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记者 龚翠玲 吴嘉晓 文\图
80岁,是子孙承欢膝下颐养天年的年纪,可南安英都的廖榕光却根本闲不下来,他依然乐呵呵地四处奔忙。已经四世同堂的他,明明早已过了热血年纪,可青春的心态让他依然朝气蓬勃。
他是《英都乡讯》的创始人;他成功助力英都拔拔灯申报国家级非遗;他与时俱进,跟着传播潮流先后做起了网站、微信公众号、短视频,还玩起了抖音,并用这些媒介宣传家乡的民俗文化……80岁,对他来说,仅仅是一个数字,他从未把自己当做老年人来看。他总是自豪地说,“80岁,我还在工作”。
他潜心研究民俗 助力拔拔灯申遗
“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廖榕光告诉记者,诗人艾青的这句话特别准确地表达了他的内心。对英都这片土地的热爱,使得他对民俗文化潜心研究,“1958年参加工作以来,我就没离开过英都”。
据了解,廖榕光对民俗文化一直很有兴趣,退休后便开始慢慢研究,查阅大量典籍。慢慢地,他便成了远近闻名的民俗专家。他是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南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家组成员……前不久,他获评南安市“最美文化工作者”。这些年来,廖榕光参与申报成功多个市级非遗和省级非遗项目,而最让他开心的,莫过于在他的参与下,2008年英都拔拔灯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了解,为了写好拔拔灯的申报材料,廖榕光只身前往南安丰州九日山、漳州龙海的角美镇等地进行田野调查,寻访“海丝”史迹,查阅大量文献,最终形成2万字的申报材料。在申报国家级非遗时,需要提供一个10分钟左右的视频,从视频的解说词到拍摄再到监制剪辑,廖榕光从头跟到尾,一丝不苟。
他去年开始玩抖音 一个月浏览量超38万
虽是耄耋老人,可对于新鲜事物,廖榕光从来都是走在前面的。2000年,从乡镇企业服务站退休的他创办了《英都乡讯》。一开始,他是个“光杆司令”,内容采写、图片拍摄、版面安排等都是他一个人搞定。廖榕光表示,他希望用笔墨将英都的大小事记录下来,后辈们日后可以通过《英都乡讯》来了解英都。据了解,《英都乡讯》于2000年5月推出第一期后便很受欢迎,除了英都镇里的人在翻阅,还有些在外地的英都人也纷纷要求邮寄。
随着时代的发展,廖榕光深刻地感受到了网络科技的进步,他不断学习紧跟步伐。2010年,廖榕光创办了“英都乡讯网”和“水暖阀门网”;2013年,他又开了微信公众号“英都乡讯”;不仅如此,2014年,他还和孙子廖烨高一起拍起了短视频,英都版《小苹果》、英都版《成都》等,浏览量都达到了大几万。而在去年9月,廖榕光还玩起了抖音,他撰稿主讲地名由来,孙子利用闲暇时间帮拍摄,大概3天发一期。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个多月间,上传的10个视频总浏览量就达到38万多,最多的一条达到17万。
“我看到很多人都在玩抖音,受众面很广,就和孙子合计上传了讲地名的短视频。”廖榕光介绍,因为短视频有时间限制,内容得高度凝练,他总是会翻阅资料后写成稿再拍视频,时间把控不好,有时还需录很多遍。“看到很多评论里留言让我多讲些地名的由来,有一次问路还被路人认出来,感觉得到了认可,很受鼓舞。”廖榕光说。
他爱书成痴 是孙子眼中的超人
“这是《辞海》《古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这是我当年出差在温州一个镇上淘回来的《二十五史》,当时我身体不太好,这二三十斤重的书还是同行的人帮忙背回来的;这是我前段时间从网上花了一万多元淘到的线装乾隆版的《泉州府志》……”来到廖榕光的书房,对着十几个书架的书,他如数家珍,眼光发亮。据了解,历年来,他在书籍上的花费达十几万元。“我就是传说中的‘书痴’,这些书都是我的宝贝。”廖榕光说,时常有人会来找他查阅地方志等书籍。
廖榕光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活到老,学到老”。从19岁起,廖榕光就特别喜欢看书,60多年来他每天坚持两小时阅读。不仅阅读,他还关心时事新闻,“每天晚上看完书后,我就回卧室把遥控器从老伴那‘抢’过来看新闻,现在老伴也跟着我养成了看新闻的习惯。”廖榕光笑着说。
“从小我就觉得我爷爷是个无所不能的超人,什么都会。写春联、法律问题、民俗文化、古文……大家都乐意找他帮忙。”廖烨高对爷爷满是崇拜,他表示,爷爷对自己的影响很大,跟着爷爷学习,受益匪浅。廖烨高希望,能将爷爷对民俗文化的研究成果推广出去,让更多人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