儿画作投向“最美童画云画展”。孩子们的想象力天马行空,“热干面、面窝、汤包,美食大侠一起来和病毒战斗吧”!8岁的宋宇轩因为想念武汉街头的过早美食,便把它们画成一个个大侠,和病毒战斗。
(宋宇轩作品)
一月内,“居家绽艺”活动收到文学作品6000余篇、童画万余幅、短视频13000余个。长江日报相继刊发19个整版、600余篇投稿作品,武汉电视台新闻栏目持续播报活动进展;微博、抖音平台上,“居家绽艺”“武汉伢宅家战疫”迅速成为热门话题,阅读量分别达到3140万次和9038万次。这些话题下面,“武汉加油”是读者评论中出现最多的一句话。
“莫侥幸、莫松劲”,文艺作品有情怀接地气
当城市按下暂停键,武汉的文艺创作却未停下脚步。全市文艺工作者聚焦“稳下心宅在家”主题,讲述老百姓的战疫故事,传递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正能量。从文学、书画到曲艺,有情怀、接地气的文艺作品迅速涌现。
文艺“大咖”纷纷从舞台“转战”互联网,推出“短平快”作品。湖北评书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评书表演艺术家何祚欢在家录制短视频,用诙谐地道的武汉话引导广大市民“莫侥幸、莫松劲”。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陆鸣,创作多条抗疫主题短视频,“我想对街坊们说,过去打仗靠大炮,这回打仗靠口罩……”网友们留言,“武汉话听着好亲切”、“我们听你的不乱跑”。
周锦堂、赵卫国、王丹萍、夏青玲、王荔等本土艺术家也纷纷录制说唱、曲艺、弹唱、秀厨艺等短视频,倡导市民健康居家、文艺居家。
武汉剪纸传承人毛明月创作《英雄的城市》,再现钟南山坚毅的神情和那一句“武汉是一个英雄的城市,肯定能过关”。画家韩金洲,不分昼夜为137位河南援汉医护人员画肖像,终于在他们离开的前一天晚上完成作品,送到每个人的手上。
(韩金洲给医护人员画肖像)
名家主动作为,让来自武汉的作品影响辐射全国。作家李鲁平书写武汉城市精神和战疫故事的散文,刊发于《光明日报》,“在治水、挡水的过程中,武汉的城市精神逐渐养成了至柔而至刚的气质,既可火辣作响,也能温柔以待;可以瞬间爆发澎湃,也能经久地坚持与承受”。樊枫、陈勇劲等6位知名画家,创作战疫群英像,被《人民日报》报道。
从“云”看春光到“武汉,你好”
从黄鹤楼、江汉关到长江大桥,从武大的樱花到东湖的绿道,从收藏国之重宝的湖北省博物馆到网红书店时见鹿,22场“我们一起看春光”直播活动,带3.13亿人次走进武汉的春天。
3月13日上午,首场直播即吸引636万网友围观。镜头下的东湖樱园灿若云霞、江滩长堤绿草如茵,江汉关的钟声照常响起。截至4月8日,“我们一起看春光”共直播30余处武汉代表性景观和文化场所,不少外地网友大呼被武汉“圈粉”。
(人民日报直播截图)
“云游·春光中的武汉”系列直播,不仅利用长江日报、武汉广播电视台的城市媒体矩阵平台,更集结学习强国、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微博、斗鱼、抖音、好玩武汉等近40家平台,小米电视、联通及各大平台的5G直播也联手参与。
4月8日零点,武汉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千万网友在“武汉,你好!”直播中彻夜守候这历史性的一刻,50余家全国媒体聚焦直播,累计7649.8万人次观看。学习强国、新华社、央视新闻频道整点新闻零点直播,央视《午夜新闻》栏目连线直播,“武汉解封”登上头条抖音双平台热点榜首位。
一个小时的直播中,江汉关钟声奏响、知音号鸣笛、城市标志性建筑点亮、长江灯光秀播出“英雄的武汉,英雄的人民”……这一刻,武汉与全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网友纷纷泪目,“我爱的武汉要回来了”“76天的坚守,已经刻入生命里,致敬每一个坚守的你!”“同饮一江水、共守一座城,武汉,你好”!
“云展厅”上线,成果转化助力产业升级
扫一扫二维码,即可进入“云展厅”,一览数千幅“最美童画”征集作品。4月7日,“最美童画”三间云展厅上线,征集活动成果全面可视化。点开作品页面,还可看到小作者的创作感想,并评论留言与其互动。
这也是“最美童画”首次改变现场比赛的模式。突如其来的疫情不仅考验公共文化活动的开展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产业转型升级的可能。
3月24日,“居家绽艺”有声产品上线喜马拉雅,音频文字内容来自武汉志愿者谢春枝的日记《这个春天,值得慢慢阅读》。7分钟里,随着主播娓娓道来,作者从恐慌、伤感到从容平和的心路历程一一展露。
多媒体的呈现方式、线上传播渠道,疫情之下,公共文化活动方式随之改变。武汉各艺术院团将演出视频发布在官方微信号上,武汉图书馆“云阅读”集纳近百堂防疫公益课、百万册电子图书、60万集在线听书、5000余种电子期刊等海量数字资源,近两月内吸引200万人次打卡。4月2日“国际儿童图书日”,2万余读者相约武汉少儿图书馆“筑梦云上”活动,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方素珍、白冰等发来视频问候,鼓励孩子们通过阅读收获温暖和力量、与这座城市一起加油。
(曹文轩发来视频问候)
“我们一起看春光”系列活动中,“云游·春光中的武汉”开通互动直播间,同时推出互动“晒景”晒晒我家的春天、武汉花开日记征集等多个征集活动;从传播者带你一起看春光,变为全民视角分享武汉人眼中最美的武汉。
直播活动聚合4K拍摄、5G传送、云直播等先进手段,用科技保障音画展示的高质量、高还原度。“守望春天”系列短视频拍摄调集无人机、4K电影级摄像机、达芬奇编辑机等专业设备搭建工作室,以视频画面、音乐、字幕多种形式艺术呈现。
【编辑:刘航 肖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